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妙”不可言——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范正红解析中国艺术的含蓄内涵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2-30 10:34:11
  中国艺术是感悟式的,是含蓄的,再创新的东西也是含蓄的。这种内涵是什么,我通常把这种内涵叫做“妙”。

  探讨书法、篆刻的观念和立场,有必要回过头来刍议一下写字与书法、印章与篆刻的关系。写字和书法确实不是一回事,表面上看是在做一个工作,但是书法和写字、篆刻和印章是有所区别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就是终极结果要求的不同。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观念,没有这个观念的话,我们的创作追求方向是散乱的、含混的,目标是不明确的,就不能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写字跟书法、篆刻和印章在观念上要有一个立足点,这样才会有一个集中的目标。

“妙”不可言——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范正红解析中国艺术的含蓄内涵

范正红印文:人长寿

  写字的过程非常悠久,因为有了文字就有了写字。写字可以印刷,写字跟印刷术来比的话,印刷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很短的,但在世界上来讲我们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大概在隋唐时期。我们见到最早的印刷品大概在唐朝初期。印刷术的发明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纸,二是要有印刷的意识和观念,要有一个技术铺垫一—锤拓。这几个条件大概在隋朝就具备,所以在印刷术没有发明之前,字都是写的。人们对于写字的要求是出于实用性的。当文字刚出来的时候就追求其艺术效果是不可能的,写字本身就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为了表现书写本身的艺术化,这是到后来的事情。所以,写字跟书法创作的要求是不同的,目的性是不一样的。从最早的系统化文字——甲骨文到汉代中叶,任何的文献记载都没有书法的记载,这说明古人没有书法这件事。所以,汉字和书法不是完全吻合的,并非汉字发展的过程就是书法的发展过程。汉字和书法的发展有其各自的规律,所以认识写字和书法要有明细的区分,这样才能站到一个符合实际的立场上。

“妙”不可言——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范正红解析中国艺术的含蓄内涵

范正红印文:虎啸

  中国书法理论史的第一篇是东汉词赋家赵一的《非草书》,是非议、否定书法的一篇文章。其中说到“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徵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说草书只是为了写字而写字,不能在基层中表现一个人的才能,朝廷也不以此来选拨人才。它不能用于社会的需要,不能用于政权的需要。草书和一般意义的誊抄是不一样的,所以才反对它。赵一是用实用性来衡量草书的意义,他本来是抨击没有用途的只能把玩的书写方式,但却不知道这在东汉后形成了一种独特随意的欣赏方式。所以,书法从今天来看,我们追求的是赵一所反对的一种功能,是艺术化的感受,是一种欣赏、愉悦的功能。所以说书法和写字从观念上是分道扬镳的。

  印章的历史非常久远,大概不晚于文字,实物在商代是有的。我们今天能看到商代的印章,印体很完备,具备了印章的各种因素,所以印章也是很古老的,不比甲骨文短,但它同样也是实用的,是权力的象征,执政的信物。印,信也。印章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凭信,而且印章在中国古代的作用就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只要有点文化的人都有印章,它代表着诚信。今天的印章是盖在纸上的,古时候没有纸,但是实用率更高。秦汉时期是印章非常辉煌的时期,是把印盖在泥上的,叫做泥封。它的目的是实用的,是当做凭信的,不是用来欣赏的。但是今天,在篆刻过程中,欣赏是主要目的,实用的目的已经不大存在了。我们今天一个印章,主要是让人来欣赏,欣赏你的刀法、刻法、字法多么精妙。怎么把他的艺术化充分地展开,是今天篆刻的目的。总之,有了印章之后就有了篆刻。怎样解读书法和篆刻的立场,要站在艺术的角度上,否则是无法解读的。

“妙”不可言——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范正红解析中国艺术的含蓄内涵

范正红印文(两面印):墨戏,欢喜

  欣赏书法和篆刻要站在艺术的立场,排除实用的功能,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当然欣赏也是要练习的,对于自学书法和篆刻的朋友可能有一定困难,因为我们周围多数人是不搞篆刻书法的,他们评判作品往往是从一种质朴的实用观上来认定优劣,这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方向性的转变。

  书法篆刻的艺术解读是感悟的,是没有公式可套的。中国的艺术都浓浓地打上了文化和观念的色彩,是中国式的,书法篆刻更是。有人一直在讲传统。什么是传统,观念本身就是传统,中国艺术是感悟式的,是含蓄的,再创新的东西也是含蓄的。这种内涵是什么,我通常把这种内涵叫做“妙”。“妙”这种体验,这种艺术的内涵,是其他民族很少使用的观念。中国艺术表现的是它的意境和神采,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美”来表述。中国艺术的“妙、好”,恰恰都表现在它的不可言。说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核心,核心的东西都是不可言的,说不尽的,表达不出的。为什么说书画难,就是因为它不是人们完全能讲清楚的。所以中国的艺术需要自我修为,用感悟去理解它的意韵、它的神采。这种思想、传统是和中国的艺术紧密联系的。因为它是诞生在中国的,所以说它的解读是感悟式的,是没有公式可言的。只有不断地提高感悟力,才是探索艺术的前提,才能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认识,不断地发展。

  艺术家简介

“妙”不可言——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范正红解析中国艺术的含蓄内涵

  范正红,1964年5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西冷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印社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首届齐鲁文化英才。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