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网室诗杂谈——蒋维崧先生早年所为诗摭论
本文作者靳永与蒋维崧先生合影于2002年
(一)蒋维崧先生以书法篆刻名世,很多人也知道他是学养深湛渊雅的学者,但他在诗词曲等传统文学样式创作上的造诣,却少有人知。因为他深自敛抑,不干时誉,年轻时候虽然得到诗坛名宿的激赏,却从不自表曝。后来因为政治气候的原因,他更是甘于避席,束手不作。但他对旧体文学样式的兴趣,既广且笃,垂老不倦。举例来说,郑孝胥在清末民初的诗坛享有大名,但因为有伪满洲国的劣迹,他的《海藏楼诗》一直在禁书之列。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近代文学丛书》,把此书列入。我买到刚刚出版的《海藏楼诗》,兴冲冲拿去给蒋先生看。他澹澹一笑,摆摆手说:“我上中学的时候看过。”然后缓缓吟诵起来:“正是春归却送归,斜街长日见花飞。茶能破睡人终倦,诗与排愁事已微。”他按照顺序,把第一卷的诗篇吟诵了五六首。我持书对照,一字不错。相隔六十余年还有如此清晰的记忆,除了天分高,笃好之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吧。在他九十岁左右时,他还命我借钱仲联先生校注的《剑南诗稿》,煌煌三百万言,他用了三个月就通读一过。他自己还收藏了不少善本,比如赵瓯北手批的《宋元三家诗选》,名选名批,齐鲁书社曾借以景印。实在买不到的,他就亲自或请人手抄,比如他喜欢清代四川诗人顾印伯的诗,就请夫人录副以资吟咏。民国文人黄秋岳虽以叛国罪被戕,但他的诗歌骈文很为时人推许。他的《聆风簃诗》,名声很大,但流传极少。蒋先生颇欲一读,当我费很多周折为他借到一部时,他却突然病发,不及一阅了。
(二)蒋先生祖籍常州,他的曾祖蒋曰豫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清代常州的学风很特别——朴学家多不能文,或是视诗文为小道,而“常州学派”的很多人都是学者而兼诗人,经学深湛又复文藻焕发。我们读龚自珍的《常州高才篇》,就能明暸这一特色。从小濡染洪亮吉、孙星衍、黄仲则等乡贤的文采风流,蒋先生对古典文学很早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身而兼学者、诗人、书家,常州学派治学传统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据我肤浅地了解,蒋维崧先生在旧诗上的趣味,除了古典作品,主要受到几位师友的影响。在中央大学读书时,汪辟疆、王伯沆、吴梅、尹石公等名宿都很欣赏他的才华。当时的中大是旧学的中心,所授以传统语言文字之学和古典文学为主,教师要求学生对各种古典文学样式不但能懂,还要会作。吴梅等人并组织诗社“潜社”,师生定期社集,当筵赋诗。在这样的环境中,蒋维崧先生很快就成为个中翘楚,他的诗词曲习作,常常得到满分。现在保留下来的《归网室诗》,最早的作品即是当年潜社社集的即席分韵之作。与这些诗坛宿将的唱和,也极大地鼓舞着年轻的蒋维崧先生。在中央大学读书时,蒋先生得到著名词人乔大壮先生的激赏,成为波外翁的入室颜曾。乔先生被时人誉为“一代词坛飞将”,词学固为绝诣;他的诗学,传川中名诗人顾印伯的衣钵,唐面宋意,尤为蒋先生所倾倒。蒋先生早年每有所作,都呈乔先生点定,因此颇得双玉庵、波外楼两家诗的法乳。在乔先生的提携下,蒋先生又得到沈尹默、章士钊、潘伯鹰、曾履川等名诗人的汲引。秋明室诗五言雅近陶诗,七言善谈名理。玄隐庐诗音节浏亮,深曲安雅。这些都是民国诗坛指顾江山的一代作手,对蒋先生的影响既深且巨。
(三)蒋维崧先生的诗集从未刊刻,现在所能见到的结集有两次,都是稿本。较早的结集是一九四零年写呈潘伯鹰先生点定的《归网室诗》,共计十三题十七首,此册有潘先生的墨笔批语和总评。蒋先生后又续有赓作,录呈乔大壮先生点定,共计十三题十八首,此册有乔先生的墨笔批点。两次相加共计二十六题三十五首。但存世的归网室诗应该不止此数,因为这两次结集都在乔先生自沉之前。据蒋先生回忆,抗战复员后,潘伯鹰先生主持“饮河诗社”和“造型”栏目,常常发表蒋先生的作品。如果能找到当年的旧刊,加以搜集,则蒋维崧先生在一九四九年之前的诗词庶几乎可以网罗无遗了。蒋先生在治学、治艺上有一特点,任何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如果没有彻底地了解和很深的修养,绝不示人——这一点绝似他的老师乔大壮先生。他持示师友的诗作,从不牵率应酬。现在所见到的《归网室诗》虽然只有三十五首,创作的年代也只限于三十五岁之前,但还是能从中看出蒋维崧先生在诗歌上的造诣和特色。蒋先生辞世后,我翻检他的印存和诗集,常生感慨:他绝大多数的篆刻作品和诗词创作,都完成于三十五岁之前。我们敬佩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早慧、早熟,也为他未能尽展其才而深深遗憾。
蒋维崧书李白诗
(四)归网室诗的特点,潘伯鹰先生在《归网室诗》的批点里有一小结,云:
灵襟秀骨出于天挺,诗格在唐宋之间,而以七律为尤擅胜场。豪放不若东坡,而清疏近之;深重不逮樊南,而雅洁同之。近时曾刚甫、顾所持、乔大壮皆此一派,其托体之高华、用意之沉着、非貌袭西昆杂以昌谷乃至定庵者之所知也。作者为大壮先生篆刻入室之颜曾,今读此集,始知诗法渊源仍传嫡乳,快诵恬吟为之意远。东坡所谓“恨不同时便服膺”者,今则庶几无憾。庚辰十一月十七日弟伯鹰读记。
潘伯鹰先生说蒋先生的诗有东坡诗的清疏、樊南诗的雅洁,托体高华、措意沉着,折合唐宋,传顾所持、乔大壮一派诗的法乳。顾所持即顾印伯,是乔大壮先生的老师。他的诗、书在清末有很高的声誉。陈衍《石遗室诗话》屡屡及之,以为相识二十余年,犹有未知者。而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顾印伯”条言之最详。顾印伯诗格在玉溪(李商隐)、玉局(苏轼)之间,自己也以二家诗为祈向,因以双玉庵名斋。汪辟疆《近代诗坛点将录》许为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系以绝句云:“义山婉丽又眉山,双玉庵前酒意阑。遥想蜀山清碧处,只留残梦落江潭。”也认为顾氏诗唐面宋意,既有李商隐诗的婉丽,又有苏轼诗的深刻。这里顺便说到清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诗家历来有唐宋之争。清代同光时期,宋诗派是主流,号称同光体。而稍后王闿运等人又以宗唐相号召。在唐诗派和同光体之外,另有作者不为唐宋门户所限,取唐诗的风调高华声韵流美、宋诗的立意深曲措辞典雅,形成“唐面宋意”的独特的风格。前揭潘伯鹰先生批语中所说的曾刚甫、顾印伯等,都是这一派的重要诗人。蒋维崧先生服膺师门诗学,所作掷之双玉庵、波外楼二集中,可乱楮叶。如《雾坐》:卧起山栖昧旦昏,搴帷无复黛螺存。薄雰流户珠凝袂,群象潜灵虱处裈。呵壁未须伤数化,托波聊欲喻繁冤。巴笺细草眠蚕字,却拥炉熏意未温。潘伯鹰先生眉批:“竟体芳兰”、“化《离骚》为平吉。”又如《早秋》:山黛沉沉隐雾罗,漏移迷鸟恋危柯。苔栖露薄秋先警,镫晦窗明夜渐过。苦望若华廽逝景,暂因南雁忆吴波。青袍不惜尘泥涴,峻阪迁延待若何。这些诗作遥承了屈赋哀怨感伤的气息,而出以李义山缠绵悱恻的风调,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所谓“化《离骚》为平吉”。选词设色典雅高华、用事命意深曲委婉,竟体芳兰,托旨遥深。下面的两首绝句,所赋之物均为家常日用,诗意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但造境凄清冷艳,迷离惝恍:露夜露凉蝉噤暑初残,谁理哀弦到夜阑。应是幽篁知感激,月中珠泪不胜弹。败帘败帘尘涴碧筠枝,昔岁朱堂恨岂知。却对骄阳无意绪,日长唯是罥游丝。而下面的这首,无论制题、措辞、命意,都纯然李义山脚手:寒谷东逝飞乌西去水,今宵寒谷昔春翘。待从月魄商明晦,苦惜琴心付堕飘。晚办瑶车占未信,早传金枕梦难邀。生桑为海人间世,衔石何功绿发销。韩愈的诗歌,开宋诗的先河。蒋维崧先生于韩集用力很深,所为五古,颇有韩文公的风调,如《夏旱乡居》三首之一:薄暮坐挥箑,俯仰余悲呻。御葛譬挟纩,伏室同居囹。稍喜骄阳匿,复苦宵蚋增。涸蛙适何来,夺气意怒瞋。苏尔一勺水,莫废鼓吹声。潘伯鹰先生就认为“收处四语似韩公《秋怀》“清晓卷书坐”六句,而托意尤谲诡诙谐”。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他能用韩文公的盘空硬语,描绘清雄绮丽的景象,抒发曲折回环的议论。如《峡江舟中作》三首之一:连山不可穷,卧起与之对。朝来尤奇谲,际空扫石黛。楚宫渺何许,神女故多态。雾縠曳蔽之,终古谢曹配。舟人矜多闻,品目语细碎。真赏或忘言,哓哓信辞费。所作乍看似不唐不宋,循诵再四,始觉亦唐亦宋,穷形尽相又复善言名理,亹亹乎有味矣。
蒋维崧临甲骨卜辞
(五)蒋维崧先生在诗词创作上的天分和成就,很早就得到前辈诗人的激赏。我们从现在所能见到的有限几首赠答中,可以窥见一二。一九四一年,蒋先生在他的表兄、名画家马万里的帮助下,得到了广西大学的教职。他于是辞掉在重庆中央大学的助教职务,往赴桂林。此前,他把自己近年来的旧诗选辑为《归网室诗》,写奉乔大壮、潘伯鹰诸先生评泊。章士钊读后,题了一首七律,云:竟体温黁珥佩琚,熟精选理总难如。文采已见追终贾,书记微嫌比应徐。老我巴渝抒倦眼,看君溟渤走归墟。诗人尚有潘邠老,风雨论思动起予。奉题峻斋兄近诗,于其赴桂,为写记之。辛巳四月,士钊。后来章士钊又专门把这诗写在扇面上,赠给蒋先生。潘伯鹰先生和蒋先生谊兼师友,酬唱颇多,如一九四零年所作《喜峻斋得履川汲挽值其见访因有斯赠》:蒋子信多情,涉江远过我。何以状其人,琚佩光瑳瑳。嗟君踽踽行,妃匹乏娇娜。猿臂矧数奇,虚发穿杨笴。良朋坐扼腕,繄余固亦颇。修身自有常,力学计宁左。金石养天倪,游刃无不可。排引得曾兄,万事皆细么。一九六四年潘先生又有赠诗,云:与君结交三十年,昔方绿鬓今华颠。重君高怀若冰雪,量才暖玉生云烟。虚衷锐识穿故训,意气凌轹初无前。庸人那悟游戏旨,只爱篆镂锼虫天。兵尘蛩駏八载过,死生朋旧千惘然。汨罗咽愤悲屈子,黄垆回辙呼桥玄。平生有泪敢轻洒,矧今双目同枯泉。君居讲幄济水上,我厌药椀歇浦边。支离三岁肝益痼,欲执君手当何缘。愿君强健励夙志,若希待后先守先。这些前辈对蒋先生的推许之高、寄意之深,真有“到处逢人说项斯”的意思了。
(六)戊子季秋,董理《归网室诗》既毕,忽梦峻斋师。清言娓娓,略无倦容,语次论及生平师友之善为韵语者。枕上忆得仿佛,因为俚句以记之,曾不知涕泗之滂沱也。平生不论诗,时贤期期叵。吴兴真理窟,清言冠江左。潘子称作手,咳唾散珠颗。嗟彼双玉庵,光焰诚瑳瑳。一灯传波外,温黁閟青琐。我诗不足称,子其慎扬簸。(时予方董理峻斋师归网室诗稿)好诗如好女,态殊意常伙。宝相自庄严,时一出燕嫷。或曰贵积学,水厚负楚舸。瞻前忽焉后,敛手熄爝火。起扪谈诗舌,嗒然吾丧我。(靳永,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
艺术家简介
蒋维崧,当代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1915年生于江苏常州,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大学助教,广西大学讲师,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2001年受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成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含书法)博士生导师。与魏启后、陈左黄、高小岩、宗惟成一起被称为"山东五老"。
蒋维崧先生以文字学研究而闻名于世,同时又精于书法、篆刻,为世人所共仰。蒋维崧先生从教六十余年,曾主持《汉语大词典》山东编写组工作长达十年之久,为辞书编纂积累了重要经验。蒋维崧先生著有《汉字浅学》及语言文字学专著、论文多篇,近几年先后出版了《蒋维崧印存》(1992)、《蒋维崧临商周金文》(1998)、《蒋维崧书迹》(2001)、《蒋维崧书法集》(2005)等作品集,并于2003年向山东大学捐献书法作品六十余幅,供学校博物馆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