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
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美术学博士。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艺术研究、刊物编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他的兼跨两界,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李一喜欢书法,却偏偏选择传统书法中最古拙难学的章草一路,这就使人感到意外了。其章草不仅有敦煌经卷的民间情愫,亦有王蘧常的笔意,且糅合了《急就章》《平复帖》和沈寐叟的章草,能于古拙中寓灵秀,古则越古,拙则更拙。他一直以“先做一个学人,然后才能做一个书家”为人生信条。
李一的楷书,端庄宁静,得魏晋风度,有写意气质。就我个人的感悟,楷书与章草是两种密切相关的字体。就章草笔意来说,用功写好楷书对章草是很紧要的。从李一的书法路径可以看出,他一是重视读书学问,二是重视摹古人又不薄今人,三是重视在临摹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和艺术修行,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实,风格绝不是一蹴而就地“做”出来的,风格是书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锤炼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个性而后的自然呈现。
李一对自己的书法创作是绝对自信甚至自负的,时而也有自谦且又常处于自省的状态。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使他在肯定与否定之中不断提升着自己。
雨中苏州
李一的书法创作实际上已为他的研究工作做了深层铺垫。研究可以开拓思路、扩展视野。就创作来说,毕竟技术性很强,若没有技法基础,艺术的提高便成了空中楼阁。评论家倘有创作实践的启发,当其进入理论境界后,尤能在艺术品评上显得丝丝入扣。对于历史上存在的多种艺格流派,李一是主张包容的。他以碑为主而博采简、帛、陶文等民间艺术营养,孕育了他现在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一以抄《四书》为平常日课,其意在温故知新,弘扬民族精神,显示传统文化之光彩。王学仲先生曾说:“李一乡弟,台娴于文字,复精于书道。予少登石门山谒孤云草堂,得读云亭山人传奇之什嗣,观孔德成之碑。今得李一君书法之集,谓有陆机《平复》之遗风,殆少昊灵气,百代所钟欤!”李一一贯读书明理,处世修身,忙里偷闲,融书于常,使书道如人、文道自彰。
作为国学一支的书法,学为体,法为用。学术性应是这种艺术形式的安身立命之本。李一是研究书道兼及艺术理论、深具创作实力的书法家和美术理论家。他生于孔孟故里曲阜的书香世家,在父母熏染下学习颜、柳,及长习篆隶行草,尤对“二王”一脉用功多,而后在蒋维崧的影响下攻习隋魏碑刻。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转攻章草,上溯汉简,下及皇象、宋克、赵孟頫、沈曾植诸家,后又浸染王蘧常,所作颇有温润拙厚、浑穆流落的金石味、古檀香。其小楷取法钟繇,又临“二王”、文徵明、王宠、倪瓒诸家,参以魏碑章草笔意,用笔工稳干净,气息清远疏宕。作品中长捺舒展,风致翩翩,一些竖画骋怀纵笔,极为抒情。
夜行黄山道中
“书为心画”亦可引申为“书如其人”,李一常书此以为座右铭。诚然,一个人的性情决定他的书风取向,人的心性往往会在作书时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李一来自人文胜地,有他对艺术的情笃意真,有他书风的敦朴自然,有他在治学上的严谨踏实,于是便有了他在书道曲径之旅中的探道寻真。
人生可以占据的光阴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光阴中可以挖掘出巨大的人生能量。李一所展示的人生能量主要反映在治学、求艺的宽度和广度上。作为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理事,他在美术史论中先后有《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中国美术学批评比较》《走向何处——后现代主要与当代》《八大山人书法研究》等问世。他担任《美术观察》主编,为促进美术书学理论繁荣贡献良多。
与同道切磋有感
从李一寄来的作品集《李一楮墨》中能透知他的文心。李一并不追求书法的“全能”,他擅长的书体只有章草与小楷。其章草平实而不乏古风跌宕,小楷娟秀而文雅。而他书法的根底约略在汉魏隶简与北朝碑版,那是一种古典化、民族化的人文追求。一个没有从事过艺术实践的书画理论家很难深入地探讨创作的理论问题。李一对中国书画理论的探微是从自身实践,甚至是从他作为一个书家的学术个性追求中起步的。他的章草是富有创造性与独特性的——他把碑帖不同的用笔结体、气质风韵糅入章草中。李一同样是一个有禅心哲思的书者,他站在书学史的高度上来发掘那些被历史遮蔽的文化空间。他的书法状态是学问之余的林泉散步、放浪心海,他希望自己能与当下那些专职书家区别开来。他从书法进入中国的书画美学理论,又从美学理论的高度选择书学之路,并以此提升他书法的审美境界。
感怀二首
李一还是一个至诚的学人、诗人,他对目前诸多前瞻学术的热点问题有着独到的观点。书名借助文名,学名却也得其风雅。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长期以来,他对成就一个书家所需的传统文化素养都进行了全面的积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曲阜对李一的生命情愫尤显重要。他很早在学书过程中就能将自己放到整个传统文化大背景内来观照。他认为习书的优劣不在于取法碑帖的品级,而在理解、把握碑帖的水准。从另一个角度看,若不是对书艺有深刻远大的抱负且充满自信的人,绝耐不住当今社会的繁华诱惑。李一性格沉稳,学问深潜且品味儒雅,书风含蓄,看似平淡却总予人不可名状的别样风情。
为了让人们了解你,就要袒露你真诚的胸怀。李一是书家,更是诗人,如其在恭王府十年修学时所描述的:“在鲁本平静,生活亦悠闲。唯觉耳目寒,负笈入幽燕。”“吾生有大憾,未能事高堂。欲静风不止,未孝母先亡。”“清明京华尚未雨,古鲁游学已断魂。母亲一别十七载,小儿年年泪沾襟。”字字血泪,表达了他对母亲的一往情深。
一城十里
李一除了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果外,还主持了许多重点研究课题。如中国文联部级课题“中国当代的书法评价体系研究”,这是唯一一个由中国书协组织申报的书法类项目,由李一担任主持。除此之外,李一还担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大课题《中华艺术通史》元代卷以及《共和国书法大系》的主编,担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以及国家美术奖、国家艺术基金和“兰亭奖”的评审委员,可谓身担重任。书里书外,求真探隐,以风神骨气、学术视野至上为终极追求,这正是李一的笔墨人生。(江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