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画家来说,藏区可谓是“艺术圣地”——这里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淳朴的民风,以及藏族人民的面貌、神态、服饰都很入画,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藏区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当然,倘若想创作出高水平的藏区题材的艺术作品,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过去的20多年中,南海岩先生不断地深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他与那些到藏区拍照写生的画家不同——甘南对于他,不只是视觉听觉乃至感情上短暂的冲击,20多年了,每年一趟甘南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习惯,在感情上他已经完全地融入到这片土地中,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用干牛粪烤食物,用小刀一点点挖开还带着冰碴的苹果,与当地人民一起敬拜神灵……甘南不仅成为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融入到他的生命里。
正因为有这样炽热的情感,南海岩的藏族题材画就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我们看他的作品,无论是《虔诚》《祈祷》《祥光》《守望》,还是《醉恋母亲河》《金色的原野》《高原金秋》,虽然都是描绘藏民的生活日常,却散发着朴素且诗意的光芒。他艺术的诗意与浪漫并不是刻意寻找、有意制造的,而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凝练而成的。所以,南海岩与甘南相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混沌未凿、带着纯朴与野性的甘南与南海岩追求大朴大美的生命质地一脉相通。可以说,甘南成就了南海岩。
醉恋母亲河
在中国人物画创作方面,南海岩可谓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他摒弃了传统水墨人物的概念套路,探索出了以彩墨写实写意为主,强化视觉色彩认识和笔墨语言的“当代彩墨写实人物画”。
如果说南海岩在藏族题材系列作品中着意刻画的是沧桑岁月中人们所裹藏的大美大朴的灵魂,那么他的印度题材新作,在表达旨趣方面与之前相比有所不同。这些印度题材作品则更倾向于传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画家把触角伸向了印度人民寻常的生活状态中,捕捉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神韵和诗意。虽然笔墨语言与之前无大异,借鉴了西画的表现技法,“线”的韵味巧妙地隐在墨下,以水墨处理明暗、转折、形象的体面关系,在细节刻画上层层积染,以色彩的浓淡来区分透视关系中的明暗,以厚重的色彩来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但显然,南海岩印度题材的作品笔触却更加轻松和愉悦,他似乎已经从表达人类生存沉重的状态中“跳跃”出来,而更愿意表达一种轻松和谐的生活场景。
在《快乐时光》和《瑞彩祥云》中,祖孙三代人依偎在一起,脸上写满了幸福,而从背景的土路和简陋的棚屋来看,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即使如此,我们却分明能感知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与幸福。如果说南海岩藏族题材的作品(尤其早期作品)关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包含着凝重的苦难意识,那么印度题材作品则关乎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命运所达成的谅解,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状态。这是一种生命的觉醒,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而这种觉醒,在当下疫情还在全世界蔓延的时期,显得格外珍贵,让人愈加清醒——不管是金钱、权势,还是名利、地位,在生命面前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与家人、朋友相爱相和。
瑞彩祥云
南海岩,1962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现为北京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