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记者从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获悉,该景区再添“康熙御碑”和“乾隆御碑”两处历史文化景观,分别位于趵突泉和大明湖。
据了解,两通御碑复刻品的内容分别是康熙皇帝南巡途经济南府时亲笔所书的“趵突泉诗轴”和乾隆皇帝亲笔所书的《春暮游历下亭三首》。
康熙真迹面世促成御碑恢复项目
2018年7月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山东博物馆联袂主办的“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养心殿是清代自雍正帝以后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为迎接故宫建成600周年,养心殿进行大修,故宫博物院将养心殿的几百件文物进行全国巡展,而山东博物馆就是第四站。
为了让此次展览更贴近山东观众,故宫博物院精心挑选了两件与山东直接有关的作品,一是乾隆绘制的“岱庙汉柏图轴”,另一幅是康熙皇帝南巡途经济南府时亲笔所书的“趵突泉诗轴”。
本次大展,反响强烈,吸引众多观众。而康熙手书“趵突泉诗轴”引起济南文史专家高度关注,并表达将作品留在济南的强烈愿望。
根据专家意见和社会反响,景区第一时间与山东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取得联系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康熙这首《趵突泉诗》是描写趵突泉诗作的代表之一。如今,既然真迹出现,应当刻石立碑,以彰济南泉水文化之厚重。同时,原位于历下亭内的乾隆御碑遗失,但有拓片资料存世,也应选择适当时机予以恢复。
御碑石材建议使用本地青石,碑座、碑额、碑身图案及尺寸参照现有御碑,以符合御碑规制。康熙御碑建议安装到趵突泉附近区域,以方便游客游览观赏,历下亭御碑建议恢复原貌,安装在历下亭中。
在论证会之后,景区通过省级有关部门与故宫博物院取得联系表达诉求。故宫博物院积极配合,提供了高清图片供刻制御碑所用。同时,历下亭乾隆御碑的拓片高清图也从文化专家中征集到。原始资料就位,选材及制作工作接续展开。
保护利用求新恢复历史如旧
两通御碑的内容确定为康熙皇帝的《趵突泉诗轴》和乾隆皇帝的《春暮游历下亭三首》,而石材的选择上成为景区面临的一个难题。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调研了景区及老城区内现有的民国之前的碑刻以及闵子骞墓存放的大量碑刻,均是济南本地青石材质。景区走访了济南周边的多家石材厂,终于在一户老石匠家里找到尺寸符合要求的石料。
为兼顾雕刻与做旧工艺,景区将石料运至“石雕之乡”嘉祥,由工艺美术大师、石雕非遗传承人主持加工制作。图案与文字雕刻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多轮做旧处理,力求做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制作,两通御碑终于在端午节前完成安装。康熙御碑总高3.72米,碑座为雕花象鼻腿贡案样式,碑额为浮雕双龙戏珠,碑阳雕有云龙纹边饰。乾隆御碑总高3.24米,碑座雕刻二龙戏珠,碑额为浮雕六龙捧珠,碑阳边饰与碑侧为云龙纹图案。
为便于游客识读,御碑落成后,在碑身上附一张拓印好的拓片。黑白相间,字迹清晰,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碑刻书法的金石韵味。每通御碑配套一份说明牌,介绍碑刻名称、书者及释文,进一步提升了可读性。
济南学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文史研究院院长雍坚说,“历史碑刻既是富含纪念意义和历史信息的石质文献,也是体现书法、诗文和雕刻艺术的文物本体。从历代志书记载看,济南所拥有的历史碑刻曾经数量众多,由于岁月变迁,遗存至今的历史碑十不足一。通过搜寻原始拓片而恢复历史碑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文化举措,大大有利于挖掘济南记忆,传承济南文脉,讲好济南故事。”
碑刻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是浓缩园林文化的艺术品,具有以点带面、点石成金的作用。恢复御碑,连通时代脉络,充实文化内涵。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将继续秉持文旅融合理念,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游览选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向世界讲好泉水故事,助力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
(来源:齐鲁壹点 记者:程凌润 通讯员:聂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