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之珍》19cm x 50cm 纸本 2020年
李学明的原乡美学
看画家李学明,总是很自然地联想到几个词:敦厚、朴素、本色、真诚、通透,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农民的外表,文人的内心。李学明的美学世界很独特,朴素中生长着一种来自文化深处的高雅,接纳性和延伸性都很强,能让你将自己的心灵托付于他,这应是他扎根大地、读书修炼“生长”出来的。事实如此,无论是生活中的李学明,还是艺术中的李学明,都没有聪明迹象,却笨笨地、拙拙地、又很直接地、一下子打到澄明境界,这个“打”字有拼打的意思,也有打通的意思,前者是行为,后者是结果,指向却一致。李学明让我明白了“不讨巧”的厉害,“不讨巧”其实就是最大、最高级的“巧”,是大巧,是高级的智慧。
《当夏之珍食者可得永寿》26cm x 51cm 纸本 2020年
美学面孔,是从人心里长出来的。诚恳的心地、真诚的生活和笔墨的修炼,三者恰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长成了李学明的美学面孔:生活味道,书卷气息。他的艺术面貌很明显,但很含蓄,很亲近人,读他的画是放松的,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休憩,关键是让人感动。何以感动?李学明表达出来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精神诉求,为这个时代疲惫困顿的人心提供了安顿的去处,窃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笔墨当随时代”。“随时代”,绝非贴上时代的标签直接描摹时代的自然人文风物,绝非画时代的皮相面孔,而是画时代之精神藏相、人心之深度需求。
《人间岁月长》96cm x 161cm纸本2020年
家在干燥的鲁西平原莘县,却表达出了笔墨的润泽超然,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灵的浸润、艺术的高格,这个高格来自何处?来自画家的内心,那里横陈着广袤大地的品质、朴素人生的经历、深刻生命的体验,三者合一,朴素的情怀经由水墨生发出来,于是乎,毫无雕饰,一任天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所谓强调的东西在里面,让人一眼望到底,但又有无尽的意味在里面,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美学境界。布丰说“风格即人”,从文人画的本质上看,“笔墨即人”,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文明的人,李学明历经过繁华,体验过沧海世事,但他不仅没
《寿果图》纸本设色纵96厘米横136厘米2020年
沾染上现代人的浮华习气,却更加走向真诚。正是缘于他诚恳、善良、平淡的土地本色,正因为有这个“本色”的生命的底子,他就很自然地就将齐白石的本色接了过来,并和齐白石一样,都从乡土走向了书卷气、文人画,走向了中国画的纵深地带,开掘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美学矿脉。和齐白石的美学一致,李学明的作品格调清新、素朴、雅致,既有原汁原味的生活味道,又具备了修炼出来了古雅清高的书卷气,低到尘埃,开出花来,表达出了沉重而又温情、深厚而又悠远、来自于乡土深处的情愫,但此刻,这个乡土已不是原始意义上的乡土了,它是经过审美过滤了的乡土,是经过笔墨提炼过了的乡土。从笔墨的乡土,到美学的乡土,构建起了李学明的原乡美学,也是农耕文明传统里走出来的当代人的原乡美学,为何我们读李学明的画这样容易实现情感的认同?缘于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相同的文化基因。
《食我园中蔬》38cm x 138cm纸本2020年
《东海名种》18cm x 283cm纸本2020年
古语曰:言为心声,从文化范畴来看,此“言”非止于“语言”,而是可以拓展到所有文学艺术形态之语言。中国画之笔墨语言同样是心声,李可染说“画会说话”,真理也。李学明的笔墨语言是简约而丰富、精爽而馥郁的,他是一个擅用减法的画家。
《山蔬有真味》26cm x 202cm纸本2020年
请君是看,那来自大篆的线,简洁而概括力极强,呈现出一种丰富朴茂的高古之气。中国画是线的雄辩,但画家运用得极为珍惜,那是一种减法。不只对艺术,扩充至对于万事万物而言,减法即是一门看似简单却高深的功夫,因其追求的是以少胜多、以无胜有,本质上是中国哲学推重的收和藏。李学明笔下的人物、山水、舟楫、亭台楼阁、水边岸上、天际云起,但凡表达对象,一律用很简约的线来完成,这归根于他的书法。李学明的书法有一种平淡冲和、萧散丰沛之美,洋溢着儒家文化的中正之气。画家画画,画来画去,说到底,画的都是自己。李学明的画,掩饰不住鲁西人的敦厚质朴,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最踏实最可贵的品质,称得上是很高级的人生美学。
《食我园中蔬》26cm x 200cm纸本2020年
用墨方面,李学明亦用减法。他的墨也很简洁,很少的墨,传达出来的意味却特别丰富,无论浓墨、淡墨、宿墨的单一运用、复合运用,还是积墨之法,都有一种朴素的通透的响亮,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干净。对于色彩的运用,亦用减法:水墨、赭石、花青,几种原色,在水的生发下,运用得澄澈明净,了无尘滓,尽情彰显水墨韵致。真个清凉世界!再炎热的夏天,在李学明的笔下也是一派清凉。
《威海名品食之难忘》95cm x 45cm 2020年
《清风》17cm x 154cm纸本2020年
对于经营位置,李学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的许多构图运用了几何处理的方法,长线大块的分割,凸显出画面的惊险,一看很意外,再看很合理。他还善于将要表达的元素压在画面一角,大片留白,凸显画面的辽阔感。受过严格的西画造型训练的李学明,很早就对造型有着相当了得的功夫,但在中国画这个语言系统中,我们很难看出他受过西画的影响,他褪去了西画的影子,
《神游》16cm x 214cm纸本2020年
但留住了现代精神,这是很难的。我们还发现,李学明有意将宋代马远、夏圭的山水构图拿过来配在人物画里,格调清远脱俗,营造了一个文人的语境。在他的画里,也能看到齐白石《借山图》对他的影响。《借山图》表达的是齐白石中年时期壮游途中所见所思所想,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澄明空灵,这是一种接近道禅哲学的美学韵致,大片留白,留给天,留给地,留给云,留给水,留给自己的内心。
《宜子孙》16cm x 212cm 纸本 2020年
同样,李学明笔下的人物运用的也是减法,他过滤掉了人类世界林林总总的声色干扰,越到后来,越以老叟和童子为主。作为人生年龄的两极,无论老叟还是童子,其实都是小孩,一派童心玲珑,憨憨的可爱。
《风入松》17cm x 153cm 纸本 2020年
你看,老者复归于婴,童子更是天真无邪,他们都是赤子。干净世界,干净人心,他们都是静的,他们不是在看山、看水、看云,就是吃瓜、喝茶、纳凉、嬉戏、访友、下棋、听松、赏荷、观鹤,闭目养神或者弹琴、聊天,一个字:“闲”,闲出了一种悠远的生命情趣,闲出了一种清雅的中国文化,恍若他们生活在古时候,但他们的的确确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的人,对于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而言,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气派,见到这种气派,已经很奢侈了。
《不负良辰》16cm x 213cm 纸本 2020年
关键是,李学明的画让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心生艳羡的同时,也和画中人一起实现了心灵的“悠游”,实现了真正的放松。我之所以喜欢李学明的画,根本原因是可以到他的画中休息的。人间极乐,神仙世界,不过如此,那是一种人生的淡远和悠然,是文人画的最高境界:悠游。优哉游哉,超拔于物象,抵达澄明之境,在“悠游”中获得了生命的丰盈、精神的澄澈。
《梦江南》15cm x 214cm 纸本 2020年
善用美学减法的李学明,用如此朴素通透的笔墨,营造了一种清旷之美,他甚至营造出了一种淡远无尘的禅意。读他的画,你会感受有一种古风悠然的澄明世界正在接纳你,亲近你,事实上,中国画自身即是一个圆融世界,本质上有一种哲学的“孤寂”,是和读画者存在着“距离”的,它不随意亲近你,只是远远的在那里。李学明却不同,他的画能让你产生一种艺术的熟悉感,能让你放松和亲近,并能产生共鸣,甚至可以走进去。基于此,李学明称得上真正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学世界。
《煮泉》16cm x 195cm纸本2020年
《洗心》16cm x 195cm 纸本 2020年
从艺术精神上看,李学明的画应当划归文人画的范畴,无论是美学的趣味、思想的来源,还是笔墨的提炼、意境的营造,都不脱离传统的大江大河,且指向清晰,那就是:超越情趣,抵达人生,奔向时代精神的表达。窃以为,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正是他的独特所在。
《江南好》15cm x 216cm纸本2020年
真诚是艺术最可贵的品质,虚伪的表达总是与艺术格格不入。源自生命里的那份天然,李学明真诚地拥抱水墨,他的画告诉我们,他从不端着架子画,只是把画画当作表达自己内心情感与思想的方式。不在意“我”,忘“我”,其实就是最“完满”地表达自我,此时的笔墨,不取悦他人,不取悦外界,而这正是善待水墨、敬畏水墨的表现,反过来看,也只有这样,画家才能得到笔墨的善待。儒家思想认为,君子本色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讷于言而敏于行”,放在中国画里看,这个“言”,是水墨语言;这个“行”,是水墨行动。李学明画中那种敦厚雍容中的平淡之美,让人觉得踏实、放松、感动,对于中国画而言,能让读者享受到这样的审美体验,还奢求什么呢?反观人心浮躁到扎不下根的当下,真诚的画家已成稀有物种矣,能感动人的画越来越罕见矣。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在现代化力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中,李学明的画如一曲水墨乡土的挽歌,不激不厉地流淌到我们的内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乐太平》15cm x 213cm 纸本 2020年
《画舫开》16cm x 211cm 纸本 2020年
《桃源河在》16cm x 221cm 纸本 2020年
(沈凤国)
博学明志 潜物笃韵
——李学明国画探叙
《阵雨》38cm x 59cm纸本2020年
中国画的精神在于一个韵字,而韵的灵魂依托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贯以耕读传家的主导思想,文人仕宦晚年多有回归故里乡野之意。这在客观上带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广袤的土壤。建国初期我国还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农业大国,农闲之余,村里总有几位能人,或会说书、或会唱戏、或读过私塾写得一手好字……大伙围在一处看热闹,听门道。传统文化便在这不经意的日常中口耳传播开来,生活不仅是艺术的源泉,它还承载着艺术的延续。
《对弈》61cm x 80cm纸本2020年
李学明出生于鲁西平原的莘县,受黄河流道的影响,莘县土壤肥沃,人民生活丰富安稳,历史文化底蕴醇厚,名胜遗迹颇丰,《水浒传》中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们热情爽朗,乡土文化根深。
《杨柳依依》36cmx 17cm纸本2020年
李学明从小聪颖敏思,村中老者所讲历史风物、人闻逸事、戏曲小说等等深深地落进了他的心里,埋下了文化的种子。贯穿其中的仁义礼智信,更是奠定了其一生为人处事的基石。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观看祖父画画,父亲写春联,
《巧云无尽》36cmx 17cm纸本2020年
年幼的李学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发现他偷偷地拿毛笔涂抹的时候,心里非常惊喜,并为他找寻了人生第一个画画老师,这位江老师儒雅和蔼,从《芥子园》入手,为李学明打开了一个精彩的国画世界。山水、花鸟、人物,从技法到精神,江老师引领他走上了传统绘画的正途大道,其间所学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令李学明受益终身。及至后来走出乡村,进入大学学习,农村的过往经历已如血液一样融进了他的骨子里。
《西阳影长》36cmx 17cm纸本2020年
《岁月往矣》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几十载岁月流逝,先生心里依然清晰的装着老屋门前池塘里银茫茫的芦花,元宵节红灯笼罩的神秘夜色,徒骇河里的鱼虾沙砾,黄昏村口宁静壮美的落日……
《春风高矣》36cmx 17cm纸本2020年
这一份牵挂无从割舍,艺术家天性敏感浪漫,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能够感受真的内心,更有一双表达情感的灵手。李学明求学时谦逊勤奋,育人时严谨细致,磊落坦荡,秉善真诚。不倦历练自我的心境,识自然,养心性,立品格。不求闻达而声自远矣。
《有味诗书》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从相对论的角度观察一个画家是否成功,就是看大众对其作品的反映。艺术史里每一件流传的经典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因为艺术是传递生活美的信使,只有人们感受到了这种美,这件作品才是成功的,无论它身处何种时代,它蕴涵的美依然能熠熠生辉。
《秋风乍起》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当然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位汉姆雷特,观者各有自己欣赏的角度和立场。我较喜欢的李学明先生的作品,大致有三大主题:童子图、泛舟图和博古图。童子图系列是李先生把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了艺术的再现,他把童年乡村生活的烂漫多彩,一一搬到画面上,捉蝉、摸鱼、斗蛐蛐;爬树、摘桃、玩泥巴;偷瓜、打枣、看巧云;放炮、玩雪、闹元宵……
《五谷丰登》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心有千千结,下笔如有神。这些幸福过往,李先生总能信笔拈来,淋漓尽致的刻画了稚子无期许,兜得满怀乐的天真意趣。观者总乐于代入其中,化身一位顽童,收获一份天真无虑。泛舟图系列主要源于李先生对苏子赤壁怀古的神往,他极其仰慕苏东坡,为其才学所折服,更是认同其“俯仰之间,悉为沉 浮”的阔达人生态度。三五知己泛舟水上,心目神思,觥筹交错,畅叙抒怀,又是人生另一种神仙境界。这类作品往往大量留白,水波不兴处,又处处有心,李先生真的是把水画活了,更是引人神游物外。博古图系列以《大涤子观画图》最为典型,画面以密不透风处,显出茅舍一角,一老者躬身画前,神情贯注,沉入其中。
《五谷丰登》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调牧》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一老一小的选材,本来最具人间烟火气息,却被李学明处理得超越凡俗,纯真大雅。李先生欣赏石涛对艺术的虔诚,同时也倾注着自己的一种情感寄托。
《日之夕矣》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描述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的书卷气。李学明于绘画除了极具天悟外,爱读书,也是其作品传神的一大关键。无事便翻书,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先生身板清瘦,不见俗态,二目炯炯有神,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把肤色衬托得俊黑而健朗,先生极为健谈,历史典故,风俗俚情,无不通晓,足见其读书之广,学问之深博。每到一地,不计辛苦,名山大川必先览之,纵观自然河山,丘壑尽描刻于胸中。博物馆,民俗馆,古址遗存,特色建筑先生也必一一细细观摩。
《河水清清》36cmx 17cm 纸本 2020年
《蝉噪林越》36cm x 17cm 纸本 2020年
没有急躁,全程凝聚着对文化的尊敬,非常感染人。先生的言行和创作足可勾勒出他和蔼正气,博学明志的形象。这样一位先生谦称自己为一介布衣,怀抱对艺术的膜拜,秉持专一、恒久、虔诚、脱俗的治艺原则,潜心进取,守护着中国画的灵魂。
《秋收时节》35cm x 17cm 纸本 2020年
《临泉品茗图》49cm x 93cm 纸本 2019年
《明月东上》35cm x 55cm 纸本 2017年
《山中论道图》29cm x 75cm 纸本 2020年
《吟於知者听》33cm x 76cm 纸本 2020年
《亥猪》60cm x 84cm 纸本 2020年
《吟于知者听》28cm x 187cm 纸本 2020年
《山中行乐图》39cm x 231cm 纸本 2020年
《湖上清吟图》31cm x 179cm 纸本 2020年
作品《东海名种》124cm x 31cm 纸本 2020年
《湖上行》179cm x 47cm 纸本 2020年
(《巨匠之门》副主编 王静文)
画家简介
李学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197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军第九届美展、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第二届全国名家邀请展、全国三百家画展、第二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等全国性展览,曾举办“文心禅境——李学明水墨人物画展”等个展。作品曾获“山东人物画大展”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沂蒙丰碑》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著有《李学明画集》《从山林到庭院》《李学明人物画新作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李学明人物作品精选》《李学明踏雪寻梅卷》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