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绘画艺术史上,宋代的梁楷是绕不过去的里程碑式的一代名家,被誉为“减笔画”鼻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以梁楷名字命名水星上的环形山,其绘画艺术蜚声世界。他的艺术价值、传承流派、生活轨迹等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泰安东平作为梁楷的故里,怀着尊崇承扬之心,在4月9日-11日,举办了山东·东平梁楷绘画艺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东平县人民政府主办,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博物馆承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给予学术支持,国内3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东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向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县文旅局局长李健主持开幕式。同时,与会领导为“梁楷绘画艺术研究会”和“梁楷纪念馆”举行揭牌仪式。
东平梁楷绘画艺术研究会暨梁楷纪念馆揭牌仪式
刘向军说,近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先后召开了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学术研讨会、名人传记研讨会等文化活动。这次梁楷绘画艺术研讨会的召开,是推进文化建设的一次重要活动,相信本次研讨会将为梁楷绘画艺术研究赋予新的内涵,一定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东平县文旅局经过紧张筹备,成立了梁楷绘画艺术研究会,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担任特聘研究员,挖掘梁楷绘画艺术,强化学术交流,培养研究人才。研讨会上,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东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南宋宫廷画家梁楷,工画人物、佛道、鬼神,兼擅山水、花鸟,他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的性格充分体现在绘画作品中,尤其是写意人物画,寥寥数笔,精炼飘逸,所开创的“减笔”人物画风,为后来的“写意”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画坛产生了巨大影响,传世作品都成为故宫博物院、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国宝级文物。
宋代是文人的艺术天堂,梁氏一族是东平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在州城街道的“父子状元”牌坊上,镌刻着“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的楹联,指的就是大画家梁楷的祖辈梁灏、梁固。生活在诗书世家的梁楷,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曾于南宋宁宗时担任画院待诏,目前能看到的作品有《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图》《太白行吟图》等10件左右。
嘉宾现场观摩作品
为深化书画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东平县博物馆经过紧张筹备,成立了梁楷绘画艺术研究会,召开研讨会,县博物馆馆长辛宪铭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担任特聘研究员,持续保持沟通联系,挖掘梁楷绘画艺术,强化学术交流,培养研究人才。
交流研讨活动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梁文博主持,其作为梁氏后人表示,以研讨会为开端,将进一步弘扬梁楷绘画艺术,坚定文化自信。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广泛研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中国美术家协会特邀顾问、中央文史馆研究员唐双宁在发来的贺信中指出,“梁楷开创的大写意画风,以简练的笔墨表达事物的特征,抒发内心情感,寥寥数笔,尽得风流。明末的八大山人可以说是继承梁楷画风的典型,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笔墨凝炼,借以表达内心的作为明朝遗民的孤愤和无奈。大写意作为一种绘画语言,更能抒发情怀,这种风格,与西方的印象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不追求完全写实,但仍以现实为基础,都在向现代的抽象艺术靠拢。”
参会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中国山水画院研究员张志民先生说,梁楷是大写意的鼻祖,研讨会的召开,对今后国画传统的弘扬大有裨益,通过研究其写意精神也为画坛中的年轻人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梁文博先生指出,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开端,大力弘扬发展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山东省美协顾问、济南市美协名誉主席韦辛夷说,东平深厚的文化滋养了梁楷,梁楷也凭借其放荡不羁的性格制造了一个新的“法式”和“楷模”,他把直着的毛笔放倒,将线变成了面,惊世骇俗,开辟了中国画的一个创新时代,为我们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思维。
泰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钢、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原所长王野翔、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董文运、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陈兰青、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王宁、齐鲁晚报书画版主编何彦民等与会专家也先后进行了发言,从画作风格、时代特色、宗族生平、历史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梁楷作品体现了作者厌恶画院规矩的羁绊,也从而做出了将皇帝赐予的金带悬壁,离职而去的行为,通过作品把内心世界刻画的淋漓尽致。
学者何彦民《梁楷减笔画派的传承和弘扬》从梁楷减笔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对日本的影响及对当代人物画的启示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在当下,中国人物画存在制作滥用,艺术惰性滋长,笔墨渲染功夫衰退等问题,期待通过加强梁楷减笔画派的认知来传承和发扬梁楷人物画。
嘉宾创作交流
艺术需要传承和弘扬,在研讨会后,书画家们进行了创作。大家以书言志、以画传情,挥毫泼墨,尽展才华,一幅幅作品构思精妙、意境悠远。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底蕴深厚,一笔一划,一花一草,一人一景,均展现了书画家们精深的艺术修养和造诣。
三天的时间很短暂,三天的记忆恒久远。对东平而言,这次盛会承载着历史名人研究的文化自信,更宣告了繁荣文化事业的开始。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陈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