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如天机有玄妙,诗书画印齐含于内,于笔墨之外还要“气韵生动”,作为一个画家要悟透其中的奥妙,非下大的功夫不可,甚至需要毕生的修炼。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绘画批评家“姚最”曾说过:“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
任敬彬画作
在当下的中国画坛,一提“诗书画印”,必会提及文人画,而文人画则要求画家不仅要重笔墨表现,更尚精神内美,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作品,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著名画家陈衡恪对文人画的界定是:“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由此也可以看出文人画有它特殊的审美标准,画家不仅要在画之范围内用功,还须在画之外提高主体精神的文化品味。在山东的美术界,有一位画家,他善于使用文人画的笔墨释放激情,逗引兴趣,养胸中浩然之气,涤心中之块垒,在画外求画的过程中,他善于在绘画的技法以外,讲求绘画的人文内涵,这位画家的名字叫任敬彬。
任敬彬画作
任敬彬,号任风,笔名老钝、苦佗、三石等,别署钝一、远庐。1952年生于山东德州夏津。先后毕业于德州学院艺术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协会员,济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副院长),中国画研究所副所长,山东老子画院副院长。多年从事中国画教学、研究和创作,擅长人物画,兼作山水画和花鸟画。
任敬彬画作
纵观任敬彬笔下的大千世界,无论是气势磅礴、意蕴悠远的山水画,还是情感丰富、栩栩如生的人物画,亦或是趣味横生、传神写意的花鸟画,甚至是游走在山坡上洋溢着幸福感的一只只的山羊……这种不拘于题材,不拘于环境,不拘于形式,不拘于工具的绘画表现方式,像是对着一众观赏者演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章,而与任敬彬笔下的画面对话久了,观赏者甚至能够从其笔下的画面间品味出如柴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里的浪漫,如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里的激情,如舒伯特《军队进行曲》里的欢快……
任敬彬画作
中国的文人画,不是不讲技法,而是讲求要学会超越于技法之外,是以技法为基础进而追求一种更高超的境界。作为一个文人画家,要技法过硬、文化过硬、具有超逸之思想。任敬彬的绘画特点就是善于“以诗入画”及“以书入画”。任敬彬的绘画趋于大写,他从早期的“诗书画”三绝发展到今天善于在绘画上考究“诗书画印”四全的综合功夫。任敬彬在绘画时经常强调:“对于一个画家,不仅要训练水墨功夫,更是要注重画外修养,重视以书法的骨法用笔入画。作为一个画家,不仅要在立意设色上提升品位,更要在画作的书法意趣上与其他人拉开距离。绘画的笔墨要传承有序,诗词的修养要贴近古人,书法也要加强训练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任敬彬画作
“技进乎道”,任敬彬经常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艺术的生命是无限的。艺术生命的延长,是在于画家要对中国画的实质要吃透。做艺术,必须要有精益求精之精神。艺术,只有剔除其浮光掠影般的表面现象,才能深入内部去穷尽它的精微、深奥之理。在从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用绘画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还要学会用绘画手段去研究解决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课题。”
印文:雄逸境界
印文:我师我心
任敬彬此前请朋友为自己治印两方,其内容分别为“雄逸境界”与“我师我心”。每每看到此两方印章,一种逸神妙能、心师造化的艺术情怀便充盈于观赏者胸间。而品读此两方印章时,观赏者甚至会联想起李白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两方印章中的韵味与思想,其意境深远,格调高雅,细细品味,令人遐想连篇,物我两忘,而任敬彬笔下的万种风情,也是随之在观赏者脑海中一一鲜活了起来……
任敬彬个展画作
任敬彬的“雄逸境界”,是其绘画风格上追求雄浑与飘逸相结合,雄强和浑厚是主调,是外在的形式显现,飘逸与潇洒则是技法追求过程中高级阶段内在的灵魂统领。这两个看似极端不同含义的“雄”“逸”,却要在一个神奇的“境界”里统一起来,可见其难度和高度。而“我师我心”,则是任敬彬在知天命年之后的自我命题,是其在经过了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长期积累后的顿悟,是他通向绘画艺术融会贯通、炉火纯青的升华之路。
任敬彬画作
艺术不仅是技法更是智慧,智慧恰恰不是直来直去的对话方式,而是生命转弯处的意外,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不已。
任敬彬一直坚持在用中国画的语言,用传统的笔墨形式来表达当代艺术的思想感情,其笔墨平实、朴素却感人至深。“承接古人未了之思绪,抒发今人勃勃之豪情”,此句应是对任敬彬艺术的一个总结与概括。
任敬彬画作
在与艺术的碰撞中,任敬彬遇到过很多意外,也有过很多惊喜,感触颇多。
艺术之路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任敬彬这个执拗的山东汉子,已经愉悦的走在这条通往灵魂圣殿的路上……(李笑涛)
画家简介
任敬彬,号任风,笔名老钝、苦佗、三石等,别署钝一、远庐。1952年生于山东德州夏津。先后毕业于德州学院艺术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任副院长)。曾任济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济南大学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济南大学教代会代表。现兼任山东东方老子画院副院长、北京书画院山东分院院长、中新美术杂志艺术顾问、中华书画杂志特聘高级编辑、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济南大学中国画研究所副所长。曾获济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其中包括全国中国画大展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