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应桂老师重新画的人物小品,这些画作笔简意深、用色素雅。单应桂老师的小品画注重从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创造出一种朗月清风、乾坤皆静的意蕴,富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作品从人物形象到笔墨技巧无不体现了单老师“恬淡旷达”的心境。(刘曦林)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2019年
于质朴中尽显大美——单应桂的艺术人生
单应桂,是我在上世纪60年代任教美院附中时,常听到女同事们提起的一个名字,她们总是带着几分崇敬、几分惋惜地惦念着远在山东的单应桂大姐,说她人好,业务好,但命不好。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不满十八岁就无奈地早早结婚生子,上美院读书时,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体弱得“人比黄花瘦”,但非凡的努力,出众的成绩……一位在苦难中挣扎的女人,一位在自强中创造业绩的优秀女人。作为女人的我,也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当我有机会到山东见到单应桂时,已是90年代末了,迎接我的是位满头霜白的老妇人,她朴实中透着文雅,和蔼中含着慈爱,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却一见如故,无拘无束坦诚地交谈,她似乎就是邻家大姐那样让你感到亲切、温暖、熨帖,无怪乎她让师妹们那样地记挂着。
《此时无声胜有声》2019年
看单应桂的画,你宛若回到了农村大娘家,空气中弥漫着柴草的清香,田间荡漾着小媳妇们的嬉谑声,被现代都市声色嘈杂困扰得无处躲避的人,她的画似一阵清风,涤荡着心中的烦恼。她的画没有夸张奇特形式,没有诱人的绚丽色彩,在朴实的画面中,却内蕴着岁月、历史、人生所积淀起的厚重的分量感。阅览单应桂从艺近六十年的作品,仿佛重温已远去的历史,既有共和国成长的历史,也有新中国艺术的发展史,更记录了在新旧社会交替中一代女人特有的成长心路,让我们从中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和体温,那样地具体真实,那样地亲切感人。
《松下问童子》2019年
一、“妈妈”学生的上学梦
1956年,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学习,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她最幸福也是很辛苦的时期。在这座实施徐悲鸿教育体系的高等学府,她得到了扎实的造型基础训练,从蒋兆和先生处学到厚重的写实笔墨的造型手段,又在叶浅予先生处获得了充满生命力表现的线条用笔。她二年级创作的一幅母子题材的年画《和平幸福》,1958年入选“世界联欢节美展”,又被选参加“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由此她在画坛崭露头角。接着她又创作了一幅颂扬山区“铁姑娘”挥舞大锤开山修水渠的水墨画《当代英雄》,当时又好评如潮。这幅歌颂革命英雄主义,又充满着当时女性精神的作品,似一声呐喊,向世人宣告:“女人不是弱者!”这不也是她的心声吗?在艺术成绩斐然的收获季节中,正是在她父母相继故去,丈夫又被打成“右派”,生活最艰难,心情最痛苦时完成的。但在她的作品中却洋溢着一派祥和、乐观、光明的气象。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她那孱弱的肩膀承受着如此多难的命运?
《和平幸福》门画 1958年
她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教育世家,民主而开明的家庭环境,培育着她善良而博爱的胸怀,奠定了她追求光明奋进的意志。童年在抗战八年颠沛流离的逃亡煎熬中度过,后又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身处在新旧社会交替之时,追求光明进步,是那个时代进步青年的愿望。解放前夕,她就参加了革命工作,而过早的婚姻,还没有享受到妇女解放的快乐,却就背上了沉重的家庭包袱。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人,从此,也踏上了一条坎坷的人生之途,以她自立、自强的女性意识与多舛多难所施加的重重压力抗争,更时时与自己灵魂深处软弱、卑躬屈膝、妥协、忍气吞声、依赖、依附等封建传统的女性观念决裂中再生。一个经历了童年生活的苦难,经历了女人在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生活磨练,如何在人生航道上握住命运的舵不随波逐流,不被险滩恶浪所葬送,若无远大志向,非凡的毅力,何以能走出重重困境,创造着一个女人的独立的人生价值?
《月明人倚楼》2019年
二、走出一条水墨与民间年画融合的路
走出学校后,尽管生活上有种种艰难和无奈,在沉重生活负担和精神的压力下,她从未放弃艺术的追求。
《岁月静好》2019年
中国水墨人物画,从徐悲鸿到蒋兆和所形成的表现时代人文气息的人物画写实体系,在中国绘画史上推进了人物画的改革和发展。又因受意识形态的左右,五六十年代走向了模式化。单应桂继承了水墨写实传统,却又另辟蹊径,走着一条写实笔墨与民间木刻年画相融合的路。也许年画《和平幸福》的成功,给她有了某种启发和自信,或是她内在的艺术基因促成了她的艺术新追求。她从小落难于乡间,山东民间的剪纸、潍坊的风筝、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曾陪伴她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不仅带给她童年的欢乐和美丽幻想,也开启了她的艺术灵性,虽已是中国画科班出身的她,仍有割舍不了的“年画情结”。
《湖上小学》年画 1972年如果说,早年的《和平幸福》还是对民间年画的模仿,那么,《育苗》、《湖上小学》、《湖上婚礼》都是新时代新风尚的新年画。而最让人欢喜的是1977年完成的那幅具有鲜活生活气息,靓丽而质朴的春兰秋菊五位山东妇女的《做军鞋》。这幅在1985年省内年画展获一等奖,在全国获三等奖,被淮海战役纪念馆收藏,又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录制的作品,一时红遍了全国。她把学院派的写生人物的生动性与年画的草根性,那种鲜丽简约的装饰色彩和朴拙木刻线条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清新淳朴雅俗共赏,民间喜闻乐见的年画新样式,使古老的年画具有新的文化意义和生命活力。在人们认为“民间年画是封建迷信的糟粕”、“民间年画要淘汰”等一片对年画的责难声中,唯独她那么殷切地向年画老师傅学习传统的刻印技术,又办年画学习班让青年学子来把握年画的技艺传统,抢救着这“非物质文化遗产”。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年画最后的守护者之一。此后她在木刻领域中不断开拓者艺术的新路子。用丝网版画、水印套色木刻等手段创作的《三口之家》、《饮马》、《祥林嫂》等作品,都留下了她艺术探索的印痕。而她的水墨画也因此融入年画的元素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淳厚、质朴的绘画风格。
《做军鞋》年画就在那万马齐喑的“文革”年代,在高压的政治淫威下,她仍寻找着艺术生存的缝隙,《红色汽车站》、《铁索桥畔》、《如果敌人从那边来》等作品频频问世,竟然成为“创作专业户”。艺术是她的生命,而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是她的责任,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她不断地迎接着命运的挑战。“文革”后,她迅速调整自己的艺术创作心态。到胜利油田,到青海高原,又四进沂蒙山区写生,她创作了一批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山东大婶》、《春风》、《高原的诗》、《捻羊毛》、《八月文都》、《撒拉族少女》、《秋叶》、《母与子》等。而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也孕育于胸,过去画画,总是为完成某种任务而创作,此时她意识到终于可以画自己所思、所念、所爱的作品了,迫切的表现欲望和技艺的纯熟使她很快进入了艺术的高产期。
《如果敌人从那边来》1973年《铁索桥畔》合作 单应桂执笔 150x 200cm 1972年
三、穿越历史的乡情
单应桂的重要作品,几乎全是山东农村题材,甚至一色的女性主题。作这样的艺术选择,或者说是一种艺术的价值观,与她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息息相关。她从小就生活在农村,除了上大学和北京工作的一年,几乎从未离开过故土,她对于本土的风物人情熟捻于心,山东人的大度、敦厚,是她的性格基因,也注入了她的作品。她从心底就“喜欢山东农民朴朴实实的形象”“反映他们勤劳朴素的美”,还有“他们朴素中的秀美”。从1985年以来的《山村妇女》组画,《乡情》、《海湾》、《沂蒙初春》到宏大构制的历史画《逃亡——童年的回忆》、《沂水欢歌》、《参军》等作品,汇成了她这种艺术追求的主旋律。
《山村妇女组画之一》78x40cm 1985年
《山村妇女组画之三》78×40cm 1985年
1986年完成的《山村妇女》组画中,一幅骑着自行车急着去赴约会的女青年,那饱胀的头巾有强烈的动感,而回眸一瞥中却又含有些许的迷茫和期待;另一幅是在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妈妈,手拿着信纸若有所思,凝视远方的眼神,流露出淡淡的忧愁,是思念之怅然?抑或是某些担心?有一幅是抱着宝贝孙儿的老奶奶,一双笑眼和上翘的唇角,把那心满意足幸福感全包含其间;还有一幅是拉着小女孩在墙根买苹果的老大娘。小女孩一脸不情愿,老大娘一身风尘、一脸艰辛,她的劳碌辛苦有谁知?单应桂在山村组画创作中,把山东老少三代女性的形象都囊括在笔下,绘声绘色镌刻得形神兼备。笔墨中既有工笔画的劲细,又有写意的放达,更融进了年画的朴拙,和古代壁画色彩染高不染低的古朴。站在她的这几幅作品前,你就好像置身在沂蒙山区,和画中操着山东腔的大婶、大妈、大姐们聊天说笑。你似乎还能闻到她们身上的奶香味,衣裳上弥漫着锅灶上的菜香味、柴草味,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直扑而来。你也似乎溶进了她们甘甜苦涩的内心世界。与其说这是套组画,不如说她为山东妇女姐妹树起了一座生动的群雕。
《沂水欢歌》
如果说《山村妇女》有粗放朴拙之美,那么《沂水欢歌》则给人一种清丽、灵秀之美。这幅画,早在1977年创作《做军鞋》时就孕育于胸了,一搁十九年,到1996年终于完成,一样是支前的题材,一样是五位山东妇女,真是一个“姐妹篇”。只是前一幅是用年画的形式,有鲜丽的装饰色彩,此画则是中国水墨,严谨而刚韧。工笔铁线描的勾画,写意式的花青淡墨渲染,稍有烟红点缀。这幅近于白描的作品,把五位洗军衣的村姑、村妇,那健美的身姿,泼水嬉闹的欢快情绪,在如此清雅、流丽的画幅中,给人一种活泼泼的生命质感。全画在布局上也别具匠心,那背景中的树木与晾晒衣被的平直线条与溪水中的倒影相呼应,似背景音乐衬托着蹬在水中圆石上洗衣的女人们那结实而又秀美的身影,那四比一人物排列的失重感,恰恰形成了音乐强弱起伏的节奏感。
《逃亡-童年的回忆之一》142×215cm 1995年
《逃亡-童年的回忆之一》(局部)142×215cm 1995年
“逃亡”曾像恶魔似的伴随着她的童年生活,任时间的漂洗也没法退去,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曾给她极大的震撼,引发她定要用自己的画笔记录这不堪回首的往事,让后代牢记这段惨烈的历史。《逃亡——童年的回忆》(1995年)落笔之时,就像记忆的年轮被一旦锯开,那惊恐、慌张、大呼小叫,扶老携幼匆忙逃难的人流就涌入了她的笔下。宽银幕似的长构图,拥挤的人群切入画面,不完整的形象却使画面具有胀满感。逃难人群前挤后拥,让观者真切地感觉到恐怖、紧张、急促。画面突出了妇女和儿童的形象,似乎更能阐发在逃生途中,生命是如此之重。画面墨色的上淡下重,既渲染凝重的气氛又不失对光明的向往,用笔中多有木刻的拙涩味,增添着重量和力度感。画幅下部那丛丛的横短线用笔,显示出前行的动感,表达行走的速度感和急匆匆赶路的心态。此幅作品,撕开了历史的一角,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草原笛声》2019年
《参军图》是反复被画家们表现的题材。她的这幅画,画面前部留有大片空白把人群挤压到上部,画幅既清朗高爽,让送行队伍有绵延久长之感,前景送行人群和战马所形成的曲线,有起伏的生动感,映衬出人们的复杂心情。
她在水墨人物画的艺术探索中,还有多种尝试,不断超越自我,开拓着新的“有意味的形式”。1988年《满坡红柿满坡秋》是她唯一的一幅重形式结构和强烈色彩的画作,这幅偏重装饰趣味的作品,或许在当时绘画装饰时风中很受人喜爱,但显然不适合单应桂淳朴的艺术个性。在同年一幅《乡情》中,她的艺术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画中硕大的大树下,伫立着的一位弱小的农家女子背影,她在等待,凝视着远方,那望眼欲穿的企盼,都包涵在那“于无声处”的浓荫下,惆怅之情溢满画面。此时期她还创作了《高原的诗》、《海湾》等作品,在简朴、清新、隽永的画面中透着人性的温情,人文的关爱,让一种久违的亲情、乡情滋润着人民的心田。
《羲之爱鹅图》2019年
其实她也有不少转向书写性艺术的追求。《羲之爱鹅图》、《李太白踏月寻句》、《寻梅》、《山茶花》等作品,回归“文人画”传统,在笔情墨趣中自由放笔,这或许是进入老年后,在从容淡定中追寻着精神的自由。
《李白踏月寻句》2019年
单应桂艺术生涯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人们熟知。从早期的《和平幸福》、《当代英雄》到70年代《做军鞋》、80年代《山村妇女组图》以及90年代的《沂水欢歌》、《逃亡——童年的记忆》等,突现了徐蒋艺术体系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新写实水墨的特质:这种借助素描准确的造型,使人物具有体量和力度感;保持着写生人物的生动性和鲜活的生活气息。而在这具有素描性、速写性的笔墨中,单应桂既融入书写性用笔有自创着年画木刻性的用笔,形成了她的艺术淳厚、质朴的美学品格。她把人性的真善美,把那些平凡而又倔强的生命,内化为画面中的情感力量而令人动容。以她质朴、淳厚、独具风采的艺术,书写着她那情系苍生、将苦难化作坚忍沉实、启人向上的精神追求,于质朴中尽显艺术的大气,精神的大美。在纷繁多姿、奇花异草迭出的当下,她的艺术是无可替代的。单应桂从艺六十年,在她的艺术生涯里,镌刻着共和国前进的脚印,也带着她个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她与共和国一起背着沉重的历史走出来,她是一个时代中的艺术精英,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艺术使命。(陶咏白)
《当代英雄》170×110cm 1960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2019年
《秋吟图》2019年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2019年
《对弈消夏》2019年
《茶叙》2019年
《青山隐隐水迢迢》2019年
《离乡背井-童年的回忆之二》117×112cm 2003年
《盛装的卓玛》130x70cm 2012年
《慈母手中线》 80x52cm 2013年
《春妮小像》103×68cm 2014年
《沂蒙人组画之一》103×58cm 2014年
《春风》84×53cm 1980年
画家简介
单应桂,1933年9月生于济南,山东高密人。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山东女书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单应桂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新一代美术大家,至今仍活跃在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研究第一线,成为当今中国画坛女画家中的领军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