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传承“红三村”精神 谱写“红色游”新篇

来源: 大众日报 2019-07-29 18:40:03

   炎炎夏日,骄阳如火。坐落在菏泽市牡丹区丹阳路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大家神情肃穆,徐徐前行,看展听讲。

  80年前,在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军民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连接地带的广袤平原上,与敌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殊死搏斗,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由小到大,逐步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

  在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纪念馆内陈列的浮雕、展板、老物件,向前来参观的人一遍又一遍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讲述故事背后的伟大精神。

  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群像

  “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参观,机关、企业、学校都有,放暑假后更是迎来一波小高峰。”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洪向记者介绍。

  1998年4月,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开始奠基,2000年5月建成开馆,占地198亩,建筑面积11700余平方米。展厅分为序厅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儿女四个大厅,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进的革命事迹。

  “太感人了!来这里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我深受触动。”7月3日,记者在纪念馆采访时,正在参观的郓城县唐庙镇镇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展板上,一句“问君杨花可曾开”,让人湿了眼眶。

  1941年曹县发生了罕见的灾荒,饿殍遍地。曹县县长王石钧心急如焚,他安排县机关和部队人员垒起大锅灶,亲自煮粥赈济灾民。他的家就在附近的村子,全家一直靠野菜度日,饥肠辘辘的孩子对母亲说:“娘,俺爹是县长,又给大家发粮食,咱也去找他要碗粥喝吧。”看着骨瘦如柴的妻子和孩子,王石钧摇了摇头,说:“家里的困难我都知道,这些村受了重灾,救济粮食只有这一点,这粥,咱能喝吗?”

  1943年3月,王石钧率领基干大队在反扫荡中不幸中弹,身受重伤的他被当地群众抬回村子,弥留之际,他声音微弱地问大伙儿:“杨树花开了没有?”旁边有人告诉他,花已经开了。他断断续续地说:“这就好了,群众有吃的了。”随后便离开人世。

  从纪念馆往北约10公里,有一个菏泽烈士纪念主题馆,集中展示鲁西南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除了王石钧,出生在菏泽的抗日名将赵登禹、年仅三十三岁壮烈殉国的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朱程、毕生奉献给鲁西南的地委委员袁复荣、“为人民当长工”的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人刘齐滨,以及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安息。在主题馆的大门上,错落有致地镌刻着鲁西南英雄儿女的名字。

  “就是了不起”的人民群众

  1939年7月,中共鲁西南地委在曹县刘岗村成立,此后建立的曹县抗日县政府、鲁西南专署、鲁西南军分区均在此办公。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抗日革命根据地实行分割封锁,铁壁合围。刘岗、曹楼、伊庄三个相邻的村庄,日寇屡袭不克,他们在地图上将三个村子圈在一起,并写了个大“赤”字,“红三村”由此而来。

  1943年10月6日,1500多名日伪军侵占“红三村”,对村民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拷问,日伪军在村里挖了水牢,把村民赶入其中,用尽酷刑。

  刘岗村刘全义老人对记者转述那段往事时仍情绪激愤:“咱红三村的人就是了不起,受了七天七夜的罪也没有一个人说出共产党的下落!”抗战期间,“红三村”的百姓无一参加伪军,无一当汉奸和叛徒。

  出生于河南省修武县的秦兴体在此役中牺牲。当时秦兴体25岁,是冀鲁豫第十军分区后勤股长,为保护军用物资,被日本兵折磨后开膛杀死,死前仍高喊:“我是共产党!是八路军!”日军撤退后,村民把秦兴体烈士安葬在村头。“秦兴体是真英雄,埋在这儿,他就永远是咱红三村的人!”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水牢惨案,刘岗村共有70多名村民被日军拷打致死,50多名村民因病因饥饿丧生,全村400多间房屋被毁,村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红三村”是战略要地,上级指示要坚持原地斗争。平原地形不利躲藏,军用物资藏在哪里?村民们一起挖起了地道,地道四通八达,挖到家家户户。为了对抗日伪军汽车部队的扫荡,村民挖沟破路,“当时分片包干,全村男女老少有空就挖。”刘全义说。

  1940年秋,日伪军、顽军六七千人四方压境,企图吃掉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在地委书记戴晓东和组织部长袁复荣的带领下,鲁西南地委、军分区独立团、分区游击大队200人左右,与敌巧妙周旋了四个月零三天,最终配合黄河北返回的主力部队战斗取得胜利,创造了平原地区在没有“青纱帐”掩护的条件下坚守根据地的范例。毛主席看到《鲁西南的三个村庄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报告后,高兴地说:对于以后坚守根据地,更有把握了。

  如今,刘岗村的水牢早已被填平、硬化,建起全民健身广场,旁边矗立着一座石碑,由村民筹资修建,碑上记录着水牢惨案的始末和秦兴体的英雄事迹。

  对先烈最好的纪念是奋斗

  记者蹲点期间,刘全义正和同村的另外两位老人刘宪忠、刘金玉合著一本书,书名叫《红三村》。为了搜集相关史料,三位老人奔走在曹县及周围区县之间。

  “我们几个写书回顾‘红三村’的历史,是为了缅怀和纪念先烈,激励和鼓舞我辈,教育和启迪后人。再不及时挖掘,当年亲历过战事的老人们就都不在了。”刘宪忠说。

  对先烈最好的纪念就是奋斗新时代,稳扎稳打向前走,让菏泽越来越美好。“红三村”正在夺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胜利。目前,刘岗村有4000多口人,木材加工和养殖是村里的主要产业,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村里正对红色遗址加以发掘、保护,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示范村。

  菏泽境内的另一处抗日根据地——湖西抗日根据地,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合部,先后辖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30多个县,1940年设湖西专员公署,一直到1953年,常驻单县。如今走进单县,还能看见以“湖西”命名的公园、餐馆、酒店。近年来,依托湖西人民会议厅旧址、湖西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单县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发展全域旅游。红色成为单县最鲜明的底色。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留下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是菏泽腾飞最大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前,菏泽市党员干部正紧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实现“后来居上”目标,着力培育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2018年,菏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78.78亿元,增速全省第一,菏泽正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中阔步前进。传承“红三村”精神 谱写“红色游”新篇

[ 责任编辑:王慧敏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