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师心——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杭州潘天寿纪念馆展出,展览中展出的老先生的手稿和课徒作品,很多是首次露面,对研究老先生的教学理念,丰富中国画教育史,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画家姜宝林试图为中国画笔墨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向先生学习,学什么?
第一,学做人。真诚、善良、不逐名利,保持文人的风骨;
第二,学治学精神。专注、谦逊、创造,学下苦功夫、下笨功夫,学“关起门来做学问”;
第三,学笔墨。学笔墨功夫,学笔墨经验,学笔墨功力,学笔墨精神。
在“师心——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开幕式上,姜宝林先生这样回顾道。“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展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画家个展,而是通过画家个案思考中国画笔墨的特质及其如何在当代传承创新的系列性展览。
“先生”指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以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潘韵、顾坤伯、陆俨少、黄羲、陆维钊等为代表的老教师群体,他们坚守笔墨核心,在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坚持文化自信,自主构建了独立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影响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此次系列展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师从这些老先生的学生为观察点,通过这些学生讲述老先生如何教学传授,他们又如何体会传习、探索创新,来梳理当时中国画教学的体系文脉,展现中国画笔墨的精髓,中国画教学和创新的独特性,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笔墨传承积淀。
《潘天寿幽馨》姜宝林藏
笔墨艺术的基本语言是笔墨,这是笔墨艺术的根本标志。潘天寿先生认为,宋元之后,中国画进入文学化时期,到明代笔墨的独立审美性已达高峰。毛笔、水墨、宣纸互相配合所产生的笔墨变化和趣味,都使得中国绘画具有了“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元素,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严格的法度和规范,使中国画成为程式的艺术。中国画的用笔,给人的不仅是视觉形象,还包括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东西,内涵特别丰富,而这种内涵的丰富性,靠的就是中国画的一笔一墨,一根线、一个点的严格规范要求。
《潘天寿罗汉图》姜宝林藏
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那么实际上姜宝林毫无疑问是20世纪山水画变革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一位画家。所以他的展览中的一句最重要的话,既要笔墨又要现代。那么今天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他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如何保存笔墨,或者说如何把笔墨进行现代性的解构。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命题,比如说黄永玉先生、周韶华先生,都是强调中国画现代性变革的,都把视觉形式把图式个性当做现代性变革的目标,但是他的问题是仅仅有图式个性,是不能成为中国画现代性变革的。所以图式个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笔墨,如果你的笔墨越深刻,掌握的越深入,那么你的这种笔墨加上图式个性,可能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代大家。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展览就是向我们揭示这个过程。
杜高杰(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美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姜宝林他一直是以“既要笔墨又要现代”,作为他的创作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它所谓既要笔墨,就是中国画突出的一种形式语言,而这个形式语言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
张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所以他的作品形式语言强烈,笔墨语言又能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活化。所以他这种融合思想,也是秉承了潘天寿先生“传承初心”这样一个两端深入的这样这样一个传奇的路径。所以才有今天这样一个有强烈的中国画的这种形式语言的感受。所以对我们后学来说,师心姜宝林中国画传习者,也是我们一次非常好的一个学习的机会。
《陆俨少课徒画稿》姜宝林藏
《陆维钊书法》姜宝林藏
1957年中国画系开始分科教学,潘天寿院长倾其全力在国内聘请“画得好、学问好”,能传授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画家来任教。于是当时的国画系由顾坤伯、陆俨少先生先后执教山水,另外还有潘韵、姚耕云、童中焘等先生。当时系里老先生们济济一堂,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和笔墨传统在教学中得以延续。也正是此时,姜宝林先生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学习。在读书期间,老先生们上课,教的就是怎样用笔,示范的也是怎样用笔,以此作为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个性不一,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先师们无不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教笔墨技巧,更教艺术精神。时至今日,姜宝林先生回忆起老师们的教导依然历历在目。
姜宝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画院院委、研究员):所以第一部分你们看到了老师是怎么辅导我学笔墨的?这里面有各个老师的作品,其中有陆俨少先生课徒画稿,又有童中焘先生的课徒画稿,我觉得保存这些也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十年的动乱,好多东西都丢失了,这是非常可贵的了。所以第一部分怎么跟着老师学笔墨,怎么打好笔墨基础?这就是笔墨筑基的原意。第二展厅除了收藏的一些近现代,包括古代的前辈大师们的作品,这个是我一直揣摩研究的对象。第三个就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是平面,形象上都是夸张的,所以这对我很大的启发。再一个就是学习民间艺术,因为我老家是平度,潍坊的木板年画是大家都知道是非遗的重点作品。我从研究木板年画来学习,怎么把民间艺术里的现代性的因子转化到笔墨上,所以这一点对我的填充作用很大。
除了文人画,还以民间美术为师,以外来现代艺术为师,这些学习不是生搬硬套地表面地“拿来拼凑”,而是姜宝林先生对生活感受的表达为终极目标,借鉴和转化,最终化为自己的语言。姜宝林先生回忆道:“以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评画的时候,一再告诫,不能剑拔弩张,但是潘老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化腐朽为神奇,因为艺术没有定律和公式,艺术只有创造。”通过姜宝林先生的回忆,我们仿佛跨越了半个世纪回到老先生们的课堂之上,他们的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值得反思与借鉴。
姜宝林先生的现代探索,都是建立在对生活有感而发的基础上,是对生活感受的提炼和升华,不是哗众取宠的为创新而创新;从中国传统走出来,同时又放在世界艺术比较的语境下,而不是在狭隘民族性的小圈子里的孤芳自赏。他力图使中国画向现代转轨,让古老的中国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
《陆抑非茶花》姜宝林藏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是姜宝林先生的艺术主张。从20岁考入浙江美院起,姜宝林先生拿起毛笔已经58个春秋。而关于笔墨的思索,也持续了58年。这些年的绘画生涯也使他深刻了解,尽管笔墨表达有不同的方式,但笔墨艺术永远没有现成的答案。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的现代探索,没有终点,没有定式,永远在路上。”对于回到杭州,来到潘天寿纪念馆,姜宝林先生仿佛依然是当年那个问学浙美的学子。他说:“今天,回到母校,在我心里,这个展览是向潘天寿等先师的汇报。”
“师心而不蹈迹”,师法老师们的艺术思想,也要跳出他们的艺术风格,才是学习他们的正确方式。笔墨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姜宝林先生探索着自己的道路。
姜宝林近作欣赏
画家简介
姜宝林,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由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亲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成为李可染的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