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辛夷《拾荒者》230x158cm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一幅好的作品除了形式上能打动人之外,其传递出的文化层面的精神内涵还应给观众带来更久远的思想意识上的影响,这与那些仅仅愉悦观众眼球的作品所不能比拟的。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是艺术家的本心直取,真情披露;好的作品必定是蕴含万有,律韵无限。这就是著名艺术家韦辛夷先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拾荒者》带给我们的感受。
韦辛夷先生以笔墨造型能力强而为人称道,他从传统笔墨锤炼入手,在广泛涉猎文史哲的基础上,用新的视角,把自己的修养润泽无声地渗入到中国画创作之中。谈到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拾荒者》的创作,韦辛夷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感受。
记者:自“十艺节”您创作了巨幅重大历史画作《闯关东》,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您又有新作《拾荒者》入选,这体现了您旺盛的创作力。这幅《拾荒者》在此次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展示了它与众不同的一面,无论在其自身笔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表达上,都让观者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是什么缘由,您创作了这样一件作品?
韦辛夷:之前我看到国外的一篇报道,是说一名外国人来到中国一座繁华的城市,在他乘坐地铁的途中,几乎没有看到读书的人,大部分人是很冷漠地各自听着耳机,或是打游戏,或是呆呆地坐着。于是,他发表言论说“中国不可怕”。为什么这样说?必定有其原因,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他的推理应该是这样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层面里,如果人们不去读书,说明他们忽略精神需求,不注重精神需求,必然会追求物质享受,由此就会产生拜金主义,而拜金主义就会使价值判断出问题——唯利是图、唯金钱是图。当价值判断出问题之后可能就会引发国民素质大滑坡,甚至是丧失道德情操。经济再发展,道德上不去也是白搭,如同一座高楼,内部却没有钢筋,一个巨人,但是严重缺钙,这样的民族或是国家自己就会垮掉,当然不可怕。你可以说这个外国人视点刁钻,结论危言耸听,但是不幸的是,当下国人的确存在所述的事实,这也怪不得有此推论了。
记者:通过一个读书的细节就推理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最终能导致这个民族垮掉,所以他说中国不可怕?
韦辛夷:对。我们再反过来推理一下,读书怎么会跟“可怕”结合起来?假如说这名外国人乘坐地铁,有很多人不是在听耳机玩游戏,而是在读书,他会生出怎么样的想法?……大众是因为有精神需求所以在读书,这种精神需求就会出现两个物质层面的现象:第一,他极其富有,他不为衣食所忧。第二,他不富有,但是他不为物质所羁绊。这两个层面的人都在读书,他们追求的是精神的超越。当人的精神层面达到一定高度以后,物质层面就会被放在第二位,他的道德情操会升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他不被物欲所控制的时候,他就变得可怕了,因为他有信仰了,所以从里到外都强大了。小小的一本书竟然关乎国家的命运,关乎一个民族的兴旺,这也可以看做是正反的蝴蝶效应吧。有数据统计,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每年4.77本,这其中还包括了课本!而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这个悬殊很大。物质丰富了,精神领域却是空虚的,这种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强大应该是物质加精神的强大!
记者:书与我们密切相关,现在真正读书的人确实少了许多,或许也跟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有关。
韦辛夷:什么是书?书是记事的,书是说理的,书是表达情感的,书是传授知识的。书有两个指向,内涵和外延。内涵的指向是文字本身的基因,外延的指向是文明所达到的高度。我有很长时间理不清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可是我在书中找到了切入点,书本身就承载着文化与文明。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先映入眼帘的是汉字,每一个“字”都是思接千载,都是远古先人的信息。只是我们在感受文字时,就如同感受阳光空气一样,身在其中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与珍贵性。很多时候一本书就是作者毕其一生的精华,人生有限,至多百年,为什么要写书?就要给后人留下一些印记。我们也是通过书了解历史,通过那些文字描述想象出历史人物的形象,文字的产生对人类文明来说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可以说没有文字就没有书,没有书就没有历史,没有历史就谈不上现在和未来,是这样吧?或许有人讲现在是信息社会,可以在网络上看书,但是,真正在深阅读的人却很少,多数人是在看快餐型的东西。电子读物缺少纸质书的亲和力,缺少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这只是一种冷冰冰地跟机器的交流过程。我骨子里是个爱书人,你可以说我是个守旧派,已经把读书当做了生活的常态与习惯,古人说“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这句话不白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记者:这次美展的创作,为什么会表现一个拾荒者在书店读书的场景?
韦辛夷:对于这个表现内容我是有考量的。如果按过去的阶层划分,人是会被分为三六九等的,最高层次为士,最末为丐,丐是没有资格读书的。可是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各个阶层都是社会的公民,都有权利读书,都有权利进书店。在书店里见到衣着破烂的人不稀奇,他们没有钱买书,但是他们爱看书、想看书,这就是该画作立意的基础。那么为什么不表现母亲带着孩子看书?为什么不表现白发老教授看书?为什么不表现大学生在看书?因为他们读书是常态,并不具有艺术的典型性,引发不了人们的深刻思考。实际上画面中描绘的这个情景,是我在外地的一家书店亲眼见到的,之后这一幕就深深映刻在我的脑海中。也是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我产生了创作这幅作品的想法。于是就动手画了出来。送展后心里没底,好在作品接地气,顺利入选。
记者:作品中人物的面部刻画很生动,仔细看看会发现整个面部全都是线的组合,起承转合,笔笔连贯,没有采用皴擦的手法,您是怎么做到的?
韦辛夷:用什么样的笔法来画很现实、很具体,无法回避,用线性水墨对应线性素描是个新的课题。对于现在人物画那种擦炭像式的画法我不太喜欢,于是我尝试用中国画传统的“线”来表现,放笔直取,用“线”塑造人物形象。作品中人物的面部全部用线条一笔笔写出来,有起承转合,有浓淡干湿,整个面部一气呵成,“形”“神”“笔”“墨”四个要素还算协调统一。
记者:您在人物的动态及场景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韦辛夷:创作中有几大难点:第一,表现一个人物比表现一群人物要难得多。第二个难点就是环境怎么处理?把人物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用什么样的笔法表现环境?在画的过程中人物形象算是顺利,一遍成功,当人物完成以后环境处理就成了大问题。首先要符合他拾荒者的身份,要揣摩他的心理,他不敢站在书架的前面,他需要找一个角落,悄悄地读一本书。时常去书店我发现每个书店里都有防火设备安放处,这里走动的人很少,我想他躲在那里看书,至少人们不会给他白眼,所以我给他设定了这样一个小环境。当画面的主要人物确定用写意笔法后,我突然感到背景笔法的处理也成了问题。如果用统一的笔法去表现,那么主要人物就凸显不出来了。两三天之后,我重新面对这件作品,感觉应该采用大泼墨的办法,于是将背景全部画虚,背景就是一面书架,成排的书。这样一个蜷缩的身体,一双关注的目光,一只僵硬的手,统一到人物身上,这三点符合一个拾荒者的身份,他又是个善良的人,用手捧着书,他的手是僵硬的,小心翼翼怕弄脏手上的书。秤钩和麻袋包这两个道具更是不可少,秤砣虽小,放在这里一样也是压千斤,如果没有这两个道具,他的身份就不明确。
记者:这件作品为什么没有拟定一个文雅一点的题目,而直接命名为“拾荒者”?
韦辛夷:一层意思是表明人物的身份,另一层是表达人物的精神追求。画面完成还未装裱时,我又陷入沉思,这幅作品似乎出现了一种隐喻和反讽,它在暗示什么?又讽刺着什么?可能就这点说不清的东西,让它更有价值。从更宽泛的角度说,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精神的拾荒者?
《拾荒者》局部(之一)
《拾荒者》局部(之二)
《拾荒者》局部(之三)
构思完成,即刻落笔
创作正在进行中
送展前最后一次修改作品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同《拾荒者》作者韦辛夷在画前留影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领导赵实、左中一、刘大为等在《拾荒者》画前同作者韦辛夷热情交流
韦辛夷
1956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人物画,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1992年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刘国辉教授工作室,为首届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成员。曾任第四届、第五届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五届、第六届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书画学会副会长,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作有《鸿蒙初辟》、《蓄须明志》、《马陵道》、《灵山法会图》、《在那个夏天》、《小岗村之夜》、《广陵散》、《怀沙》、《好日子》、《拯救希望》、《大地之子》、《闯关东》、《拾荒者》、《苟坝的马灯》、《稷下学宫》、《鞌之战》、《腊月二十三》等。其创作风格凝重奇谲,具感染力和人文内涵。被誉为“融古今中外于一体,得诗文史舆之四味”的实力派画家。其水墨小品恬淡隽秀、意韵悠长。曾多次出访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埃及、越南等国家进行艺术考察交流活动。出版美术专著《占有空间•韦辛夷水墨人物画创作心迹》、《当代中国画精品集•韦辛夷》、《金手指美术自学丛书•写意人物》、《写意古装人物•仕女篇》、《写意古装人物•钟馗篇》、《中国画名家丛书人物名家•韦辛夷》、《名家•韦辛夷画高士》。出版文集《提篮小卖集》、《担水劈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