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2-11 15:07:52
  松长先生是一位出土文献研究的学者,他为古代艺术的魅力所感染,才提起笔来作书,下笔便古,确实有因重视临摹而具备简牍帛书的“原真性”和“多样性”。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

  ——陈松长先生书法漫说

  松长先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是国内出土文献研究学界的一位资深学者,他早年在马王堆汉墓简牍帛书的整理研究领域声名卓著,为海内外学术界所称道。我也有幸与松长先生合作,对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进行整理研究。后来松长先生从湖南省博物馆到岳麓书院担任副院长,又主持了岳麓秦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和松长先生共同在由李学勤、裘锡圭先生领衔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担任分中心主任,同时我们又是酒友、古玩发烧友、更重要的,又都是爱好书法艺术的艺友。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松长兄在书法篆刻界,也是资深人士了。他早年编写的《马王堆帛书艺术》,在书法圈里很有影响,他还编写过《湖南古代玺印》等书,也为研究玺印和篆刻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但是他的书法为人所知,却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因为和松长先生熟悉,我知道他其实很早就学习马王堆汉简、帛书的书法,由于整理工作和编辑出版了许多相关研究的专著和论文,马王堆书法的魂,早已融入到他的笔下,所以他写的马王堆帛书、竹简风格的作品,颇得其中三昧。后来他又攻习章草书法,不知道是因为有新出简牍中有章草的缘故,还是他之前有写古隶的功底,他的章草也是入手就不凡,起步就高。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去年十一月,松长兄在韩国举办了一次书法作品展览,他在展览的前言中写道:“我们所作的“秦风汉韵”书法艺术展,就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进行的一次尝试,我们强调书法创作的原真性,特别重视秦汉简帛书体风格的临摹,力求真实地表现秦汉简帛书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同时,又借助现代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具有秦汉简帛书风的书法作品。”看松长先生的书法作品,大家可以感觉到学养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这些年的书法界和收藏界,都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格外重视“学者书法”。什么算学者书法?就是书写者首先必须是一位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学者。从松长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学者书法的一些特点。松长先生是一位出土文献研究的学者,他为古代艺术的魅力所感染,才提起笔来作书,下笔便古,确实有因重视临摹而具备简牍帛书的“原真性”和“多样性”。多年做研究的修行,又让他的作品充满了一个学者书法的书卷气。虽然用笔不像一些“专业书家”那么纯熟,但那份纯真甚至是略显生涩的用笔,恰恰能表现出他源自内心的学养和清静。这和书法界一些技法熟练、用笔老道、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形式感的书家相比较,松长先生书法作品中的那份纯净和静雅,是那些充满了躁动、带着功利性的书法界人士不能理解和格格不入的。我觉得,松长兄的书卷气和静气,恰恰是书法界所缺乏的一种气质。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过去的学者擅长笔墨者并不罕见,而如今的许多学者或少时缺少临帖的基本功训练,或专注于学术研究,而无暇经常去操笔弄翰,所以当下的学者书法,应当受到更多书法界和收藏界人士的重视。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陈松长先生的书法作品,对学者书法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刘绍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书法家简介

书宗秦汉  兼及魏晋——漫说陈松长“学者书法”的书卷气和静气

  陈松长,1957年生,湖南新化人。曾任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和岳麓书院副院长。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西泠印社社员,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秦汉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简帛研究》、《简帛》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楚汉文化、出土简帛文献、玺印书法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马王堆汉墓文物》(合著)《玺印鉴赏》《马王堆帛书艺术》、《何绍基种竹日记》(合著)《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藏简牍》、《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湖南古代玺印》、《新中国出土书迹》(合着)、《简帛研究文稿》、《岳麓书院藏秦简整理与研究》、《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编年与研究》《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伍)》(主编)等学术著作20余种,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