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册页是中国书画的装裱体式之一,因尺幅不大,又称“小品”,亦称册叶,叶册。它源于古人“大事载之于策、小事书之于简牍”的传统,后为求便于翻阅欣赏、携带收藏,遂改作单页并装订成册。如书札尺素,书画小品、扇面,碑帖拓片,皆多以册页的形制出现。
册页的典雅形式和审美效果的丰富性,远比独幅作品引人入胜。若由不同作者在同本册页中创作,彼此间会各擅其长,竞相斗艳;而如果仅由一位作者独自创作,那作者将会用十八般才艺施展于斯,每一开从题材内容、章法造型、设色和笔墨技巧等方面惨淡经营而求不同,以达到连续性观赏的艺术效果。
册页如同手卷、四条屏、中堂、扇面等中国画传统代表表性形制一样,是中国画艺术欣赏与传播的载体,本身具有经典的价值,甚至规约着中国画的创作。为鼓励艺术家在不同的艺术形式、材质形制中进行艺术创新,在传统经典样式的框架里探寻中国画的当代精神,时代丹青文化传媒拟举办本次册页展,把画家本身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的理解,通过精彩的笔墨语言和艺术家的性灵发挥,以此展现出册页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本次在展陈方式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在展览形式的设计上,采用木质画板相互衔接,作品直接裱装上墙,最大程度展示了册页的全貌,且符合人体视觉最佳视线位置,使文人书案上展玩的册页,在美术馆的展陈空间中得到更好的呈现。展览后每位画家的8幅作品装裱为一册,并邀请美术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名家题签、跋尾,在出版画册时力争使作品的呈现方式更为完整、完美。在此,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展览,敬请支持!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丹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学术主持: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8—2月2日
乾坤正气 笔墨钟馗
——刘书军画钟馗
既然钟馗是捉妖除怪的君神,那就是一身正气者。所以,世间崇仰钟馗辟邪除灾的伟力,无论是大众,还是官宦便请来他赐福镇宅。
画钟馗像,可谓千年笔墨。
按照道教的说法,钟馗是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也就是老百姓的俗话:求钟馗那是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逢年过节,民间宅院门面上,必要张贴其画像。
盛行民间的钟馗捉妖避邪之画像,始于盛唐吴道子。当年唐玄宗久病不愈,病中得一梦梦见钟馗。玄宗梦醒痊愈,命画师吴道子依着自己的记忆描绘此君神——豹头环眼。铁面虬髯——由此十分怪异的钟馗之相貌,以世间君王的旨意面广布于民间。
钟馗在道教诸神中相貌奇特怪异,但对于钟馗的说辞却都是光明正大的,颂其担当着正义——有文化、有思想的、最为行侠仗义的文人化身。
钟馗,陕西省周至人,家住秦岭深处的终南山下终南镇终南村。生前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满腹经纶的、学富五车的、文武双修的进士。只因皇帝惊诧他相貌丑陋,闲心斗起而弃用。使得这位才高八斗的钟馗气性使然,撞毙在宫殿的台阶上。尔后,化仙专事于天、地、人三界捉鬼,奔走于人鬼神之间行正义事业。
正像是敬仰钟馗的各等人一样,画家刘书军同样把钟馗仙后的生活,作为了描写对象。在笔墨中他强调着钟馗的大义与天地之间的浩然,这不同于当年的吴道子只是依着皇帝的说辞记录并状绘。
吴道子后的文人墨客,以及民众基本都是在升华钟馗的仙人之浩然与现实境遇相结合的意义而昭然其怪异的形象。
钟馗在中国传统文化浩瀚的长河中,如同孔孟之圣人正大气象地确立了中华文脉一样,钟馗增益着天、地、人三界间的浩然正气。人们以钟馗能够在天可以降魔,在地可以捉妖,在人间可以匡扶正义,并且保持着传统文人的刚直不阿,待人正直的品格,称其为鬼雄——认为他是魁星转世。
刘书军将多年来坚持画钟馗一事看作是补益自己对世间正义之理解的精神通道——从传统文化里感知中华文明的含蕴,以此注解他对民族大义与匡扶正义的感知。
目之所及,我们可以清晰地知晓历史上所有画钟馗的人也都是把钟馗当作正面的化身。这和钟馗的君神传说有关系,更与人们对于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的认知与分辨,期望与向往有关。
不同的时代,对钟馗有不同的假借与应用。从不同的角度以钟馗的名义,更会得出不一样的道义与境界。
钟馗虽一身正气浩然,历代所绘钟馗却“少有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姿态,多是怪诞奇趣的风貌;少有工整精绘的细笔,多是随性乱墨的写意。”有学者认为“这一画风传统,无意间为历代画家提供了一个纵情挥洒,不拘陈规的绘画平台。在钟馗画的快意笔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们的真性情、真个性和真想法。”
臂如古代那些为仕途穷极一生,无缘登科的文人;那些仕途不济、人生不顺的没有很好用武之地者;背负社会分崩离析的政治压力者、被黑恶势力挤压者.....都会从钟馗的身上找到相近的影子——钟馗的经历恰好应了他们的命运多舛与世道的不幸。所以历代钟馗题材画作,都会体现出文人墨客的特殊的精神世界——以钟馗傲视天地,嫉恶如仇的决然,隐喻着自己的价值观,以期追求更加纯粹内在的理想。
近代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的钟馗画其实就是钟馗画在近现代的发展与演绎。他们的“寄情寓意”在钟馗的表现里是惆怅、是愤慨,或许也有希望——将钟馗的“鬼雄”之赞誉,演绎为倡导自由与正义的符号。
看到刘书军数量众多的钟馗画,感受他是在深入而细致地研究钟馗,并展开其想象而绘制其自己的心境,不但寄寓着自己的理想而且也在倾诉着他者的愿望。这个它者便是对社会的思考。
神话传说有“幻中存真”的特点,更有拟人的人格化倾向,在神与人演绎交叉的存在里拟现实的具体,使得君神钟馗俨然成为真实的“史上人物”,这符合了民间造神的基本规律与结点。对于人们来说,钟馗不只是捉鬼的君神,人们关于钟馗的情结也已经不限于捉鬼的情节,而扩展到了家事和生活。譬如钟馗嫁妹。钟馗被生活化,现实化地由“神性”转到“人性”。这就涉及到了中国文化,民间风俗里对人性与人性的感性认识度,这更是文艺家最愿意为钟馗之演化为之倾倒之处。
所以,我们也就会为刘书军笔下的各种钟馗造像的用意了然于心。
刘书军对钟馗的表现落到了生活的细处,在其画作里刚强与柔情、凛然大义与温情体恤的情怀被塑造的淋漓尽致,恰到奇妙。在众多的吉祥民神中,钟馗这位君神——神话的、传说的、梦魇般的人物的现实意义与艺术意义,仪态万般地被刘书军理解和捕捉到了要点,而且更赋予了钟馗形神兼备的当代意义。
当刘书军将自己多年来的画钟馗的作品,集中在一起取了名为“乾坤正气”而结集,我想在这些画面里就凸显出了其所绘的深刻所在。无论从丰富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来讲;还是为发扬钟馗匡扶正义的精神而言,刘书军的努力都值待我们细细思考。
以钟馗为出发点的“乾坤正气”,我以为就是刘书军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有关民俗信仰、民俗精神,以及道德审美的当代思考,对匡扶正义的一种呼唤。(郑岗,中国美协高峰论坛评委、著名美术评论家)
画家简介
刘书军,山东青岛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馆专职画家,曾任山东省美协副主席。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作品以人物画见长,特别是在塑造领袖人物、名人及军事题材上独树一帜,还擅长山水、花鸟、走兽。
曾参加20次全国美展,8次全军美展,20余次军区、省美展。作品曾获山东省美展特等奖、一等奖;济南军区文艺创作优秀奖、一等奖;“民主与法制”全国书画大赛特别奖;“中华炎黄书画艺术大展”最佳作品奖;建党80周年全国展优秀奖(最高奖);1994年作品《阳光》《寒夜》《兵圣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998年全国抗洪展三等奖;2001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21世纪澳大利亚中国画展优秀奖;2003年全国首届双拥美术展一等奖;2004年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优秀奖;2004年日本富士国际水墨画展优秀奖;2005年全国画院双年展优秀作品奖;2006年“水墨张家界”优秀作品奖;2006年被山东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称号;2007年全国画院双年展优秀作品奖;2012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美术类一等奖;2013年作品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2014年赴美参加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主办的“中国书画名家精品联合国总部大展”,作品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2015年作品《毛泽东1945》入选第二届“中国梦·翰墨缘——中国国家画院、天津画院、江苏省国画院、山东画院、甘肃画院美术作品展”。2017年《季羡林》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全国十省名家作品展;2018年作品《写生》系列入选“鲁风桂情·山东画院广西写生作品展”;作品《议政》入选纪念“何香凝诞辰140周年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
专著有《怎样画兰草》、《怎样画骆驼》、《人物名家刘书军》、《名家刘书军画钟馗》、《名家刘书军写意仙鹤》、《析疑释惑——山水点景篇》等。
他创作的巨幅山水、花鸟画分别被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南郊宾馆蓝色大厅、山东省军区办公大楼及财政厅贵宾室珍藏。
作品曾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法国、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展出。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共党史研究室、文化部等收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美术》、《国画家》等全国20多种新闻媒体专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