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2-11 17:43:59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书法的过程,除了师承,还要在于个人的“悟”,学习书法并非一路坦途,从学生时代到成人书法的转型,自己度过了一个不短的彷徨期。

  与书法结缘的日子,不经意间竟然走过了30多个春秋。回首过往,仿佛一切尽在眼前。学习书法,提高了自己对这门独特艺术的认知和了解,由它又进一步的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每当翻开当年在济南市青少年宫书法班学习的笔记,扉页上的几个字不经意间总会映入眼帘:“……这是一条艰难的不易速成的道路,但却是一条通往更高境界的途径…....”。这句话出自当年一个展览的前言。我想那时年少的自己,不可能深谙其中之味,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再去回味,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说起结缘,不能不提起80年代初期,在济南市少年宫举行的全市少儿书法选拔赛。

  那场比赛至今记忆犹新。主考官是蒋维崧、魏启后、陈梗桥先生。当时在偌大的礼堂里,云集了来自全市的各区县书法选手,现场气氛严肃而热烈,选手们纷纷挥毫泼墨,一展身手。那时的我,仅仅练习了半年有余的光景,可能没有一争高低的实力,索性也就大胆出手,虽然没斩获什么奖项,居然被考官认为“笔资良好”,选拔进了刚刚成立的书法班。有幸投师陈梗桥先生门下,开始了我的书法之旅。

  那时班里的20余名同学,年龄参差不齐。进班不久的选帖环节老师尤为重视,哪位同学使用哪种字帖,陈先生都进行了一番周密的考量,他不仅考虑到这个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更从长远发展的眼光考虑选择这种字帖的可行性。欧柳颜赵几大家,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情况指定不同的范本。他曾说每个人的笔资和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人适合写颜体,而有的人则适合写欧体,只有因人而异的选准字帖才能发挥出一个人的特长,因材施教的教学法才是成功的教学法。虽然那时购买字帖较难,但陈先生对于学生使用哪种字帖依然把关极严。他曾说:“择帖如择师。”跟着一位好老师你才能学到真东西。那时的我们无论学哪家字体,只要有墨迹绝不学碑版。而对碑帖的认识,他也总是因势利导,比如:如何看待字帖中的残缺或石花现象,又如何将残缺的线条借用已有的认知将其补充完整等等。其实,这种运用科学的手段去挖掘学生潜能以至形成能力的教学观点与当前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是息息相通的。他经常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理解古代字帖,反对不加思索地照抄照搬,更反对盲目的不加思索的机械练习。反复强调科学地练习书法的重要性。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当时我学的是《赵孟頫仇额碑》,对于此帖,开始练习怎么也不上手,老师教给几种临摹的方法。特别是“双钩摹帖法“,接下来一整个暑期运用此法将全帖摹习了两遍。结果上手很快,运用这一方法创作的作品也先后在几次大型的全国书法赛中获奖。经过几年的磨炼,自己的楷书逐渐走向成熟。也坚定了我学书的信心。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我想在书法班学习期间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来自技法的提高,更多的源于对书法理论上的初步认知。我们从沈尹默《书法论丛》,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等书籍中汲取了不少营养。陈先生的讲课语言精练,深入浅出,说理透彻。谈吐之间绝无华丽的辞藻和艰涩难懂地术语。很贴合少儿的理解层面。所以,那时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上陈老师的课,几乎风雨无阻,绝少缺课的现象。陈老师课堂上所讲内容有时是针对一个技法的剖析,有时是一家书风的比较,有时是一种书法现象,每节课之间的教学内容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都是些独立的类似小讲座的知识点,但是一个阶段下来再重新审视这些内容却发现有一条无形的丝链紧紧的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知识体系。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他还常喜欢用体育中的例子来比喻书法现象。认为创作书法作品就象是进行田经比赛,事先要有一个充分准备的过程,只有日积月累地扎实训练,才能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创作书法作品亦如此,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准备的创作才能创作出精品,若临到比赛再去补习缺漏的基本功,为时晚矣。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跟随陈先生学书,不但使我们从更高的起点上认识书法,了解其内在的规律,正确地把握学习的方向,打下较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名利得失。他常说:参加一项比赛更应注重过程,不要只看结果。一旦将作品寄出就不要总患得患失,一时的失败不能说明什么。保持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最重要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真可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书法的过程,除了师承,还要在于个人的“悟”,学习书法并非一路坦途,从学生时代到成人书法的转型,自己度过了一个不短的彷徨期。那时刚刚走出校门,自己的艺术水准还仅限于对楷书的认知上。对于所谓成人书法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体系,就在尚不知如何定位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书法》杂志刊登的几页文征(繁体)明小楷《莲社图跋》,顿时被字里行间清雅灵动的气息打动了,玩味之间,信手写来,竟颇为上手。可能多年来在赵孟頫、褚遂良、智永等帖间沉浸久了,对于这一扑面而来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如遇知音。在日课中心摹手追,视野渐开。临习中还是发现神采缺乏一定的韵致,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到更多小楷中的精品;细细品味,《玉版十三行》的清丽,《荐季直稿》的温雅,倪云林小品的超脱空灵,丰富了我对小楷的感知。虽然小楷讲究的是一种“尽精微”,更需要审美理念上的“致广大”。每每投入其中进行创作,总有一种审美暗示,尝试着进入古人书写的状态中,努力寻求心境的心定气闲,挥写的游刃有余,为的是更好涤除繁杂的思绪。特别是书写整篇的小楷,力求完整统一,但在局部单个字上,体现字的灵活洒脱。追求典雅的情趣,笔法简约的书风。可能是近年来常常翻阅《历代书法论文选》的缘故,特别认同于宋人论书的观点,语言精练,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在创作时为了使文章和书法相得益彰,小楷力求表现高雅的情趣和韵味。行笔简练一些而避免流于浮华。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老师曾经常告诫我们,学习书法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很重要,尤其多向省内书坛老前辈学习。所以适逢蒋维松,魏启后先生的书展,都会抽空多次观摩,从先生们的展品中不但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多的是从他们大量的临作中,了解先生们如何向古人取法。“转益多师为吾师”,这也是自己长期的必修课。学习今人,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古人,从古代名帖种汲取营养,才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学习书法,不但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更多地是从书法中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如何看待生活,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得失,似乎都可以在书法中得到答案。当下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快了,很多人忙碌之余,都会选取一种喜爱的方式进行心灵的修行,在纷杂中为心灵找寻一处宁静的避所:打坐、瑜伽、沉香。我以为学习书法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闲暇之余,在清幽委婉的音乐氛围里,在笔墨间穿行,似乎是一种古今时空的穿越,书法把我带进了一种与古人先贤对话的境地里,心里涌起的一份超然,忘却了暂时的繁杂思绪。起承转合的线条挥洒,仿佛告知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皆为常事,暂时的患得患失也是生活的必然。生活里的种种情绪汇集在一起,就像书法中各种形态线条的汇集一样,丰富充盈了才会更加耐人寻味。

  习字的过程,有时是很磨人的。对于一件作品内容形式的取舍,往往游移不定。每逢此时,索性放下笔,投入到书海中阅读,或者搜一部一直惦记的影片。慢慢地,一些外来信息的介入,会给原本干涸的思绪,注入一汪活水,可能总是不断的调和,让我始终在一种不断反思中学习更多的东西。写好字,既需要一种积淀,又不断需要刷新认知结构。对于一切美的风格、流派,可能不一定去临习,但一定要有一个颗包容的心,发现其中的美。

  王羲之诗句:“适我无非新”。可能在这一开放的时代,我们在吸纳传统文艺术的同时,又要不断地走出书斋,游历四方,发现捕捉与之阐发共鸣的多彩文化。

  近年来,走出国门,跟随中国书协,山东省书协出访到日本、韩国进行书艺交流。“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尽管双方语言不同,但是对于艺术的表达,却是极其的相似,对于作品的展现同样用心良苦。当然,更多地看到随着中国国力进一步提升,热爱书法的各国友人日渐增长。

  书法毕竟属于一门综合艺术,学习书法不能固步自封,在生活中广泛了解吸纳其他姊妹艺术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课。绘画、刻字,雕刻未必亲自尝试。但是在观赏,比照,发现中印证艺术的共同规律还是有必要的,无论何种流派和艺术门类,“艺术的美都是相通的”。每逢假期,自愿当一名背包客,四处走走看看,了解中西方艺术的异同点。欧洲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的散落在街头,有的陈列在卢浮宫等博物馆中,亲眼目睹还是相当的震撼。从米开朗基罗的雕刻《胜利者》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中来感受线条变化的律动,这个律动可以从《胜利者》这个雕塑中刻画胜利者所用的细致的线条和失败者所用的粗糙线条和第五交响曲强弱力度的转换来反映出。书法线条的变化不也如此吗?”笔画的起承转合,提按顿挫表现出的节奏变化,无论是粗狂的表达,还是细腻的再现,都是线条的力量。张彦远曾说:’无线者非画也“。我们要说,”无线者非书也”。对于线条丰富的表现力,书法尤甚。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在不断地游历中,不难发现,文化抑或者艺术的相同之处,还在于一种无形的美的感染力。它始终以一种安静地姿态影响着你,记得游走在佛罗伦萨的街头巷尾,在但丁的故居前伫立的那一刻,原本喧嚣的人们,一下子静了下来,仿佛在窄窄的楼房里折射出的一屡微光里,见证<神曲>的诞生.走进卢浮宫,比肩接踵,人流攒动.而在《蒙娜丽莎》展厅中的游客人数居多,但不需工作人员提示,一踏进展厅,人们自然的屏住呼吸,凝神观望,似是一种朝圣般。那种神秘感,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观赏《快雪时晴帖》一样,作品不大,但是具有无比的震撼力,此时此刻,语言都是多余的,唯有观赏者和作品之间的心灵感应是最真实的。仿佛浮躁的心情一下子沉静了下来,久久的仰慕,不愿离去。据说,<最后的晚餐>的尺寸也不大,与<蒙娜丽莎>相近,那次旅行只是途经米兰,没有时间亲自观赏。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随着对书法学习和理解的加深,相信书法的价值伴随着时间而增加。“中国文化的身份和象征是由语言塑造的。而内心的核心是书法。”我坚信在书法上花费的时间会让自己有别于其他人。

  “我现在做的事情正是我在1980年夏天第一次拿起毛笔时做的,书法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武斌)

  画家简介:

《学书的况味》——青年书法家武斌撰文回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武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历下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作品曾十余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正书展、全国羲之书法展、全国妇女展等。荣获山东省文化厅等授予的“五个一”文化奖一等奖,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书法奖,济南市第三届泉城文艺奖书法奖,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授予的第四届“齐鲁文化之星”。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