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艺术家谭平的大型回顾展《谭平:绘画是什么 1984-2021》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第二空间内展出。此次展览清晰地呈现了艺术家1984年至2021年跨度近40年的作品。
在画廊的第一空间,能看到许多谭平早期的代表作,以及艺术家在疫情之后创作的全新作品。在第二空间,则以“点”、“线”、“面”几个角度系统地梳理了谭平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
艺术家谭平(右)在展览现场
展览要讨论的主题,正如标题所示——“绘画是什么”。
其中“绘画”、“是什么”中间隔开,且这句话不带问号。谭平说:“展览不是在追问,实际上是在下一个结论。其实就是把我自己作为一个个案来告诉观众:我认为绘画是什么?”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展出的谭平早期与最新的作品
因此,在这个展览里,能看到谭平最早和最新作品的并置。能看到谭平在绘画实践中:对点、线、面几个维度的实验。与此同时,在展览开幕前,他还在唐人第二空间内完成了一幅现场绘画。这些都组成了谭平对“绘画是什么”的观点。
谭平相信,如果观众认真看完展览,会对他这位艺术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是说:“他是一位画家,或者抽象艺术家。”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展出的谭平的抽象绘画
正如展览策展人崔灿灿所谈到的:“虽然谭平的画面看起来是抽象的,但他将‘抽象’这一门类的讨论,引向更为广阔的艺术思考,不是形象上的‘抽象’,而是艺术定义上的‘抽象’:一个不在写实、具象序列中的抽象,而是开放的、多元的、混杂的,一个无法被定义和概念化的绘画世界。”
对话艺术家谭平
《平衡》,布面油画,40 x 70 cm,1993
记者:在这次展览中,能看到一些代表你艺术创作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比如在第二展厅一幅1993年创作的作品《平衡》,这件作品可以看做你绘画走向抽象的一次转折吗?
谭平:这张画对我来讲比较重要。作品是在我德国留学时创作的。这之前在国内画的基本上是写实。去了德国之后做的东西是具有转折性的。
以前的作品是以画面为中心,带有主题性的一个表达,在画的时候希望使画面更加的完美。但到《平衡》这件作品时,我忽然发现追求结果这件事情和关注一件作品产生的过程同等重要,这时候,我绘画关注的点就变了。
《夕阳下的公社》,布面丙烯,48 x 48 cm,1985
在德国时期,可能是离中国远了,我反而开始关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当中,两者之间的变化最重要,而不是关注哪一端。这一点改变了我后来很多的艺术理解,尤其是注重过程的体验。包括我后来的很多行为作品,以及现场绘画,其实都是在关注过程。
我开始慢慢发现,过程本身是特别丰富的,一个是在展示的时候,变化会比原来多,再有一点是这种体验就会变得特别细腻。不关注过程的时候,可能画一画就完了,能不能进入画里面?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
《黑海》,布面丙烯,49×49cm,1986
所以我常说瞬间即永恒,把每个瞬间都当作一种永恒的事情去做的时候,你的作品就会变得特别有力量,特别有意思。
2019年谭平在余德耀美术馆个展的现场绘画
2021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展出的谭平现场绘画
记者:现场绘画其实就是在关注过程。此次展览中一件2018年的作品,在展示的时候就结合了现场绘画。这件作品在2019年你在余德耀美术馆个展时也有展出,当时的现场绘画和这一次的就不一样。所以每一次现场创作都会有新的灵感和突破?
《无题》,布面丙烯,50 x 50 cm,1985
观众在谭平1985年创作的石膏作品前
谭平:注重过程这件事情,从绘画本身来看,会说我注重这张作品的过程。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大过程。所以这次展览说回顾展,我并不是特别认可,我把从84年到现在的作品加在一起算成一个作品。会发现布展的时候有另外的一个感觉。比如我1985年前的两张石膏像,一男一女,两张画边缘的处理实际上是比较理性的,作品的意向有点像是一个亚当,一个夏娃,其实画的是比较确定的。然后在它们对面放的三张作品,正好是2020年2月新冠疫情最紧张的时候画的,那时候人们对于新冠的恐惧,你就想象你的肺已经烂掉了。所以这批作品画的是一些非常感性的东西。
图片《伴侣/无题/无题》,布面丙烯,95×100cm×3,1990
它们中间隔离了几十年。但把它们放在一起,一个是非常理性的,一个是非常感性的,形成了对话。也跟我的状态很:80年代,我们对西方的向往是很确定的,你就觉得要出去学习,要去看看西方是什么样的,要去看艺术大师们的原作。但是今天,你已经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整个状态是非常迷惘的。
对于我个人来讲,其实我的艺术创作一直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来回。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者概念,它关注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空间性,是对时间的理解。我的抽象作品,覆盖的这种创作方法,其实都是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黑色的生命》,布面丙烯,160 x 200 cm,2008
记者:为什么反而年轻的时候更加清晰,而如今却非常迷惘呢?
谭平:我个人觉得一个人的成长,包括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决定因素是他所在的整个社会背景。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大门向外打开,几乎全国人民都是充满希望的,哪怕是生活再困难,但充满希望。现在就不一样了,整个世界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不仅仅因为新冠,可能由于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所有的人都感觉没有未来,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世界都处于这种不确定性中,谁都把握不住。
《无题》,布面丙烯,300 x 400 cm,2016
记者:所以现场绘画的方式,既是过程,也是这种不确定性,因为每一次的结果都会发生变化?
谭平:现场绘画最早是有一次我在苏黎世的美术馆做展览,当时去到现场之后,发现苏黎世的空间非常亮,而我的画面比较黑。放在空间里显得特别强烈。为了打破这种对比,我就把画延展出来,画在了展厅内的墙面上。然后画面和展厅看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整体。
当时是为了展览效果才做的。后来展览结束了,对方问我作品怎么办?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展览的作品不仅仅是绘画,还包括我在墙上画的部分。但墙上画的内容无法实体保存下来,所以只能拍照保留。
后来这批作品运到香港,在狮语画廊又做了一个个展,我就根据他们的空间在现场又画了一次。但这次我已经有想法了。现场绘画也慢慢地在每一次展览中有不一样的呈现。
《无题》,布面丙烯,200 x 300 cm,2021
我认为,这可能是在绘画上的一点点突破。因为我们从事绘画的艺术家,特别想把绘画往前推进一下。但大部分艺术家可能都是从画面本身去尝试。往画面外的延伸,可能是从另外一个维度的尝试。延展之后,实际上是把空间占据了。但这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是当展览结束之后,我意识到这些作品又都变成了未完成的状态。
去年,我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做了一个个展,这个展览是我做现场绘画最完整的一个项目。我在工作室画的时候,发自内心做的就是未完成的作品。到了现场之后,根据空间,作品和展览主题进行布展,整个过程也是一个创作。需要考虑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作品与观众的关系等等。
《无题》,布面丙烯,160 x 200 cm,2021
展览结束,这批作品又变成未完成状态。所以我觉得作品一直是“活着的”,结束只是短暂的。下一次展览又是一次新的开始。
有了这样的概念之后,会发现看老作品也会是新的。因为每一次展览不同的组合都会产生新的意义。
《无题》,布面丙烯,160 x 200 cm,2021
记者:所以看你的创作,不仅仅是从一件作品,或者一个创作系列来看,而应该从一个展览整体来看?
谭平:对。我把我的每一幅画,当做一个“角色”,在每一次展览中,它们都会作为一个个“角色”参演。而且它们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一幅画,这次展览扮演的这个“角色”,下一次可能就变了。
记者:对你而言,展览其实是一次次自我梳理和审视的过程:画画的时候,可能是一种感性的体验,但每一次展览,又是一次理性的梳理。感性和理性在你个人身上也是彼此交织的?
谭平:对,创作时,我是极度敏感的。但展览的时候,又是一次理性思考的过程。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把这种状态呈现出来。
结语:
在40年的创作历程中,谭平一直在感性与理性中来回转换。他将绘画视作一个过程,正如他将生命本身也视作一个过程一样。在当下整个世界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下,谭平的创作向人们展示一位艺术家对于这个世界的深刻思考。正如他所说,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有可能只是一个过程。而他的创作便是希望在每一个瞬间中去捕捉永恒。
艺术家简介
谭平,1960年生于河北,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至1994年,获得DAAD奖学金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200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200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2014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谭平举办的个展包括:“双重奏:谭平回顾展”(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9);,“……”(北京,元典美术馆,2017);“谭平”( 丹麦霍森斯现代美术馆,2017); “彳亍”谭平个展(美国,坦佩,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2015); “画画”谭平作品展”(北京,今格空间, 2015); “1 劃”谭平个展(中国美术馆,2012);,“谭平版画作品展”(北京,德国驻华大使馆,2011);“谭平作品展”(深圳美术馆, 2008);“刺痛与抚慰”谭平绘画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8);“谭平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2005);谭平版画作品展(德国,柏林艺术库, 2000);谭平作品展(北京,红门画廊,1995); “北京—柏林”谭平版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1994)等。
谭平的作品在国内外众多展览上展出:“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抽象——当代中国非具象油画艺术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17); “抽象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巡展”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7);“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16)等。“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2015); “伟大的天上的抽象”(中国美术馆,2010);“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西班牙马德里文化中心,2008)等。
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科灵现代绘画美术馆、波特兰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