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随着个人和家庭收入的逐渐增加,是否有必要做一些基本的财富管理和投资?是否意识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会影响到个人收入和财富的变化?国家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后,未来在哪些方面有投资的机会?《财富雅谈》本期话题《未来已来,我们该如何投资?》,邀请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博士对此进行剖析。
冯雅:个人的财富和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样判断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个人财富的影响,以及该做出什么样的投资策略的改变。应怎样教个人投资者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要考量哪些因素做出改变?
管清友:其实大部分人财富的积累无非是几种,一种是自己经营企业,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第二种,有意无意搭上产业或金融发展的快车道,比如早一些买房子的人;第三种,靠投资,对宏观经济、产业发展、投资市场的具体特征都比较了解,能够做到先人一步或者先人半步,这样就会有快速的财富积累;第四种,是有创新,享受技术商业模式发展的红利。
如果说过去这些年,很多人实际上是懵懵懂懂、有意无意进入上升期的话,那么未来,我觉得可能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
我们接触过很多投资者,其实这十年来,大家对无论是外部宏观环境还是国内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还是对于金融产品品类、特点、风险、收益,其实了解得越来越多了。大家看到别人有比较好的财富积累,也看到了很多金融风险,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爆雷,投资创始人跑路,实际上这是逼着大家必须去学,弄清楚怎么回事。所以我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讲,确实要通过这种学习了解这个过程,了解是怎么回事,规避风险,能够尽可能获得相对高的收益。
冯雅:就好像有人说,有的人成为富豪,不一定是他们有多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他们有多大的勇气,敢于投资。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经济经过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后,现在的增长速度在逐渐降低。如果我们要分析未来趋势的话,未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释放空间,可以让普通投资者有机会抓住这样的趋势?
管清友:中国的发展空间、财富积累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能够让人实现更多、更快财富积累最好的经济体。因为中国市场空间大、市场规模大,而且市场深度很深。我们经历这40年,特别是最近这20年,市场广度大家基本都摸到了,该投的行业都投到了,但我们对市场的深度挖掘是严重不够的,比方说下沉市场。如果算中上收入群体的人均收入水平,他们是比较高的,但是比他们低一个档次的社会群体也在往上走,市场的深度还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
中国的情况复杂在哪里呢?一方面既有发达国家的特征,又有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我们处于前现代国家,但是又要处理很多后现代国家面临的问题,很难用单一的维度解释。但是从市场的广度、深度,从我们要弥补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我们要释放国有企业活力等诸多方面,增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那么在这个背景之下,不同群体积累财富的空间也是挺大的。
冯雅:但是如果想要在某一方面抓住机会,也不容易判断。
管清友:对。从行业广度上来讲,每个赛道都有人了,但是这里头也在变化。有什么变化呢?比如,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人均GDP已经接近一万美元,这个时候人民对于保险的需求会极其庞大。保险和其他行业相比是后端行业,现在想找到类似保险这样还有巨大的市场广度和深度可挖掘的行业其实挺难的。围绕保险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这是庞大的产业体系。
还有就是下沉市场,它有一个消费升级。这个时候如何打穿下沉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合适的产品、商业模式、技术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讲,可挖掘很多。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可能是很简单粗暴赚钱,但未来,很多行业需要深挖、精耕细作,需要在存量里头挖掘更多的机会。
房地产也是如此。房地产有没有发展空间?当然有了。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二三十年快速增长以后,一定会进入平台期,中国人会讲“黄金时期进入白银时期”。进入白银时期,玩法和原来是不一样的,因为需求不一样,总量扩展没有那么大、增量没有那么大了,要从原来“简单粗暴开发时代”过渡到“后开发时代”。前两天听冯仑讲,房地产要从开发人转向手艺人,市场越来越细分,这种变化已经在发生了。所以这个机会有没有,关键看你怎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