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画院和中央十一套合作推出了40集系列片《北京画院名家展播》,今天和大家分享北京画院副院长、专职画家蔡玉水老师的艺术访谈内容。《北京画院名家展播》具体播出时间请您关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预告。节目在CCTV播出后,可下载“央视影音APP”,搜索“翰墨戏韵”观看回放。
画家蔡玉水
从故乡到异乡,又从异乡回到故乡,北京画院画家蔡玉水50多年的人生,没有一刻离开过艺术。
从艺术启蒙到就读大学,再到艺术创作,蔡玉水经历了典型的艺术家的成长道路。23岁时,年轻无畏的蔡玉水,投入了大型历史绘画《中华百年祭》的创作,一个个体生命最美好的青春年代,他用十年时间完成一部创作。
蔡玉水《中华百年祭-南京大屠杀》宣纸、水墨
一部反映人类命运的主题创作诞生之后,如何从自己营造的艺术浸染中走出来,跨越过去,寻找新的艺术语言,是蔡玉水第一次面临的选择。
选择不断的行走,走不一样的路,看不一样的风景,以此来充盈内心的创作欲望。蔡玉水不留恋已有的过往。在艺术上创造一个高度,然后跨越过去,重新建立一个高度,这在艺术上并不容易,但是蔡玉水却在不断的经历这样的过程。
蔡玉水《天堂少女之二》80x110cm 2009年作
在艺术语言上的寻找,和生活的碰撞永远是艺术家最幸福的这种过程。与前一个十年不同,第二个十年蔡玉水画的都是美好热烈的东西,12米的《天堂巴厘岛》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呈现了一位艺术家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双泉创作的蔡玉水
第三个十年,蔡玉水回到了故乡,一个名为“双泉”的小镇,一片96平方公里的旷野。他坚信,泥土只有在乡村的时候才散发着芬芳,但同时,他也看到了日益凋零的乡村,内心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是“采菊东篱下,黯然泪湿心”。通过艺术帮助改变三万人的生活,显然单靠绘画是不可能的。怎样能够让这个古老的乡村能够产生新的造血功能,蔡玉水需要找到新的艺术方法论。
凭借着一股情怀,蔡玉水从绘画到雕塑,再到艺术片和电影,双泉慢慢变成网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样本:“其实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王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理想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巨大反差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好在我们用艺术的方式让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一步一步的靠近一旦统一了,我们就是大幸福。”
蔡玉水雕塑作品《祈祷》在双泉的田野中
田野是最好的美术馆,当日落月升,他蹲在田埂上,看着雕塑《母与子》在伴随着夕阳慢慢落下,迎着月光升起,露水在母亲的脸上滑落到孩子的脸上,蔡玉水内心的理想王国变成了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