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书我心
书法,是书写汉字的学问和艺术。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人都会写汉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都会写书法,七零后了解和学习书法艺术的青年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几千年来汉字与书法的传统教育,传承和助长着中国人血脉里始终流淌的汉字文化基因。
回首想来,我最早接触和学习书法是从小学起步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正赶上史无前例的“文革”,学校里没有课本,启蒙老师成天用毛笔写毛主席诗词、样板戏唱段让学生抄写背诵,几乎天天练习毛笔字。那时的农村很穷,我连本字帖也未见过,常到村外的石碑上拓字回来练习。上中学时经常写大字报,学工学农学军,文化课虽然荒废了,但同学们人人写得一手好字。在大学期间,有幸多次聆听蒋维崧、孙坚奋等书法名家的教诲,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逐步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毕业后由于工作太忙,一度中断了书法学习。到文联工作后,每天同艺术家打交道,“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耳濡目染,心手相传,不久便成为笔耕不辍的书法爱好者了。
书为心画,书为心语。书法写作就是与古人对话、向今人诉说。我每当拿起毛笔,顿觉心无旁骛,只有点线在黑白之间行走,墨香在纸上飘逸,似乎进入了超尘脱凡的境地。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使我逐步感悟到练习书法艺术既是一个休闲惬意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且很有意思的文化苦旅。要想有所进步、有所建树,需要长期乃至毕生的修炼。从目前来看,我对书法初步有了几点肤浅的认知,概括起来就是“崇尚法度、砥砺技法、求变呈新、内外兼修”等16个字的心得。
崇尚法度。学习书法首要的是敬畏古人、崇尚法度。艺术的本质和生命具有继承性。继承是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书法是我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早在秦汉、魏晋、唐宋等时期古人已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书法经验,形成了完备的书法理论体系。书法有法度、有规矩、有规律。后人学习书法必须以古为师,继承古人创造的艺术精神、法则和技法。不学习古人、接近古人,就谈不上把握书法的真谛,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发展了。
学习和把握书法的法度、法则,要从临帖起步。古人云:“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坠恶道”,“临摹用功,是学书大要“。清代书法大家王铎说:“余书独宗羲、献,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多年来,我遵循前贤的教诲,先从欧、柳、颜、赵开始临摹,又系统摹写篆、隶、魏体,最后大约花了三、四年的时间,认真刻板、一丝不苟的临摹褚遂良临写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摹写了几百遍后对书法的理解似乎有点感觉,对笔墨认知、点线处理、结构设计、章法布局似乎有了点数。后来又坚持临摹米芾、怀素、王铎等大家的作品,以米为主,收获颇丰,兴趣越来越浓,以至爱不释手。
学书法临帖关键是能够“入贴”,能够逐渐掌握古人经典范本的笔法、结体、章法,力求达到“形似”,努力接近“神似”,摹的越像越好,然后再花长时间的努力争取“出贴”,继而实现创新。当然,达到神似的境界的确不易,千余年来多少人临王羲之的《兰亭序》、米芾的《虹县诗卷》,恐怕很少见到“神似”的精品大作。所以说,临帖、入贴是长期艰难的实践过程,要始终强化“入贴”意识,慎言“出贴”,顺其自然“出贴”。临帖要仿古、入古,尽量临摹古人的东西。当代书法家魏启后说过一句话:“王羲之以后皆同学”。这句话乍听起来有点问题,是不是否定书圣之后的大家?实则不然,他是主张和强调向古人学习。篆书要直追先秦,隶书要效仿汉碑,魏书的祖师是郑道昭,行书就是“二王”了。其他书家的作品也要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但切忌一味摹仿今人的作品。临帖几乎是伴随书法家终生的写作过程,进入创作期后也要坚持边创作边临帖。每创作实践一段,就再回过头来临帖,始终用古人的经典法则矫正着自己的前进方向。
砥砺技法。任何艺术都需要一定的技法支撑。书法之“法”,首要者即用笔。当代书法大家沈尹默认为,笔法、笔势、笔意三者构成为“书法”,笔法是基础,是必须共守的根本法。“用笔千古不易”,需要付出长期的巨大的努力去探索和苦练用笔的基本功,无论是毛笔的起止转折、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还是点线的勾连呼应、用墨的浓淡枯润,都要精心探究、揣摩和实践,“笔笔还其本分”。这是成就书法家的基本常识。
古人早就强调,书法“用笔要中锋走笔,下笔要藏锋,收笔要回锋”。这是书法用笔的总的原则和要求,需要认真遵循和掌握。“中锋运笔”是用好毛笔、写好字的第一要义,做不到这个要求就没有掌握用笔的起码技法。古往今来的书法名篇,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以及当今书法家欧阳中石、沈鹏、张海的代表作品,无一不是中锋运笔的产物。所以,我在书法实践中,十分虔诚、竭心尽力地遵循和追求中锋运笔的宗旨,时时处处求中锋走笔,藏锋或露锋入笔后立即转入中锋行笔,折锋、收锋时在中锋行笔的状态下进行,一般不运用偏锋走笔,特别是写篆、隶、魏、楷、行书时尤其如此。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起笔、收笔时切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会在线条两头形成一个大疙瘩,就可能成书风匠气的病灶。所以,起笔、收笔都不可太重。当然,由于书写内容差别、字体不同、风格有异、节奏快慢不一,书写创作特别是草书创作时,不一定都要笔笔中锋,也可运用偏锋行笔,随时随需而变化。宋代大家米芾、当代书家魏启后等都是善于运用偏锋的楷模。
把握书法的书写技法,既包括线条的处理,又包括结字变化、章法构架的技巧。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平面造型艺术,汉字的点线、结字及整体章法如何决定着书法的艺术水平。在努力处理好点线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琢磨、探索结构造型和章法布局的总体处理。这就涉及到一个书法的整体“书面”问题。大家知道,在美术界,所有画家总是冥思苦想地构思新颖奇特、富有创意的“画面”,力求创作出艺术水平高、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强的美术作品。书法同样如此,需要书法家精心构思、设计书法的“书面”,即笔法如何运用,字体如何构架,章法如何组合,墨色如何把握,意境及风格如何产生等。由此得出结论:笔法、字构、章法、意境及风格气息,这六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书面”。纵观古今,一幅书法精品大作,无不是笔精墨妙、结构独特、章法讲究、意境高远、风格优美、“书面”具有较高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作品。所以,提出“书面”概念同“画面”概念同等重要,有益于认识、把握和评判书法的总体艺术水平。在书法实践中,我感到,书写创作一幅作品最难的是字构造型和章法布局的构思、设计和处理,有的作品写到上百遍还是达不到理想的组合效果。可以说,精心构思、设计每个字的造型,把握和处理好“笔法”,同时精心探索作品的谋篇布局,设计、处理好“章法”,这是写好书法的关键环节。因此,提高书法的技法及其艺术水准,要把精力放到作品的构思、设计和组合上,努力做到“笔笔用心”,把每个字、字距及行距设计好,力求使“书面”产生行气贯通、血脉相连、浑然一体、和谐优美的视觉效果,给人清新灵动、古朴高雅、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或者给人立意高远、气势恢宏的精神振奋和鼓舞。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铁棒磨针”、“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毅力,辛勤耕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力求把前人字构造型和谋篇布局设计的成功经验、路径和方法借鉴过来,再加上自己的东西,融为一体,就可能达到意在笔先、妙笔生花的境界。
求变呈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代书法创作,一方面要继承传统,立足于传统经典,弘扬传统书法精华;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即努力在传统艺术基础上有所变化、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形成新的风格和特色,而不能泥古不化、停滞不前。然而,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与其他一些艺术门类不同,是其在历史上已经树立起了一座座名垂千古、难以逾越的艺术丰碑,怎样才能求变创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从整体来看,目前我们想在书法艺术上超越古人,恐怕天方夜谭,正如当今谁想超越唐诗宋词是妄谈一样。但我们今天就无所作为了吗?也不尽然。当代书法家张海曾提出一个“一厘米理论”:意思是说,我们在前人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之上,哪怕再向上攀登一厘米就是创新。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今天我们已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和文化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进入了一个书写弱化、书法仅仅作为一门艺术传承发展的时期。讲书法的创新理应实事求是,理应把拓展和弘扬传统书法之中高雅的东西,创作和推出符合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优美的东西,作为创新的着力点和追求目标。魏启后说过:“讲创新就是把正确的优美的个性反映出来。常常说艺术品要有个性,这个个性里头包含着优美的正确的个性,不是低劣的恶劣的错误的个性。否则,就越创越坏,还不如不创新。”事实就是这样,目前书法界的状况充分印证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书法艺术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讲创新、讲发展,我认为起码要强调和具有三个要素:
首先,注重雅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要通过千变万化的线条及其构成的与众不同的结体章法,把字写的既干净利索、墨色怡人,又千姿百态、万象竟生,瘦则刚柔相济,朴茂凝重,奇纵恣肆,达到“字贵瘦硬方通神”的境地;肥则适度大气,圆润饱满,明心见性,出神入化。这样的书法作品能够通会古人之意,体现自然风神,给人以精神滋养和力量。细观当代书法大家,舒同的楷书颜筋柳骨、遒劲雄迈、自成一体,蒋维崧的篆书法度严谨、风骨峻峭、古朴典雅,武中奇的大楷浓墨重彩、苍劲挺拔、大气磅礴,魏启后的行草米意充溢、形态别致、潇洒飘逸,欧阳中石的行书点线俊朗、朴厚沉挚、正大气象,沈鹏的草书张扬怀素、宕跌奇异、洗炼浑雄,张海的隶书汉风晋韵、苍茫凝重、力能扛鼎……这些在书法史上将会站得住、传得开的大家,其特点、风格和个性各异,但共性是一致的,这就是“端庄大气、雅致优美”。书法艺术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其技艺精湛、个性突出的书法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书法家才称得上“家”,否则就是抄书匠。张扬个性是创新的必由之路,但不能单纯、刻意、盲目地追求个性,否则会创作出背离真善美的作品。弘扬和塑造个性需要书法家付出长期的探索和创造,需要付出巨大的才智、心血和汗水,也需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必强求。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张扬个性的书法家及其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增多了,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态势,形成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艺术景象。
内外兼修。书法是流露和展示书法集学识才华、情怀修养和风雅意趣的艺术形式,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苏东坡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清代杨守敬也说:“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历史上的书法精品大作,都是思想境界、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及艺术修养较高的书法家的总体素质的反应。所以,加强修养,以高素质,练好内功,是每个书法家终身的必修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书法艺术在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的审美趣向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书法艺术创新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书法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作为当代书法家,一是应当加强思想修养,立足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脚踏广袤坚实的大地,牢固树立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价值观,关注社会,深入生活,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样才会创作出真实反映真善美、
本质都是发现美、塑造美、传播美。只有创作和推出雅致优美的书法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陶冶人们的生活情操,激励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如果接近和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创新发展。
其次,注重写意。抒情写意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和灵魂。写意决定着书法作品的意境高低,决定着书法作品是否达到雅致优美的境界。王羲之曾曰:“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形而上者谓之意,意者只能意会、很难言传。书法的写意,似乎是指创作主体把思想、情感、才华及技能结合起来,以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意境深、品位高、有神采、“书面”具有较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作品,也就是常说的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进一步讲,写意达意就是书法家自觉地感悟、体验和表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精华,艺术地反映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抽象地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的旋律,进而使作品形成启迪人们的美感、智慧和力量的“艺术信息”。这样的“艺术信息”量越大,作品的艺术水平就越高、社会教化意义就越大。
第三,注重个性。“个性”与“共性”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具有独特的个性是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书法艺术的共性,是指每一个时代由于受社会环境、文化形态、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形成大致相同的风格,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经常说的:“晋人尙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所谓个性,则是指在同一时代或同一流派中,有的书法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变化多端、风致别然的形态。讲个性,就是鼓励各种书法理念、书风、流派、书体及其风格竞相生发、异彩纷呈;讲个性,就是讲变化、讲创新,助推书法艺术繁荣发展。只有能够创作和推出主题鲜明、群众喜闻乐见、提供社会正能量的艺术精品。要坚持文以载道、经世致用、与时俱进的治学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为社会文化建设奉献力量,做艺道并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大都是文学家、史学家和哲学家,同时又是社会活动家、军事家、政治家,是对社会和人民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名人。只有效仿这样的历史名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二是应当提高文化素养,坚持多读书,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古今中外的著作,善于学习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力求达到思接千载、艺览天下、厚积而薄发的境界。三是应当克服急于成名的思想,做从容淡定的书法家。面对繁荣发展而又带浮躁杂乱的书法现状,书法家要独善其身,淡泊明志,冷静一点,安稳一点,不为世讹,潜心修为。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书法修炼和创作上,而不是放在做宣传、跑市场上。做宣传和走市场是很有必要的,但与艺术创作不能本末倒置。艺术作品水平和市场关注度高低,关键是用事实说话,是由作品质量决定的。
书法艺术几千年来的成长母体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也是中华儿女生命的延续和重塑。书法艺术的创作主体是人,是一代代中国人。文化艺术的春天已经来临。只要我们后学者紧紧追寻前人的足迹,承前启后,创新发展,必将会把书法艺术普及开来,发扬光大,为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于钦彦)
书法家简介
于钦彦,1956年9月生。山东潍坊昌邑市人。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高级编辑。历任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山东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