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中的一个审美范畴,通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通感的存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门类能够彼此联系。事实证明,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审美经验越多,感情越炽热,越具有艺术的创造性,在他们的审美活动中通感现象出现的越多,从而就越能够让观者得到美的享受。当代著名画家朱全增先生的花鸟创作即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通感,是指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是物我交融意义上的“六根互用,感而遂通”。朱全增先生平素注重文化修养,喜爱文学诗词,在研读文学作品时,他发现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如《文心雕龙·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心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赋》云:‘繁缛络绎,范(雎)蔡(泽)之说也。’此以响比辩者也。”这里,把箫声的柔和,比慈父畜子,笛声的繁响,比辩士游说,是以声类声。
由此,朱全增先生又结合自己的绘画体会,在艺文融贯意义上,触类旁通地探讨通感在绘画领域的运用及价值,从通感渊源及其发生的普遍性、可利用性上,探讨通感在水墨画语境生成过程中的运行规律。而且,他发现:作为意象类型的一种,通感意象的有机连缀,有利于生成更生动的审美意境。如此以来,朱全增先生在其花鸟画创作中自觉地借鉴通感元素,采用通感技巧,这有利于传统的思维定势的突破,益于深化其写意艺术文本。
欣赏朱全增先生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新作品,可知他不满足于既有的探索成果和业已取得的艺术成就,而是一如既往地力行学术研讨和文化溯源,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和充实的人生憧憬,继续坚定地走其多元借鉴、融合出新的艺术嬗变、现代创新之路,在题材上力行审美拓展,技法上融古出新,进一步提纯语境,使意境更为生动,意象美感更趋典雅,蕴藉着诸多审美范畴。这其中,即有通感。其画带有明显的“通感”印记,在通感中其画面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朱全增笔下的各种审美意象,绝非客观具象的简单再现,而是接入地气,写其生气,经过高度的艺术加工,去芜存精,由表及里,从自然实物沿着写意神气的审美旨归,步步提炼,往前推进,最终渐次转变为别具艺术化、人文化、审美化的耐人品味的境象:雄秀两得,刚柔相济。赏析朱全增先生在五指山南麓森林湖畔画的紫荆花,以整株树入画,墨干红花,交相辉映;伟岸之气与嫣然之美并存,这看起来,壮而不粗野,秀而不纤弱,别具一种清通高迈的写意气象。也看得出,作者将通感技巧调用过来,画得枝叶纷披,花朵盛放,所造意境,如听到花儿有声在喧闹,闻到有香在散发。这,正如其题跋自作诗云:“南疆花胜锦,紫荆吐芳艳。更待墨郎咏,裁句酹新篇”。这幅画,可视为一段讴歌生命的乐曲,一首礼赞英雄的诗篇。
因通感介入,朱全增先生的画面中色、香、味、声的体验,以及所蕴含的款款深情、浓浓亲情和絮絮心语,拉近了观者与意象之间的审美距离,使读者对植物花木有独特的感受,亦充满了对生命、时间的感悟。对于这一艺术亮点,有多位学者研究撰文指出。总的来看,其笔下,不乏春花可嗅之香,有秋果可尝之甜,有冬季荷塘逢雪之冻人瑟瑟,更有清风拂面似的审美体验,大多在各种昆虫的热情参与下,在自然物态与拟人心态的结合中,使观者的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一时不分界线,诱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各个感觉器官以及生活体验参与其中,漫历艺品之鉴赏而得审美之享受。究其缘由,这与画家擅长将其主体的生命经验、内在涵养融铸其中,而与客体生命气息相通密切相关。
这就总的表明,朱全增先生写意花鸟画的审美境界和精神内涵,经过置入通感,而得到有效地高度升华,使其画作,浑如一大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色、香、味俱全,调动观者的欣赏欲望,从而能够突破传统语言表达的局限,丰富抒情达意的审美旨趣,起到增添神采的艺术效果,进而造就自我富有诗意的艺术新篇章!(上官爵文)
朱全增,山东莒县人,1956年生。先后毕业于临沂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山水、花鸟画。作品在国内、国际举办的人型美展中有十几次获得大奖、金奖、银奖、铜奖等,作品被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管理局、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妇女活动中心等国家一级收藏单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