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4-15 11:26:09
  著名美术批评家郑岗评何茂峰的书画为“赏心悦目二三笔,攻修怡养几多情,修就茂峰与峻岭,点画之间皆瑞凝。”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古典诗词里赞美兰草的佳句,大都是以君子品格来象征诗人的节操;以高尚、纯洁来表述其情操,将道德的、审美的复杂情感简明化、象征化。

  李方膺讲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简易之美与芳菲怒放不同,有着沁人心脾通灵的妙,尤在写意中更能追求意境蕴含的奇妙。看何茂峰的兰绘——寥寥数笔,墨韵浓淡简括而恰当地把兰花的清气溢满纸张,润秀之间素雅之谦谦大美境界天成而出。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一 100x50cm

  人们独钟兰绘的大方与磊落,让人直感清风神振,殊耐寻味。体味君子不张扬的美感来自艺术家对美主动选择而自芳是自古至今的雅事。

  端详何茂峰的笔墨细细想来,于我有更多的审美体验。譬如我在何茂峰的兰绘里,看出了“恰当”之美,也就是儒家文化的最高价值——中庸思想。

  中庸是儒学最核心的部分。孔子发展出“仁”,以仁求中,赋予了中庸以内在精神,使古已有之的“中道”具备了生命智慧。儒学求中是以内在心性为本体,内外结合来完成的。体验与践行之于“仁”是基于内在情感,人之情感与天道本来相通,儒家以内在修养与天道接通。“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所曰,乃儒家求中的方法——“执两用中”。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二 50x100cm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三 68x46cm

  何茂峰族中前辈中多有饱学之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儒家思想自然而然地在其生活与创作中体现出来。何茂峰追求美、追求善的君子人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看传统绘兰者,多以此自律。

  人在天地万物中,与万事万物处之、行之,恰当是最难的。儒家讲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艺术难求术的定准,不偏不倚取舍,追求恰如其分的得当为境界。兰在现实与艺术其间,多在慧与觉之间而立,为文人墨客敬重,贵为中国人表达灵魂的一种。

  何茂峰画兰强调将“中和”的情怀与追求美的知行合二为一;以求把自己的精神气度与情感表现在画面上,以其兰绘关照自我,关注社会。我们在他所绘兰图中,在他简略的笔墨里,体会出他深入思考的迹痕——转折、提按的笔法,浓淡干湿的墨迹,透着明确的意义。在长期的绘画实践表达中他刻意简单,以致后来在画面上略去善画的鸟禽,真的做到删繁就简,符合了其对绝美的理解,对“仁”的态度,见素抱朴。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四 100x50cm

  我以为中国文化与艺术,在某种程度主张和实践的,就是以天地之灵与人性之情的合二为一。强调人性的美应当和合天地之美。这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高的境界提倡。

  何茂峰同那些历史上的画兰高手一样,让我们在其画作里感受到绘者的情志。观者足以体味到空谷幽放、香雅怡情,这是贤者的境界。

  儒家文化所塑的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与文人。他们多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先贤的思想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基因中存在的魂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表达精神的方式。

  在何茂峰的兰绘里我们尽可以以一两枝、三五朵管窥其审美意趣的妙到,也可在笔墨相生之布局里,见微知著其君子精神的践行——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何茂峰是写兰高手,难道只是因为他的高士儒雅之情怀使其在写兰之境中能够自由表达而忘小我。当然,不仅仅如此。看何茂峰在扇面《集古咏兰诗》上随手所绘的两株蕙兰,其自由的用笔与品格的显现,都是以化为境界而得自芳的。

  画作中的小楷,笔法游刃有余的,娴熟的结体,灵动于字里行间的是灵魂。与几只穿插的兰蕙互惠互通,有致地错落出其修养与审美的浑然天成。是一幅最能体现不觉中以完美的写绘将精神与智慧合一体现的佳作,充分显现出何茂峰的书法之深厚的功力。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集古咏兰诗》之一 33×65cm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集古咏兰诗》之二 33×65cm

  

  《集古咏兰诗》我以为应当是书与绘,文字与图像交相辉映而透出中国文化书画同源这一理念深刻影响到何茂峰的一幅佳作。反映出了何茂峰对传统文化精神把握的尺度与理解高度,是其将书法与绘画合而为一体而昭示境界之所为。此作品虽尺幅不大,但其错落有致的布局与收放自如的用笔行墨都有合理的照应,恰当地又充分地将书法与绘画的依存关系,书写的精神与绘画的情感的调动没有人为雕琢的痕迹。所谓“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自然形成。

  何茂峰认为,这是他几十年来专注书法与兰绘最见真性的表达,是开窍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

  何茂峰自幼习学书法,其书学在小楷里最见功力。以小见大,这对他的审美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少年耳濡目染执笔学习书法开始,从楷书、草书、隶书到篆书,大字小字多体共修;从青年到壮年在不断变化的书法意境中,他一直是以苦学为伍。何茂峰早年习书从魏晋入手,后又广临欧柳颜赵、孙过庭、怀素、米芾、王铎等多家名帖,并对甲骨文、汉简、帛书多有涉猎。启功、魏启后、李铎诸位先生对其的点化都在不同时期成为其智学的门径。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五 100x50cm

  孙过庭在《书谱》中曾曰“嗟呼!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这一直是何茂峰苦学的动力。事实上孙过庭的不踏入书法的大门焉能深刻窥察书法中的奥妙之言确是学习书法艺术最基本的道理,当然这也是面对世上探寻万物奥妙的最根本的用功之理。

  何茂峰曾经这样回忆自己学习书法的艰苦与决心。他说当初为了能得到临帖的感受多次专程到县城的书店去看柜台里的有关古人的书帖,一呆就是大半天,也不管他人的态度,更无所谓饥渴。

  所以,何茂峰深知书法可以融天地之气象达到炉火纯青这一步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刻苦与广涉思想之精神的锤炼,才可以心与手合一默契至和谐双畅;方可达到智慧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何茂峰坚持不懈的努力,书法艺术日渐成熟,在小楷上尤其有所成就。他的小楷不拘谨于规制的范式。潜心苦学并思考。他将洒脱之意刻意于小楷的行笔中,提按之间强调收放自如的意念处理,灵活地把握浓淡干湿的起伏。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何茂峰坚持前人所标榜的“楷书不旁通草意”难以著就佳品的审美主张。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六 100x50cm

  如同画家画兰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一样。在何茂峰的笔下他的兰花多与严谨的楷书和合,以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而侧重雅意。

  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兰品与书品都会被人认作是人品的象征,人格的外化。通过借助写绘来寄予感情、节操,自宋元开始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崇高志向、远离污浊政事保全自己美好品格的化身。那种热爱国土、至死不渝的坚贞信念。通过书绘的风骨,笔墨的情操建立理想的境界——譬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譬如狂草。

  何茂峰所书所绘同样是在日常刻苦中追求这样的理想境界。

  譬如其善书的小楷,在布局上其起伏跌宕的情绪昭然,张弛自如的潜意识浑然而出,秩序井然有致的秉性跃然纸上。行句字词间,有尽兴,更有隐含;情感依存得当而天成。这就使人联想到对“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众星之列河汉”所描绘的书法结体与布局的形象审美的大魅力与大格局于他有深悟更有领会。

  古代书论在展开的对书法的审美欣赏里是强调心象的——悬针垂露、奔雷坠石、鸿飞兽骇、鸾舞蛇惊、绝岸颓峰、临危据槁、重若崩云、轻如蝉翼……这些比喻性的论述,实际上就是形象思维。所以书画同源在用笔、在使墨,在冥冥中的意念表达的殊途同归中。何茂峰显然在追求这样的大境界,或者说在返璞归书画同为心灵表达的真切中。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七 68x68cm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八 68x68cm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中国兰花是高雅文化之象征与代表,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

  古人论楷书以点画组成字形体,靠使转表现书写者的情感;草书用点画显露性灵,靠使转构成形体。草书用不好使转笔法,或者说转得不协调,便构不成字;但楷书如欠缺点画工夫,仍然可记述文辞。两种书体形态彼此不同,但其规则却是大致相通。所以,学书法还要旁通大篆、小篆,融贯汉隶,参酌章草,吸取飞白。这与绘画学习道理相通。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九 68x35cm

  对书法作品的气质和情感,对绘画作品的形象与含蕴,过多的说明有时会有碍其精神的实在意义与作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在说明书画所以为高尚的、精神的,有高于人格之魅的实在,就在于方寸之间既能把人的喜怒哀乐具象化,更能把人心深处的品质格局出来,而且一切又可以以具体的操作辗转做到——“凛之以风神,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以严谨的风貌神韵使其凛峻,以妍丽的姿致使其温润,以枯涩刚劲的笔触使其劲健,以安闲雅致的情韵使其和顺。所以,书法可以抒写书者的情性,察验用笔浓淡轻重的不同风格,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古书论有言: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何茂峰在其书艺中深悟其理的奥妙,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悟里逐渐走向艺术的成熟。特别是他的小楷水平自成一家——结体自如,笔法娴熟,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灵气,形成了既古朴厚拙、骨力坚挺、有气势,又简约隽秀,富有动感飘逸之美。他常常以清秀的小楷题兰诗及个人感悟为长跋,与之用行、草、篆、隶笔法所绘兰草,相得益彰。虽寥寥数笔,但尽可展现出其个人之成就。呈现出一股兰香书韵,交相辉映,珠联璧合之浓郁的书卷气息,体现了何茂峰的书之精与兰慧之雅的大美境界。

  可谓:赏心悦目二三笔,攻修怡养几多情,修就茂峰与峻岭,点画之间皆瑞凝。(郑岗,著名美术批评家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咏兰图》之十 138x34cm

  画家简介

兰香书韵,交相辉映——析著名书画家何茂峰的楷书之精与兰慧之雅

  何茂峰,号浮来山人,山东省莒县人。现任山东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何茂峰出身于书香世家,喜诗文,爱书画,幼承家学,对家传之墨迹、碑帖,日读夜临,勤学不辍,打下坚实的书法功底。后对钟繇、二王、孙过庭、怀素、王铎等历代名家作品多所致力,并对甲骨文、简牍、帛书涉猎至深。为丰富学识相继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书法进修学院、上海空军政治学院等学习,1986年受教于李铎先生。

  近30年的“无我”临池,工于各种书体,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面貌。何茂峰认为学古参今贵在突破,而首要的是突破自己,尔后有所学。

  何茂峰的作品,多次入选省及国内大展并获奖。其中,获山东省摄影、书画作品展二等奖,两次获济南军区空军书画展览一等奖,两次获济南军区书画展览一等奖。2002年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出版系列丛书之《何茂峰书法集》。其作品及个人简介被收入《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作品集》、《山东省书法家大辞典》、《齐鲁书画家辞典》、《齐鲁书画家图目录》、《莒州书画家精品集》。《大众日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空军报》、《前卫报》等报刊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齐鲁电视台等多家电台、电视台刊登其作品和报道了其事迹。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何茂峰所在部队为其成功地举办了“何茂峰书法展”,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为其题写展名,中国书协及省内的书画界名家也为其题写展名和赞语。

  何茂峰的作品多被军、地、党、政机关,国内文物部门所收藏并流传海外,得到了书画界专家们的肯定和赞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 责任编辑:林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