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坚持“大格局、贡献度、内涵建设、融合发展”四种工作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焕发新生机,激活新动能,取得新成绩。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艺术精品创作呈现持续繁荣态势。
-1-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
铸就山东舞台艺术新高峰
▶累计完成各类演出83场,观众人数近15万人,上座率平均突破95%。特别是3次晋京演出,来自70余家中央部委和国家机关的百余位部级领导、全国的上百位知名艺术家和上万名观众现场观看了演出,并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
▶2019年,《沂蒙山》圆满完成全国民族歌剧展演、全国优秀舞台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全国性文艺活动演出任务,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滚动扶持剧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创作资助,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奖项,在全国打响了艺术品牌、形成了广泛影响,被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歌剧的标志性剧目。
-2-
重点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实现重大突破
青岛市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滨州市渔鼓小戏《老邪上任》、德州市男声合唱《中国船号震天地》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其中《老邪上任》填补了山东小戏作品在全国“群星奖”上的空白。
▶山东省吕剧院创作的《大河开凌》、济南市京剧院创作的京剧《大舜》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滚动资助,实现我省大型剧目入选滚动资助的重大突破。
▶济宁市《梦回三迁路》获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吕剧《大河开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扶持名录。
▶《一号村台》、泰安市编创的山东梆子现代戏《泰山挑山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重点现实题材名录。
▶大型话剧《孔子》进入第二阶段创作实施,将于今年年初创作完成。
▶18部作品入选全国性展演活动。
▶53个项目入选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扶持,总扶持金额达3225万元,立项数居全国前列。
▶60件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进京参展作品数、获奖提名作品数位列全国榜首。
▶3个项目入选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名单,22幅美术作品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3-
圆满完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
▶举办“站在新时代回望经典——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经典戏剧展演”。
▶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成就展、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等专场文艺演出活动。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1-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持续抓好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
全省县级两馆全面覆盖,公共图书馆上等级馆占比92.21%,总体数量居全国前列。
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省1800多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到99.3%,6.9万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为98.2%。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改行动,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发挥评估及群众满意度调查与验收。
完成全省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效能发挥拉网式排查整改工作。
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遴选确定16市28个县(市、区)的31个剧场为试点单位,落实省级奖补资金1580万元。
烟台市成功举办2019中国文化馆年会,东营市顺利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临沂市“激情四季·唱响临沭”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获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青岛、淄博等7市建成并启用市级公共文化云平台。
-2-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全省共建成旅游集散中心43处,旅游咨询中心286处。
委托第三方对2018年2076座新改建旅游厕所(不含青岛)进行复核。
核查2015年以来全省旅游厕所建设情况,更新厕所系统信息,完成旅游厕所百度地图上线。
完成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033座,建设数量全国第一,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制定旅游厕所补助资金分配方案,中央和省财政拨付2019年度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奖补资金4360.4万元和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预算资金609万元。
泰山风景区在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
-3-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
积极开展“五个大家”“百姓大舞台”“大众讲坛”等品牌文化活动。
组织实施“山东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创作推广计划”,举办“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区域)展演”“放歌新时代——山东省乡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展演”。
举办2018-2019年山东冬春文化惠民季,开展各类惠民活动5.3万余场次,参演人数达461.1万人次,惠及群众1696万人次。
推动各级文化馆深入开展艺术普及进机关工作,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
成功举办“春雨工程”山东省志愿者青海行、“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山东书画名家精品展。
扎实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送戏达9万余场。
东营市“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创新实践活动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
济南府学文庙文化旅游志愿服务、“不忘乡愁薪火相传”志愿服务等20项优秀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全国重点实施项目并予以奖补。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1-
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果
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
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合作实施“齐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计划”框架协议》。
召开省文物保护委员会(扩大)会议。
构建“七区三带”文物保护片区体系,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
积极创建“泰山-曲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济南泉·城文化景观”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构建依法保护、传承发展的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惠及民众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日照市举办2019山东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
菏泽定陶王陵M2汉墓拆解保护项目全面启动。
全年争取国家资金项目142项,资金总额2.89亿元;安排省级资金项目199项,资金总额1.35亿元。
-2-
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工程
制定《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
开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发布全省革命文物基础信息及数据库建设情况。
启动编制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统筹编制沂蒙、胶东、渤海、鲁西等片区革命旧址集中连片保护整体规划。
开展以革命文物为重点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目前共收到290处单位申报材料。
委托临沂市开展革命博物馆共建共享试点。
确定泰安市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唯一试点调查市。
-3-
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完成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复核,35处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26处。
印发《山东省文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试行)》,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文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和火灾隐患排查工作。
持续推进“文物火灾隐患整改落实年”活动。
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导检查。
实施山东省文物安全天网工程省级监管指挥中心施工建设。
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督办案件19起。
与公安部门共同推进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配合组织涉案文物鉴定49次,鉴定可移动文物及其复仿制品1531件,不可移动文物9处。
-4-
扎实推进考古工作
开展考古发掘工作45项,发掘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墓葬近1000座。
启动中以合作弥河流域考古调查项目。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扎实推进,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取得新进展,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基本完工,大汶口、城子崖、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批保护工程启动实施。
组织郑济高铁、京台高速改扩建等16项建设工程保护方案的申报工作和31项考古发掘工作。
正式启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青岛北海基地,修复保护经远舰、致远舰等出水文物。
调查清理威海湾定远舰,出水一批珍贵文物,为甲午海战研究再添新资料。
召开全省考古汇报会,评选山东五大考古新发现。
滕州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被评为201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5-
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效能
举办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场次达128场,惠及群众3.7万人。
济南市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全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试点受到雒树刚部长、李金早副部长的批示肯定。
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非遗展演展示活动。
推荐30个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省国家级非遗项目173项,数量居全国第2位。
印发《山东省贯彻落实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评审,成为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
争取2020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3306万元。
开展山东省首届“非遗+旅游”文创大赛。积极筹备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13期,培训学员500多人,延伸培训3000多人。
实施“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评选20个“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3个国家级、68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先后带动新增就业11万人。
-6-
博物馆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孔子博物馆正式开馆。
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
《泱泱齐风——齐文化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取得圆满成功。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这是孔子儒学文物第一次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做好《奋进的山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筹备工作。
成功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宣传活动。
指导各级博物馆完成2020年度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63家博物馆及其他文博单位申报的132个馆藏文物修复项目,共计争取资金8351万元。
山东数字化博物馆济南国际机场分馆正式落成。
德州市齐河博物馆群项目进展顺利,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受到部领导表扬。
全省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工作圆满收官,265家非公有博物馆备案藏品318744件/套。
全省博物馆新增34家,总数达575家,其中国有文化文物博物馆158家、国有行业博物馆73家、非国有博物馆344家,总量居全国第一。
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1-
加快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儒商大会文化创意产业8个签约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15亿元,精品旅游产业10个签约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6.24亿元;全省重大支撑性项目中,文化创意产业8个项目完成投资21.28亿元,精品旅游产业10个项目完成投资97.47亿元。
推动设立新旧动能转换文化创意产业2只母基金,总规模9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精品旅游产业3只母基金和2只项目基金,总规模164.5亿元。
建立文旅项目招商引资云平台推荐项目132个。
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路演。
组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库,改造升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
2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7个项目进入2019年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复核;2个项目获得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支持资金。
2019年全省文化创业和精品旅游产业在建项目1280个,预计完成投资2613亿元,同比增长2.03%。
-2-
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有效供给
印发实施《全省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实施景区、度假区动态管理,处理不达标A级旅游景区177家(取消等级85家,降低等级12家,通报批评80家)。其中,21家4A级旅游景区受到取消等级、降低等级或警告处理。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晋升5A级旅游景区,济宁市微山湖旅游区通过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全省新评定9家4A级旅游景区。
推出“不忘初心使命弘扬沂蒙精神”之旅等3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全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大赛。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获得“两金牌两优秀”。组织参加全国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征集活动,获“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奖”10项、“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演艺奖”1项。临沂市举办中国(临沂)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大会,并被授予“中国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
联合省卫健委制定出台《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推出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编制《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召开第二届全省工业旅游联盟大会,推动开展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济南市、青岛市在第三届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上荣获“网友最喜爱的十大工业旅游城市”称号,东阿阿胶、烟台张裕、青岛啤酒博物馆荣获“网友最喜爱的十大工业旅游企业”称号。
联合省教育厅制定《山东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建设指南》,组织评选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截至2019年,全省共建成邮轮游艇、中医药健康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研学旅行、休闲垂钓等新业态项目800多个。
-3-
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迈出新步伐,青岛崂山区、潍坊青州市、济宁曲阜市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省成为通过个数最多的省份之一。
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验收工作,认定临沂沂南县、烟台蓬莱市等15家县级单位为“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举办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不断提升我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持续推动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规范化建设,2家园区、14家基地考评为优秀,11家基地被撤销命名。
开展第二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评选,2家园区、27家基地通过评审。
加强“雁阵形”集群、集群领军企业培育,4个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和3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5家精品旅游企业和3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选集群领军企业库。
完成2019年度动漫企业认定、重点动漫产品认定初审,3家企业和1个项目通过初审。
-5-
加强“好客山东”宣传推广
制定《“好客山东”品牌提升工作方案》,实施品牌提升行动。
举办山东文化旅游“六好”评选活动,整理优质资源1500余项。
实施“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整合省、市、县及相关企业的资源和资金,在央视等主流媒体集中投放广告,擦亮“好客山东”品牌。
举办“双优产品”培训班,为文化单位和旅游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创新采取特卖形式,组织省内有关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精心策划淡季产品,赴上海、南京、杭州等重点客源地举办“好客山东”冬季产品推介会。参加活动的当地旅游企业达1036家,与我省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493个,签约游客数219万人,总交易额23.02亿元。
-6-
创新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制定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夜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开展“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签约商户7460家,累计优惠980万元。
启动“山东人游山东”活动,协调281个景区、饭店和旅游企业面向省内游客实行折扣优惠,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举办第三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共发放使用文化惠民消费券1.12亿元,签约文化和旅游企业1542家,举办各类活动28320项、145868场次,累计参与人数3.76亿人次,直接带动消费5.78亿元,间接带动101.4亿元,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已成为全国开展范围最大、企业参与最多、消费者分布最广、平台功能最全、消费模式最新的文化消费促进行动。青岛市文化惠民消费季项目获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行动支持。
在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推进会上,我省作典型发言,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给予高度评价。
预计2019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9.3亿人次,增长8.6%;实现旅游总收入将超过1.1万亿元,增长12%。
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1-
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精准扶贫
大力实施文化扶贫,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已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
投入财政资金近1200万元,为全省58个财政困难县(沂蒙革命老区县)文化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
建立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扶持具备一定传承基础、生产规模、发展前景并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
大力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扶持兰陵县、新泰市等9个县市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每个县200万元。
举办全省文化旅游脱贫攻坚培训班,对旅游扶贫村和黄河滩区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旅游经营户、从业人员、电商等220人进行培训。
组织4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扶贫村村干部进行境外、省外的精准交流。
引导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高校通过安置就业、宣传营销、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产品销售等方式开展帮扶。
枣庄市山亭区兴隆庄村乡村旅游脱贫案例入选2019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
-2-
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整合90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纳入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支持章丘区五彩山村等7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和曲阜尼山圣境鲁源小镇等7个旅游小镇建设。
兰陵县压油沟村等10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成功举办全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
完善精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发布《山东客栈服务规范》《好客人家服务规范》,编制完成《乡村旅游集群片区评定标准》《乡村旅游度假区评定标准》《精品文化旅游小镇服务规范与评定》《精品乡村旅游特色村评定标准》等乡村旅游标准。
召开中国(日照)精品民宿发展研讨会,制定《山东省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组织318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法国、荷兰、日本开展乡村旅游精准交流。
组织省内18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赴浙江省对标学习交流。
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5.4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消费2709.9亿元。
-3-
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推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援疆三年行动计划,帮助喀什地区打造一批精品旅游项目。
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同志高度评价山东旅游援疆工作。
青海海北州政府考察团来我省进行双向文化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开展“十万山东人游重庆”活动,举办鲁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培训班,培训学员100人,举办非遗扶贫培训23班次、培训学员1150人。
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
-1-
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2-
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执法
-3-
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
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1-
深化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
成功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届世界老年旅游大会,北京世园会“山东省日”文旅推介,参加2019新动能·青岛展览洽谈会、举办文化创意、精品旅游产业路演活动。
共组织21个团组258人次赴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新西兰、泰国和香港等14个国家、地区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叫响春节文化走出去“齐鲁品牌”。
赴日本、韩国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举办2019韩国——中国山东文化年活动。
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举办大型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与印尼孔教总会和印尼山东同乡会商定春节期间输送山东文艺演出节目的合作内容;与马来西亚华人旅游业公会等12家合作旅游渠道商达成“千人游山东”的合作事宜,强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成功举办“根与魂——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情系齐鲁——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暨两岸旅行商大会”等重要交流活动。
淄博非遗台湾巡展、济宁汉画石像上的孔子与鲁礼文化拓片展、威海风情宝岛行——文创非遗跨海峡等入岛项目被省委台港澳办确定为优秀对台交流项目。
-2-
持续加强“好客山东”旅游形象海外推广
实施《山东省海外旅游营销合作渠道商优选办法》,与海外合作渠道商签订标准化协议,进行标准化营销合作管理。
加大与海外协会组织的战略合作,利用专业协会渠道的优势资源,宣传推广优质旅游产品。
扩大实施孔子旅游大使计划,海外重点客源市场成为孔子旅游大使、专家、使者的人数已达到2900余名。
制定《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营销推广项目库管理办法》,全面加强交流和营销内容建设。
宏观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1-
扎实推进重点规划编制工作
-2-
不断强化教育引领与科技支撑
-3-
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
有力强化财政保障和财务监督管理
-5-
着力提高政务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