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0-14 11:38:31
  中国山水画真正的形成要晚于人物画和花鸟画,最早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存在,那个时候人大于山。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消息树》

  山水画学习应体悟传承

  中国的山水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画种,它的观察方法、表现形式都有其特殊性,既有自然而然的东西又有非常程式化的东西,对于西方人来讲就很难理解也很难找到切入点。因为西方绘画,注重的写生观察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绘画,锻炼人手与脑的配合。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

《天齐渊》

  中国山水画真正的形成要晚于人物画和花鸟画,最早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存在,那个时候人大于山。真正的山水画出现,应该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人物成为点景,以树石为主。山水真正的发展和鼎盛时期是在宋元,经过这两个朝代的发展,山水画逐渐形成并且成熟。宋代不论南北均有著名的山水画家,留下了一大批传世名作。例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在美术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宋代的画个性比较强,用笔严谨,绘画性强,制作性强。到元代又有所改变,特别是元代以后绘画材质的改变及士大夫的介入使中国山水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诗情画意的成分增多了,同时元代开始注重以书法入画。明清虽然出了很多著名的大画家,但实际水平还是逊色于宋元。明四家里文征明、唐寅都有很强的基本功,但宋画的影子比较重。清代“四僧”、“四王”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也是对后世画家影响比较大的艺术家。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听雨图》

  谈到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石鲁、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等艺术家对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作品时代特色强,情感真挚,值得我们更多的研究。艺术家的作品里没有这个时代的符号,就无法体现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我们讲传承,既要了解山水画的发展又要知道我们今后山水画创作的笔墨担当在哪里,时代精神怎样体现。李可染、傅抱石、石鲁这些老先生对祖国文化建设的贡献很大,他们配合党的方针政策,投身到祖国的名山大川中去创作,展现时代情怀。实际上当我们真正来到大自然中的时候,应该有感而发而不是按固定套路。但是我们在学习中,作为一种方法,把一些固定的东西理顺也是很必要的。所以如何把自然感受和书本知识结合,如何展现时代特色,是我们必须要迈过的一个坎儿。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

《北山石仔屿之一》

  写生创作应回归自然

  传统的山水画创作都是画家在饱览自然之后,带着感觉回到画室再创作。而写生一词则是现代美术教育所提出的,与我们传统的方法差距很大。我们以前的教育基本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但在新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西方式的美术教育,以科学的观察方法入手,比如现在开始画人体,研究骨骼、肌肉、色彩。中国山水画的写生以前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游山玩水间按不同的感受来完成创作。但是现在创作又要求我们有写生东西,没有生活怎么能创作出好作品呢?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些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一场写生活动,在现场有位画家朋友说“纸太小画不下”,我想,方寸之间可以画天下,这才是真画家。西方的写生讲究客观,可以一直画好多天,不停的琢磨结构,光线,色彩的对比等等,这是一种写生,完全表现客观真实。再一种就是从精神层面出发的,完全主观的写生感觉。除此之外写生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你不会画的东西,你找不到的感觉,就直接去大自然中找来。这种就是收集素材式的写生。客观科学的写生办法西方人比我们强,而中国的写生则更强调走到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所需继而进行创造,我们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走到今天,中国山水画的创作除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还要加上“回归自然”。这样就像佛教里的三个境界,第一个是看山是山;第二个是看山不是山;第三个是看山是山。第三个就跟第一个境界不一样了。由此可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回归自然”三点是山水画创作的重点所在。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泰山赋》

  艺术创作需要反映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很大一批有担当、有责任心的艺术家,他们深入社会各界,体验和感受生活,创作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精品佳作。比如石鲁先生的《转战陕北》、《南泥湾途中》奠定了他在画界的地位,堪称时代经典。不管在哪个时代,艺术家都应该为时代讴歌。一位境界高的画家,作品里必然会有时代的符号。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去创作一些具有当下时代特征的作品。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

《北山后洼的轰鸣声》

  其实我更希望青年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能够更大胆一些,甚至带着一点反叛心理去创作一些荒诞的、现代派的或者是虚幻一些的作品。思想性,探索性再开阔一些,不要小看我们山东画坛的包容性。比如说,现在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我们也可以创作一些大自然对人类警示的作品画。我现在的很多创作中也有一些新的元素,不少画面中开始出现拖拉机、推土机、挖掘机,表现大自然遭受破坏,以画作为祖国山河呐喊。希望我们青年一代的艺术家可以创作一些这样饱含正能量的作品,文化更需要正能量,这是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

《北山大戏》

  在创作的技法方面,必须要继承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绝对不能丢。中国山水画精神就像揉面一样,同样是上好的面和水,有经验的人一下就能调节好比例。没有经验的需要再三试验,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类似于中国笔墨精神,一定要亲自体验。山水画创作一定要尊重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要跟大自然交流,要有敬畏之心。而谈到创新,就是绝对不可以一直走老人的路。记得在北大开讲座的时候,有同学就问现在院校能不能培养出梵高和齐白石?绝对不可能,而且也没必要。因为时代不一样了,他们的艺术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面貌,而我们的创作一定要展现对这个时代的感受和热爱之情。(傅晓燕  王艳田  超楠)

  画家简介

体悟传承、回归自然、反映时代——著名画家张志民谈山水画创作

  张志民,号张大石头,1956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阳信县,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浙美)山水画高研班。现为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原)、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研究、创作与艺术教育工作。出版有《张志民山水画集》《中国山水画构图研究》等专著、教材数十部,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画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