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下的徘徊与追溯
——阅读张旭绘画作品
与张旭老弟相识二十多年,每次我们相聚交谈都是松弛安静地坐落一角犹如屏蔽掉了周边的喧哗,这也是张旭的品行与个性——沉稳、平和而独立,在平缓的交流与对话中不时地提出问题继而停顿下来像是思考,应该是在质疑吧。
张旭创作或作画都是系列化的绘画方式,每次作品的交替都是在系列绘画过程中徘徊与追溯,从不并不急于求成,在创作系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对其作品传递出上下文的表述关系。虽然张旭执教于戏剧影视艺术教育,驾驭轻熟于各种媒介技术,但他依然艰辛坚守在架上绘画的艰难路径中,从中也可看到他执着追求的艺术态度。
名称:《午后》,尺寸:150x110cm,材料:油画
每次的交往与看画似乎去打开一扇扇窗户,透过光亮让我静心阅读张旭绘画作品,试图诠释作品的前前后后。“景观图式”一直是张旭系列作品的命题与关注,在当今数字时代快速浏览阅读改变了传统对图像的认知,屏幕泛滥成灾的图像、复制技术的捏造、盲目过度的消费与消耗,这种视觉的欺骗与视觉的虚伪早已破坏了当下社会的人文生态。张旭绘画作品深入运用艺术语言与图像符号试图重新构建景观情境——从“景观自然”到“景观社会”的系列作品都是在现实碰撞与质疑过程中体现了尊重内心世界,激起人们对精神品质的追求。
“景观自然”——风景写生系列:画布上没有炫丽传奇叙事更没有田园浪漫的影像,同样也看不到迷恋对景观物质化模拟与仿真,更不是追逐当下写生时尚随波逐流。在重构自然景观过程中张旭反复强调了绘画材料的结构性质即调动材料阻力、重力与张力,在层叠、堆积、刮擦、挤压的动作过程把观者带入到形成景观画面的动势视觉中,材料再现滞留的凹凸、厚薄、松紧形成的冲突与张力的现场就是面对自然景观下博弈与精神品质的顿悟。同样材料形成的人性意象的寓意使得观者延续了对画面的阅读过程。
名称:《痕迹2》,尺寸:150x106cm,材料:油画
“景观社会”——工业风景系列:在社会、集体乃至个人向高度工业化转型的社会大潮下,工业景观作品展现的并非一个简单图像集合,而是介入并暗喻了个体生命过程的足迹与痕迹。作品形象符号看似冷静、客观也没有过度的绘画质地炫耀,但是就是在这冷峻而平缓的中性景观下隐现了人性的闪烁,感受到生命曾有的记忆与裂痕的境遇,人不能抽象地将景观对立于实际社会,在绘画秩序中过去、现实使得景观这一瞬间面貌的矛盾与冲突——不完美而显得真实,通过景观图像的中立建立了对话基础,在观看的同步导入了情境的启发。
总之现实显现于景观,景观就是现实,或许张旭将继续在景观下徘徊与追溯,我将继续在漫谈的角落下期待。
——王镜钢(职业画家)
2020年9月
名称:《寂静》,尺寸:180x110cm,材料:油画
名称:《老站》,尺寸:150x110cm,材料:油画
名称:《有鸟巢的烟囱》,尺寸:150x106cm,材料:油画
名称:《息》,尺寸:180x130cm,材料:油画
张旭,1976年生于山东莱芜,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访问学者。
作品参加首届山东(国际)当代艺术展,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暨视觉艺术双年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美术作品展,全球变暖主题邀请展(上海)等。
展览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18年山东艺术学院建校6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16年《足迹》张旭艺术创作立项作品展;
·2015年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暨视觉艺术双年展;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3年“艺术·尊严”油画学术交流展;
·2012年山东美术作品展;
·201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绘画vs影像山东油画作品展;
·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2007年全球变暖主题邀请展上海展;
·2006年时代的诘问——山东油画写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