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央视财经频道大型融媒体活动《寻百强 看中国》新春特别节目《走进山东青岛城阳区》对2023青岛城阳吕家庄夜市焕新进行了报道,这已是吕家庄夜市第五次登上央视。
1月29日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之《寻百强 看中国》对吕家庄夜市焕新再次进行了报道,这是吕家庄夜市第六次登上央视。
春节期间,因为一场“潮”气十足的夜市焕新,青岛城阳吕家庄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1月13日,“潮游大城阳·夜味吕家庄”2023吕家庄夜市焕新暨第一季潮食大汇评选、“非遗美食”大赏揭幕,素有“青岛最红夜市打卡地”的城阳吕家庄夜市第一期焕新后首次正式亮相。
初步系统性的视觉传达设计,颇具地域特色的文旅IP打造,独具创新性的潮食大汇评选、“非遗美食”大赏……吸引了全市乃至全国的游客前来“打卡”。除却山东、青岛媒体的热议,央视《新闻30分》对此次吕家庄夜市焕新进行了报道,这是继2020年后,吕家庄夜市再次登上央视,而后几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联播》相继在“新春新愿”节目板块分别进行了报道。大年初五,央视财经频道《寻百强看中国》新春特别节目更是以吕家庄夜市焕新为起点,深度解读了城阳区近年的发展。大年初八,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亦进行了报道。一个夜市这样受关注,全国可谓首例。
频繁“出圈”的背后,是青岛城阳区历经多年倾力打造青岛“夜经济”新地标的成功写照,而在这份独具一格的“烟火气”里,藏着安居乐业的财富密码和扩内需、促销费的引擎动力。
新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吕家庄夜市再登央视
此次焕新中,吕家庄夜市聚焦新消费、新场景、新体验,策划团队在城阳区文旅局的指导下深入挖掘社区文化,将其历史资源与当下优势提炼升华,量身打造出最文艺、最时尚、最人气的个性化文旅IP。
为了加强和细化大众对吕家庄夜市“潮流”、“时尚”、“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的印象,此次焕新着重打造以美食为主,以潮物、潮生活为辅的多元新消费模式。吕家庄mini博物馆中,衍生品、小食、咖啡……吕家庄夜市的IP被最大限度的激活——通过可视化传播,拓展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和不同年龄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从整体VI视觉策划、品牌logo策划设计,到街区动线的规划设计、导视系统规范,再到局部摊位平面视觉升级,通过初步建立具体的视觉传达系统,吕家庄夜市完成了“初印象”的升级。同时,策划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打造出专有的“吕家庄mini博物馆”,生动地展示出依托社区发展而诞生的夜市经济。焕新现场,首支为吕家庄夜市量身打造的户外裸眼3D贺岁短片,用生动的视觉体验、潮流的展现技术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围观。在这里,烟火气与艺术、设计交汇,打造了集“食、游、购、娱”为一体的消费新场景。
地域文化的挖掘和转化以及新内容的合理导入是打造文旅IP的核心。吕家庄夜市在潮食、潮物、潮技术的外壳之下,承载着夜市文化、价值输出的重任:以潮食大汇“老书记甄选”评选为例,既是在为消费者积极推荐潮食,也传递出了吕家庄夜市“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决心和理念;在“吕家庄mini博物馆”中,一步一历史,不仅讲述着吕家庄的渊源过往,还记录着人间烟火里的“吕家庄众生相”,这些于平凡生活中努力奋斗的一个个个体正是组成我们社会的重要元素,正是中华民族乐观、勤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缩影;此次焕新中,亮相的10款非遗美食,既是对城阳区深厚“食文化”底蕴的展示,也凸显了在吕家庄夜市在IP打造中对多元地域文化的深度整合与转化——将文化和艺术沉淀为品牌资产,通过全新的消费体验,形成独特的、可持续性的文旅IP效应,以此赋能城市更新,推动城阳夜经济的持续发力。
十年“夜”变,城阳的通关诀窍
翻开历史的卷轴,十余年前,吕家庄夜市还只是流动商贩的小据点;十余年后,已经成为青岛霓虹璀璨中的闪亮一角。用十几年的时间塑造出一个全国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城阳到底掌握了什么诀窍?
人口结构的优势是最坚实的“活力之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阳区人口增幅为50.52%,位列青岛第一。同时年轻人增幅居青岛第一,15-59岁人口占68.5%,为青岛最高。过去五年,城阳区人才总量达到27万人、实现翻番。
年轻人的迅速涌入,为经济的快速崛起准备了充足的“燃料”。而作为青岛最年轻的主城区,城阳正在为青岛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贡献城阳力量,培育适宜的创业就业环境,聚焦“六大”赋能工程,构建城区“强磁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城阳扎根创业,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宜业宜居的公园城市北方样板。
年轻的群体,自然需要年轻的故事与场景。
如果以此次焕新的吕家庄夜市为起点从高空俯瞰:方圆一公里内万象汇、利群、万达等多家商业综合体构成日益繁华的城阳北曲商圈;往西不远处,以鲁邦风情街、水悦城、时代中心、财富中心四个街区为核心组成的鲁邦水悦城音乐吧特色集聚区,不仅是全市首家开街运营的“音乐吧特色街”,更荣获“青岛城市夜经济地标奖;一路向南,就到了青岛新天地遇见城阳·时光列车网红街,同样是夜间城区最闪亮的地标……
正是这种处处透着“文艺范儿”的氛围,将年轻人对舌尖、故事、场景的各种需求串联在了同一条主轴线上,使“夜经济”的意义不止于满足吃喝,还在于建设可玩、可逛、可生活、可享受的社交空间。
如今,随着城区管理的高成本投入、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配套设施的便利完善,致力于夜购、夜游、夜娱、夜秀的城阳,湾区活力城的新乐章已经奏响,“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已逐步呈现。
以夜带业,促消费、扩内需的“关键落子”
吕家庄夜市焕新的意义,不止局限于“点亮”的定义,更在于背后持续增长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持续释放的消费潜力。户外温度宜人的季节,吕家庄夜市有逾700余摊位在经营,他们至少支撑着700余个家庭的生计,也支撑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生生不息的渴望。
据了解,在人流如梭的吕家庄夜市,一份20—40元的烤海蛎子,每年可创造的营收能过百万元;投资失败的企业家在这里撸起袖子重头来,一个烤肠摊位又重新起家,做起连锁经营。由此,夜间消费对经济的提振可见一斑。根据艾媒咨询统计,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的市场规模已超30万亿元,预计2022年突破40万亿元。
夜经济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的活力因子。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青岛刚刚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着力挖掘内需潜力,做强经济增长引擎。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可以预见,在顶层设计不断发力的2023年,夜经济会成为城阳促消费、扩内需的“关键落子”。
以此次重装焕新的吕家庄夜市为例,它不再是白天经济的简单延续和拓展,而是从消费形式到消费内容,涵盖文化和旅游消费、艺术和潮流一体的转型升级,由此构建的是多产业组合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的发展除了带来最直观的产业增量,也会随之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进而产生欣欣向荣的产业生态。
如今,城阳也将这份“全链式”的打造模式拓展到了其他领域:从“蛤蜊·潮”到“韩料潮”,再到“非遗·潮”、“啤酒潮”、“葡萄潮”等系列节会,焕发活力,打造着全域旅游时尚潮流的新热点、新高地、新名片,唱响“潮生活·夜城阳”品牌。以去年5月底开办的第十七届青岛城阳红岛蛤蜊节为例,西大洋Gála大集、“美得城阳”市集、“蛤蜊·潮”生活美学市集、中铁建工·星野屿营地、海草房景观区五大板块,集吃喝玩乐学赏购于一体,创新性地把红岛蛤蜊节这样一张“老名片”打造成城阳文旅的一个“新爆点”,期间共吸引近6万游客来到红岛。后续,“潮系列”将继续发力,通过全年一系列的活动,不断升级文化内涵,全方位、立体化打造更个性、更潮流、更时尚的新型消费场景。
2022年1-12月份全区(含高新区)限额以上批发业同比增长23.8%;餐饮业同比增长17.7%。其中,限上零售预计增长14.5%,限上餐饮预计增长21.4%。
以夜带业,以夜兴夜,在各种新夜态、新业态不断进化迭代的当下,城阳已按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攻坚突破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城阳正信心满满地奔向2023。
(来源:夜城阳 吕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