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1-06 09:31:48
  赏梅、品兰、听竹和识菊四个板块,汇集了戴丕昌以“四君子”为素材的部分作品。戴先生在四君子图作品中的创新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展开,即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又彰显人品的高贵。

  提到中国画,很自然就可以联想到梅兰竹菊四君子。据画史记载,以梅作为绘画题材,最早出现于六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记载:梁人张僧繇创作了《咏梅图》。竹兰在唐代,菊在五代进入绘画领域。这四种植物虽然很早就成为绘画题材,但并称“君子”却是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集雅斋主人、新安黄凤池辑成《梅竹兰菊四谱》,准备作为学画的范本刊刻流布。他的好友、明代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陈继儒在这本画谱上题签“四君”,借以标榜君子之清高节操。此后“四君子”成为一个专门画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傲雪迎霜、凌寒独开,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与流俗合污;兰花清香袭人,风姿素雅,花容端庄,独处幽谷,象征君子操守清雅,独立不迁,德泽深厚;竹子虚心劲节,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象征君子谦逊虚中,高风亮节;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顶风傲霜,象征君子潇洒隐逸,孤标傲骨。春兰、夏竹、秋菊、冬梅被赋予其丰富的“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内涵。以其特有的品质一直被世人喜好,四君子即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又是表现人格品德、气节崇高的人文象征。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本文包括戴丕昌先生亲作文章《清风徐来,君子之约——我与梅兰竹菊不解之缘》。同时,作品赏析分为赏梅、品兰、听竹和识菊四个板块,汇集了戴先生以“四君子”为素材的部分作品。戴先生在四君子图作品中的创新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展开,即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又彰显人品的高贵。坚实的基本功,多样的表现手法、高水准的艺术涵养,令戴先生的艺术作品气质脱俗,品质如玉,气韵生动,气象不凡。

  《清风徐来,君子之约——我与梅兰竹菊不解之缘》

  "四君子″自诞生之日起,历代花鸟画家无不涉足,有的画家更是倾一生之心血只钟情于梅兰或兰竹,像文同、柯九思、郑板桥等人几乎只画竹子,元代王冕、清代彭玉麟、现代于希宁等人几乎只画梅花,他们只画自然界的一、两种花卉却用了毕生的精力,但是他们不枉此生,画出了名垂青史的神品、逸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梅兰竹菊作为花卉中的"四君子″,通常是被用来表示文人君子身上带有的美好品格。用来感物喻志,表达感情,表现了文人们对美好品格的一种向往与追求。我与梅兰竹菊结缘,与祖辈家庭密不可分,更源自于本性使然。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我在儿时,常听母亲讲起外祖父的故事。外祖父是个文化人,能书善画,当时家里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名人字画,而郑板桥的墨竹,是母亲记忆最深也是最喜欢的,外祖父用过的一本《芥子园》画谱,促成了我与四君子的结缘。从那时起,无论是见到真竹还是画中竹,都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所谓因缘际会,和合而生,自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后,画竹子的愿望终于实现,而梅兰竹菊也成了我一生至爱。“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这首《画竹诗》深刻地表达了他一生在画竹、写竹上付出的心血与情感,形象地描述了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正是因为有了四十年来不间断的日间的挥写和夜间的沉思,才感悟到了画竹的真谛,画出了竹枝的神韵,成就了独具一格的竹画。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画到生时是熟时”,则寓含了一个更深的道理,其实就是艺术追求的三个阶段:生、熟、生。”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这番画竹三境界的说法“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无竹”借用了禅家“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境界说。画竹如此,做人难道不也是一样的道理么?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古人说“半生竹子一生兰”一点也不夸张,确实如此。我从喜欢画兰竹,至今四十多年了。梅兰竹菊作为艺术院校国画专业的基础课和入门途径是必修的。我在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时有幸遇到杨象宪先生教授此课,杨先生口传身授,由于自己喜欢,自然勤于用功,常常通宵达旦,乐此不疲。每当拿习作请教杨先生时,他常在我习作上题字以示鼓励,因此更增加了我画“四君子”的兴趣和信心,不知不觉,老之将至,一画便是几十年,且觉越画越难,“四君子”画过无数遍,能入眼者却寥寥无几。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四君子”绘画的显著特征就是诗书画融合,文人画家将诗情融会于画意之中,传神而又有情意。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两者交融更加耐人寻味,给人以无限遐想。“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如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郑燮的《竹石》一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扎根在破岩中的竹子,就像是经历了许多磨难的诗人一样,仍然坚定如初、不屈不挠。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皆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成千古绝唱。陶渊明把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价值诗意地融合在一起,以真淳恬淡的心境流散到自然之中,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这就是他傲然脱俗的人格象征。我在四君子绘画创作中,也经常以诗题画,追求诗书画为一体的境界,尽可能做到诗与画相得益彰。其一:“梅兄喜傲骨,不畏雪霜寒。花已迎春开,静待知音来″。”其二:“兰亦幽谷居其身,芳心无艳不争春。百花丛中唯兰雅,只有幽香似故人”。其三:“心田只种竹和兰,兰芳竹翠耐人观。君在异乡千万里,春风吹来不觉寒”。这些不能称之为诗的诗,都是我做画后即兴而作的部分题画的内容。诗律虽不规范,却抒发了我内心真挚的情感。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四君子”绘画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以书入画,增加绘画的表现力,也使作品更加富于内在气质,这是中国绘画的特征,也是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郑板桥也说“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要想画好梅兰竹菊,就要先练习好书法,不通书法是画不好中国画的,同样也画不好梅兰竹菊。元代书画家柯九思主张以书入画,曾自云:“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就是讲画竹竿要用篆书法;画竹枝要用草书法;画竹叶要用楷书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画好竹子,只写一种书体也是不行的。我喜欢梅兰竹菊,亦喜爱书法,80年代中期被推荐到艺术院校从事书法专业的教学,自此与书法结缘。在这期间,我对真、草、隶、篆各种书体都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和深入的研究,这也为画好“四君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除了将书法的笔法用于画中,在“四君子”的画作上题款也是整个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书法能提升画作的格调和美感。因此也有画家不练书法,或书法水平欠佳而使画作大为逊色。“四君子”绘画的另一特质是功夫在画外。要想把“四君子”画好,还需要人文的修养,需要画外功,要深刻理解梅兰竹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不断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把握物体物象的个性特征。苏轼讲“留意于物,往往成趣”。要经常写生,默识心记,用笔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由此才能趣由情生,因情生趣。数十年来画梅兰竹菊,它们的美好品质滋养着我,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风风雨雨,有喜怒哀乐,亦有大起大落,虽未能一帆风顺,但事事依然能泰然处之,得益于“四君子”的相伴。因为它已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对君子气质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虽然自己还做不到梅的不畏严寒,坚守信念;兰的坚贞高洁,情雅贤达;竹的虚心劲节,清峻不阿;菊的凌霜飘逸,不趋炎势。但它们的精神却成了我人生境界的追求,画作工拙且不论,翰墨丹青抒情怀。(戴丕昌)

  以下为画作赏析

  赏梅

  据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人画梅花,而唐末五代的滕昌佑,是最早将梅花独立入画的画家。及至北宋初期的名士林逋,隐逸避居,“梅妻鹤子”的雅事风传天下,画梅才开始成为一种风气,而梅也自此成为“四君子”之首。戴先生画梅,劲挺有力,中锋韧笔,渴焦兼施,浓淡晕染,蓬勃向上,用笔刚劲,孤傲不群,表现其傲霜凌雪之神。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品兰

  一般认为兰花入画比梅花要晚,大概始于唐朝。赵宋以后,兰画开始增多,最早以兰花独立入画的是南宋赵孟坚。最具代表性的兰画家当属石涛和郑燮。郑燮爱画蓬乱真实的山中野兰,基于他对兰花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厚的书法功底,其兰花图已达到兰与人合一的完美境界。戴先生写兰笔势沉稳潇洒,有放有收,聚散有度,画面飘逸然稳建,毫无尘俗气。画出了兰坚韧不拔的精神,画出了兰的“君子”品性,画出了兰的高洁和顽强。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听竹

  据载,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就对竹子情有独钟。清代,精通画竹的名家不少,早期的朱耷、石涛,中期的郑燮、李方膺,晚期的蒲华等,均有很高的造诣。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戴先生画竹,于简练之中极见书法之运笔功力,画面浓淡、虚实、疏密处理巧妙,情趣清雅。兼写兼画,洋溢着浓厚的文人情怀与君子之风。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识菊

  据画史记载,五代徐熙和黄荃都画过菊。相对于古代画家对梅兰竹的偏爱,菊画在很长一段时期受到文人画家的冷落,菊画真正达到高峰是近代以来的事,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陈师曾、潘天寿等画家均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菊画作品。戴先生的菊画表现形式多样,富于情趣。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后记】

  梅兰竹菊占尽春秋四季,不但具有高洁傲岸、幽雅空灵的高尚品质,而且具有虚怀若谷、冷艳清贞的人格魅力。成为历代高洁之士不懈追求的精神源泉。戴先生与四君子之约,可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戴丕昌先生潜心艺术,不慕名利,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对于传统“四君子”题材之美的细腻感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以深厚的文化为背景,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创作出贴近生活、精神与品格兼具的艺术佳作。把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画家简介

傲骨怡情四君子,梅兰竹菊皆情怀——著名画家戴丕昌与“四君子”的不解之缘

  戴丕昌,号云峰山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创作研修班导师,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荣宝斋签约画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教育书协副主席,山东管理学院原艺术学院院长,现任山东管理学院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