一艘27000多吨的散货船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在这片海域意外搁浅,没想到一夜之间“网红船”“打卡地”竟然火爆全网,仅2024年春节期间,这里日接待游客就超过1万人,有时达到3万多,网络话题量超过10亿次。
船的名字叫布鲁维斯号(BLUEWAYS),搁浅的地方在威海荣成成山镇附近海域,著名的“威海千里自驾旅游公路”就路过这。
一
船来自巴拿马,准备到威海一港口进行升级改造,没想到受台风“南玛都”外围环流影响,2022年9月19日,搁浅在了这片海域。
搁浅,对于船舶本身来说大部分后果严重甚至是致命的,也就是说,如果船东考虑成本等因素可能会“忍痛”而去,搁浅地就会成为船舶的生命终结之地,搁浅的船舶自然会成为没人管的“弃儿”。
这无疑是让人不愿看到、倍感心痛、更不是让人能够开心起来的事情,然而,当事实上物理生命已经结束的布鲁维斯号,在让人感到同情惋惜的同时,却给人们带来一种震撼,这种震撼不仅仅是这船与海构成的油画般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厚重的油彩里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对生命的感悟。
这也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方式 ,让生命不一样的精彩绽放。尽管身已佝偻,但精神不倒,坚强屹立于一望无际的海上,无惧狂风暴雨,笑拥浪涌潮起,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任凭季节轮换,斗转星移,不变的是那尽管残缺但又完美、雕塑般坚毅的轮廓。那轮廓、透着美,尽管有点凄凉;那轮廓、含着威,骨子里写满刚强;那轮廓、带着笑,傲对雪雨冰霜。这种沧桑之感,难道不会给人们以深思、启迪和力量?
这也是一种洒脱的“活法”,让生命在大海中得以永生。毕竟,自“出生”之日起,它就承载着过多重负与期望,马不停蹄多少次穿梭于故乡那条闻名于世的大运河,惊涛骇浪中奔波于世界的四面八方,常年与凶险相伴,多少次与死神擦肩,今天它老了,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面对死亡,它是那样的慷慨与凛然,让生命在沸腾的大海得以重生,这何尝不是人生中那落日余晖映晚霞?
二
船舶怕的是搁浅,那么对搁浅地来说又怎能不担心?任何一艘搁浅船都会对事发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和损害,只不过程度轻重而已,处理不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生态后果。
面对布鲁维斯号这位“不速之客”,交通部北海救捞局第一时间将船上25名船员悉数救出,当地第一时间对这些遇险船员进行了妥善安置,第一时间卸下船上相关的设备与燃油,消除了所有影响环境的隐患。
所以,当人们面对像极了“泰坦尼克号”的布鲁维斯号时,可以心情放松地去欣赏,因为这里没有生命之殇;当人们在洁净的沙滩与这艘“网红船”争相合影留念时,到处都是独到整洁、氛围感极强的拍摄场景,因为这里的环境依然,没有任何的影响与改变。
其实这也是一种包容,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担当,亦如这片热情的海,这里好客的人,时时处处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热度。
这也是一种融合,由于布鲁维斯号特殊的形状与颜色,与这片海的湛蓝、礁石的嶙峋形成强烈的色差,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不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浪滔天,不论日出日落还是雨雪飘洒,都流淌着令人陶醉、别具一格的浪漫,所以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而这艘船搁浅的地方尽管靠近“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风景优美,游客也不少,但毕竟不是传统的景区,面对蜂拥而至争相一睹“芳容”的游客,旅游配套设施一时明显不足,当地顺势第一时间对周边进行总体规划,丰富周边业态,配套建设了网红民宿、咖啡厅、沙滩营地、卫生设施、停车场地等,并不断放大做足做活相关衍生旅游文章,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里也逐步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
三
不能不说,布鲁维斯号是幸运的,它没有葬身海底,也没有停泊在一处荒芜之地,最后自生自灭、杳无踪迹,而是在这“礼遇有加”之地,以一种独到艺术的方式和形象,展示在了世人面前,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也继续实现着自己,因为,它遇到了威海,遇到了威海的这片海域。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登录在案的沉船约为250000多艘,这些船的命运虽然不同,但大部分被海水侵蚀或岁月淹没,有的已经和正在成为历史。而布鲁维斯号在这里从另一个角度得到尊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利用,从一个几近报废的综合体成为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体、观光体,继续发挥着作用。
对于这片海域来说,与威海沿海的风光并无二致,但当人们习惯了大海的平静与开阔,习惯了海上流动的船来船往,猛然间出现了静态的布鲁维斯号,无疑会感到好奇,借助网络的力量,更多的人会来寻找布鲁维斯号和这片海的故事,这并不奇怪。
这也给我们带来启示,凡事都会有两面性,再糟糕的事件中都会找出有价值的东西,只是看你是否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利用。
相逢本无意,遇见皆是缘。因为来到这片海,让原本名不见经传、走到生命尽头的布鲁维斯号得以重生并闻名天下;因为来了这艘船,让这原本不是传统景区的地方更加令人瞩目并成为著名景点,不论布鲁维斯号还是这片海,都应该说一句“感恩遇见”。
(文/王兆立 摄影/宫举卫 )
作者简介
王兆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威海市直部门。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众日报》、《歌曲》杂志、《时代文学》等发表诗歌、散文、歌曲等不同体裁文学作品500多篇(首),编辑出版40万字专辑。有多篇(首)作品在省以上青少年朗读大赛中作为推荐篇目被广泛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