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 > 正文

央企“天团”齐聚上海,凸显投资三大新动向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9-09-09 13:25:22
  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辐射长三角的新一代高速磁浮交通网络、中国电子第二总部……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近日在沪签署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落地上海。央企“天团”投资上海,究竟有哪些新的动向?

央企“天团”齐聚上海,凸显投资三大新动向
  ——聚焦上海三大新任务
  如今,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上海三项新重大任务已经全面进入施工期,连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构成了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四大战略支撑。
  而此次落地的项目,不少就和这三大新任务密切相关。比如,中国交建、华润集团等多家央企将集聚优势产业资源,参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将借力自贸区新片区政策拓展新业务;宝武集团、中远海运、华润集团等将支持创新类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今年7月,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落户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临港海洋科技园。中国海洋石油东海石油管理局局长杨云介绍说,和临港的“牵手”就是一次偶然,一开始公司都不知道临港的政策“清单”。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对接,产业政策逐步清晰,“非常期待能充分利用新片区自由化、便利化的特点,打造国内深远海风电场行业平台”。
  其实,这一项目的落地背后,也有“临港速度”的加持。“临港在海洋经济发展上有基础,但涉及服务业,不足就暴露出来了,比如交通不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任陈杰介绍说,临港上下游企业集聚以及良好的制造业配套基础等生态,最终吸引了企业,而这一项目的落地,也将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带动临港产业向高能级发展。
  ——设立“第二总部”,央地合作显成效
  此次,包括集团在沪设立第二总部等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在上海落地。积极融入上海,设立第二总部的热度,让上海与央企不断“握手”。
  “这次签约,我们明确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实现北京上海‘双核驱动’,打造中国交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及深度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指挥部’,引导优势产业不断向上海集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刘起涛说。
  中国安能是由武警水电部队集体转隶新组建的一家年轻中央企业,挂牌才三个多月,就将投资的目标瞄准了上海。中国安能建设集团董事长周国平透露,将在上海打造中国安能华东区域总部,拟建立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的区域救援基地。2017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签订了《共同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如今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机器人、脑智等11个人工智能研究院及创新平台成立,一批重量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沪,央企在沪总部功能集聚。
  ——面向未来发展,布局高能级产业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这批项目更多面向未来布局,战略定位极高。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央地合作项目正式签约。
  今年5月,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而在这次签约中,中国中车集团宣布,将与上海联手共同推进“以上海为中心的新一代高速磁悬浮交通网”建设,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高速磁悬浮在坡道转弯、山区环境等方面适应性更强,远距离上也更具优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国中车集团总经理孙永才表示,这次与上海的合作,将是长期、深远、可持续的。随着中车集团与上海市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中车集团构建“两高两新三大平台”。据介绍,“两高”即高端产品开发和高端人才培养,“两新”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拓展新商业模式,“三大平台”即高端装备制造平台、产业整合孵化平台和城市业务拓展平台。
[ 责任编辑:徐鹏程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