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王焕波先生的画作前,总感到画面上流布萦绕着一种气韵。这种气韵是虚幻的,迷离的,空灵的。似有非有,或隐若现,若即若离,虚无飘渺。使人产生幻觉,浮想联翩。
对此现象,我当时困惑,后来查阅了有关绘画的专业知识,才知道这种现象并非普遍,只有在技法高超画家的画作上才能出现。它是画家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达到很高水准时才能呈现的状况,也是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意境。此时,画家的绘画精神已由追求“实用”而转到追求“意境”,而且主要是追求画图上和图形之外的气韵,即求“神似”。我在王焕波先生的画作前感到的那种气韵就是画作中的“神韵”。
王焕波先生善画山水画,而他的山水画又偏重于画山。他画的山与众不同,别具风格。他不注重画那种植被茂盛,草木葱笼,层峦叠嶂,绿水萦绕的山。他画的山大多是那种山峰独立,山势险峻,山体裸露,山石嶙峋的山。这种山被认为是原生态的山。它原始、沧桑、孤傲、冷峻、挺拔、高耸、威武、阳刚、雄壮。这种山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心理震撼。它画出了山的精神,山的神韵,山的风骨,山的气度。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振奋、启发和推动。看着这样的画,你的思绪是很难平静的。往往会联想到世事,联系到国家、民族、民族精神。从而联系到人的责任、使命和历史担当。这就是王焕波的画不同于一般的文化指向和思想涵义。
王焕波为什么喜欢画山,为什么喜欢这样画山,为什么喜欢画这样的山?这不是一个偶然简单的话题,它身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我认为这至少与王焕波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熏陶有关。
王焕波的家乡是胶东半岛东部的一个被称为天福山的山区。那里有着与他画中相似的山,山势威武,山体峥嵘,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的人们,也都有着山一般的性情和品格。这些就形成了王焕波生命的印记和艺术的底色。更重要的是,当年那里发生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了王焕波以刻骨铭心的影响。1937年,共产党人在那里发动了著名的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王焕波的父亲就是这一事件的目睹者,全国解放后,已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的他,曾最早参与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建设。王焕波的父亲象讲童话一样地把这一故事讲给王焕波听。使王焕波的心灵受到洗礼,感情受到冲击,这无意中又为王焕波的生命和艺术注入了红色的基因。
随着慢慢长大,王焕波走出了家乡的小山,走向了外面世界的大山、高山和名山,他先后去过铁槎山、昆嵛山、泰山、黄山、华山、庐山、峨眉山、太行山访问及写生,饱览了祖国大山名川的壮丽风光,也感受到了中国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中有两座山对他的影响极大。一座是胶东的昆嵛山,当年在这座山里曾隐藏活跃着一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这支队伍与天福山起义紧密相连,为中国的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座山就是位于河北、山西两省的太行山。太行山真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战时期这里奔腾着千军万马,与日寇进行殊死的斗争。创造了血与火的历史。这两座山及它们的故事无形中为王焕波的生命和艺术加注了红色的血液。这时,他心目中山已不是一处名胜,一道风景,而是一躯脊梁,一种精神。
在他的感觉中,山不是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也不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是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是毛泽东的“山,翻江倒海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有了这样的思考和感悟,王焕波感到手中的画笔不再那么轻松,那么随意,那么自由。他承担王焕波的思想使命。
他要画山,画不一般的山,画他心目中的山。画出山的神韵、山的本质、山的气度、山的风骨、山的意志、山的文化,让山承载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它可以浓缩为威武不屈、百折不挠、昂扬向上、独立于世。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从此后王焕波的画更成熟,更老道了,特点更加突出,风格更加鲜明,技法更加纯熟,感染力更加强大了。在他的画作前,你似乎听到黄河的咆哮,战马的嘶鸣,将士的冲杀,炮火的轰响。使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恨不得随着将士上战场,英勇杀敌,保家卫国。
王焕波的山水画,民族精神的颂歌!(陈全伦,著名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
在个人展览上,王焕波对观众谈巨幅山水画的创作体会
《赏心且看昆嵛山》长卷(70x2000Cm)
太行山写生
昆嵛山写生
王焕波近作欣赏
画家简介
王焕波, 1962年生于山东文登天福山。1982年毕业于莱阳师范美术专业,后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高级研修班。
现为北京大学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贾又福山水画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访问学者。2015年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齐鲁文化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