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众星璀璨的时代。在这个大师云集的时代,齐白石无疑是最星光灿烂的画家,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延续发展了近代吴昌硕绘画流派,并把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国色添香》尹延新
《荷塘清韵》尹延新
《凉夜送清音图》尹延新
齐白石是一位长寿画家,享年95岁。他亲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经历复杂。他从十九岁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到1957年去世,已是75个春秋。
建国60年来,他的艺术品被各界反复评说,拍卖行越拍越高。说明他的卓越成就并没有成为过去,在新的世纪仍然继续给人以宝贵的启示。
艺术风格与特征
艺术风格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传统画法,二是艺术家本人的气质、修养和追求的目标。看齐白石的画,不费猜测、不劳累,作品单纯,不描绘复杂的事物、不堆砌构图、不求繁杂的笔法、不失眼花缭乱的色彩。造成这种单纯风格的内在因素是画家的性格——他率真、专一、待人处事和思考问题不善曲折,尚简洁与直接。在绘画构图方面,造型、境界都不求险奇、狂悟、冷涩,而是以质朴为本。齐白石的“朴”不同于吴昌硕的“古朴”“浑朴”。他没有吴昌硕的古文化修养,而只是将自己的质朴天性融汇到绘画中去。
所以,齐白石的画具备了明了、晓畅、亲切、平朴的特色。
色彩运用特点
齐白石在色彩运用上,最突出的表现是“鲜”与“活”。传统写意画以水墨为本,色彩只作为陪衬,齐白石喜用艳色,但艳而不俗,多用纯度很高的西洋红、绿、花青和紫色,画面响亮刺激,由于巧妙地以墨和宣纸加以间离,使得强烈的色彩非常和谐。
在通常的情况下,强调水墨黑白意味着贴近了文人艺术的淡泊,趋向“雅”,强调色彩鲜艳,意味着与世俗世界更亲近一些,趋向于“俗”。齐白石兼容了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调和了雅与俗,把高雅与艳美融为一体,既体现了传统也表现了个性。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形象逼真,笔墨极简,色彩浓艳,又不乏强烈的墨韵和有力的笔线。他的草虫无论工写,都能形神兼备、活泼如生;他用纯水墨创作的虾、蟹、蜻蜓,各种水族不仅刻画出它们跳跃、争斗、飞翔、鸣叫种种生命的活态,还充分展示出水墨艺术自身的奇妙魅力。所以造就一个艺术家是很不容易的,要有许多条件,对中国画来说,还有一个年龄的条件——大器晚成。笔墨精熟,大都在晚年。
齐白石的花鸟画画法
大家都想知道齐白石作画行笔快与慢的问题,白石老人的大弟子胡橐讲:“白石老人作画用笔有力,并且用笔甚快,真是挥毫如云烟。”快是指运笔,但每一笔都很费经营,绝没有一笔糊涂乱抹,用笔仔细而爽快。(胡橐,青绿山水画家胡佩衡先生的儿子)从白石记录片来看行笔很慢,白石老人讲:“作画用笔不可太停匀,太停匀就画不出疾、徐、顿挫的趣味。该细处应该特别细,该放胆的地方,也应该特别放胆。”这是白石老人一贯的手法,是他教学生重要的秘诀。
齐白石用笔方法,都偏于平直。笔线形态的平直感,是构成其艺术风格的一大特色。这种平直笔法,与齐白石的书法有很大的关系。他中年后多写《天发神谶碑》、《封龙颂碑》、《三公山碑》和李北海书法,从苍劲的斜势出锋,率直遒劲。吴昌硕用笔脱胎于石鼓文而得,圆浑拙厚,用笔内敛,沉凝蕴藉。而齐白石相对用笔外张,用笔刚健、硬直。齐白石晚年篆刻最喜秦权,取其纵横平直,一任天然。70岁后篆刻作品,大都用平直的冲刀,刚猛痛快,而非含而不露的力,这正是与他的绘画风格相呼应的。
陈子庄谈齐白石画用“单笔”平直笔法时曾指出:“齐白石的画法出自吴昌硕,但他从吴昌硕的画笔中悟出了用单笔的道理。”这就是齐白石用平直笔法绘画而形成的风格。
画牵牛花
1920年齐白石58岁始画牵牛花。1919年齐白石定居北京,受约到梅兰芳家做客。见院内有数十种牵牛花,其花大如碗。梅兰芳请老人画牵牛花,初画牵牛花尝试之作,下笔不得要领,只好照样写生,显得用笔琐碎,色彩模糊,只是在形上堆积。经过30年后,到晚年“牵牛花”画法才成熟。花开向上,椭圆形花朵中间留白,黑叶红花色彩对比强烈,十分娇丽动人。从写形到写神,由繁杂到概括,经过漫长道路,才创造出极富个性特征的笔墨式样,是齐白石创造的,也是他艺术个性化的表现。
▲《牵牛花》齐白石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艺术家在具备了最基本的写实和造型能力后,激情和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艺术创作有了高超的技法,更需要有感而发,赋予作品以情的力量。抒发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情感,才会使欣赏者产生共鸣。
画大鸡法
白石老人30岁前开始画鸡,到79岁画鸡才成功。他告诉学生:“你画鸡的毛病在缺少写生的工夫,我对鸡仔细观察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长,所以才能有神。写生基础打不好,临摹多少遍,也是流于形式,不可能得神似。”白石老人画鸡,以夸张手法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以神写形,有阳刚气,且格调高雅。
▲《雄鸡》齐白石
白石老人讲:“作画要妙。”画得逼真并不难,妙就妙在既有真实感的形象,又和自然形象不同,并把事物的特性突出地、概括地表达出来。当我们在欣赏中国画时,画面的简练传神渗透着创造者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苦修炼。
画小鸡法
齐白石在一幅画上题道:“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其形似,十年能得神似。”白石老人自幼在家养牛喂鸡,六十岁开始画雏鸡、最初用大笔圆点法,表现雏鸡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自然感觉不生动,只有其形未得其神。到三十六岁已有改进,八十岁之后才成功。在用笔用墨上,浓淡墨变化上,把雏鸡身上的绒毛感画出来,各种神情动态也画出来,栩栩如生。
▲《小鸡》齐白石
白石老人讲:“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然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我画雏鸡总结了五笔法,即头部、背部、胸部、腹部、后部,然后圈眼,勾嘴,最后画爪,形和神也可表现出来。但是小雏的幼稚和天真表现得不足。学习白石老人画法,尤其是在舍形取意方面有了很大提高。齐白石画小鸡是以意取形,画出小鸡的稚嫩与天真。画草虫,先以意推形,再以意取形,先取草虫的神,后再注入形,达到形神兼备。
画白菜法
白石老人喜欢画白菜,画上题款。常常题“清白人家”“清白世家”“清白一世”,很有生活哲理的款识。白石老人讲:“凡大家作画,要胸中先有所见之物,然后下笔自有神。所画未见之物,有形而无神。”
白石老人作画比例感特别强,把白菜画得非常饱满肥壮。他画白菜帮寥寥数笔,显现出白菜帮厚重的质感,大笔点质的白菜叶,层次分明,墨气浓郁。常常配上红萝卜、墨蘑菇,色彩鲜明,有回忆往昔时光之情。
▲《白菜》齐白石
白石老人画白菜,用笔很讲究,处理笔墨的轻重、粗细、浓淡、干湿之间的关系很有奥妙,高度地掌握着笔墨技巧,每一笔落纸都会产生真实的形象而不是单纯的玩弄笔墨。
技法的优劣和价值的高低,与笔墨有极大的关系,笔墨愈好,所表达事物的精神也愈突出。所以说,笔墨是中国画家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
画草虫法
中国绘画史上,凡擅长花卉者无不攻草虫,因为草虫能给春花秋卉以生意。
对于现在画家来说,他们都有造型基础,见什么画什么都不难,画什么像什么也不难,难在栩栩如生,难在形神具备,难在趣味盎然。因此齐白石草虫可入“神品”之列。
▲《蜘蛛》齐白石
齐白石画的草虫,画得精细生动,但常人画得细,容易腻和板,甚至细得如标本而无生气,齐白石所画则于精细中求生意,严谨处富变化。如画蜻蜓翅膀中的网纹,一笔中有浓淡变化,更增加了翅膀的真实感。这一切都是一笔写出,积淀了他数十年的绘画功夫和学养。齐白石的画注重草虫结构的同时,还特别注意质感的表现,画蜻蜓和蝉的翅膀极其透明。而画巨蛾通体蓬松的绒毛感觉一碰即落。多种绘画语言的运用可以说一般画家难以做到。
齐白石画草虫善于用工与写的对比手法,工致草虫布景简单,花卉墨色酣畅,草虫精细入微,形象逼真。
蝉翼薄纱般透明的质地以及蝈蝈、蚂蚱腿上的细微毛刺都没有被忽略。工笔草虫与意笔花卉形成粗放与细微、似与不似之美的对比。展示了艺术能够收放自如,化生活中平凡为神奇的生机盎然的境界。
画虾(水族画)
白石老人的绘画称三绝:虾、蟹、鸡,以画虾最神妙。
齐白石画虾、蟹、鱼、青蛙、蝌蚪,在落生宣上,以极为精简的笔画,把这些生灵各种不同的活泼形态,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尤为精妙。尤其是画虾,把那薄壳包裹的躯体的半透明感表现出来,是古代高手莫知所措的。古人画虾者有沈固、八大山人、高其佩、郑板桥等少数人。没有谁能活灵活现,笔简神光表现得惟妙惟肖的,实际上是经过白石老人大胆地剪裁和夸张,虾须和腿都删略了,眼睛由圆形变为横线,小腿由八只减到六只,最后78岁的时候画虾小腿只画五只了,十分鲜明地强化了虾在运动中的突出特点。(尹延新)
▲《虾》齐白石
作者简介
尹延新,1941年生,山东济南人,号舜耕山翁,白石斋主。原济南画院副院长,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济南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曾担任高职美术师(高级职称)评委和高职美术师理论考题组成员。师承于希宁,取法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一生追崇八大山人、齐白石。擅长画巨幅花鸟、草虫。经典绘画《蝈蝈》《蟋蟀》《荷花》《寿桃》。作品曾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上海朵云轩,广东省博物馆,新疆大学,沈阳博物馆,鞍山市美术馆举办画展。
曾应文化部邀请赴美国、加拿大举办画展。赴韩国参加15回、16回国际水墨画展及艺术交流活动。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