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士强
1957年出生,山东烟台福山人,现任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美协当代艺术委员会主任;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998年开始习国画,2006年开始“触油”,无门无派,率性挥洒,自称“心象与表现”油画,迄今已创作了近2000幅油画作品,其中“白日梦”、“深呼吸”、“裂变”、“归心至简”、“物我”、“岩石说”系列已分别完成200余幅。2009年在山东美术馆举办首次个展:《意油心生——潘士强油画作品展》;其后又多次在烟台、威海、济南等地举办巡回个展;在北京举办《白日梦——潘士强梦幻与现实主题油画展》,成为目前国内数量最多的系列主题油画,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潘士强现象”和“白日梦品牌效应”。
其作品大量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和藏家收藏,其中白日梦系列油画《爱的法则是相通的》、《做个内心微笑的人》两幅作品被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及所属的罗斯洛克文化艺术集团收藏,并成为该集团特邀画家和艺术俱乐部理事;白日梦系列油画《和谐让生活充满阳光》被联合国副秘书长彼得·朗斯基·蒂芬索收藏;《脑海里深呼吸》系列油画分别被巴基斯坦执政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第二领导人沙赫巴兹.谢里夫和中国驻巴基斯坦拉合尔总领事馆收藏;
2013年和2015年作为唯一油画家分别荣获“品牌中国十大艺术年度人物奖”、“中国文化艺术行业绘画创新贡献奖”;其作品《爱的法则是相通的》和《深呼吸》系列油画分别入选“2013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56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提名展”、“2015米兰世博会国际艺术展”。
出版有美术评论专著《画中话》及个人油画专著《我的2007》、《原社油画——潘士强作品集》、《白日梦》、《当代油画家潘士强》、《白日梦——潘士强油画作品集》等。
艺术家潘士强作品展
远宏艺术空间即将开幕
艺术贵在独特
文/杜大恺
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院长
清华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著名艺术家、评论家
我和士强先生相识已有二十年了,这期间我们每年都有聚会,彼此早已成为朋友了。给我最深的印象:他是一个既有社会担当,又有文化担当的人。他之所以走上这样一个绘画的途径,不单单是一个兴趣,而是和他的文化担当相关联的。这种担当一则是他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坚韧,是一种完全主动式的自觉,另一个是说他在艺术上的独特追求,回应着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发展的轨迹。
记得2006年,我看到士强先生最初的油画创作,很是惊讶,因为他先前画国画,没有画油画的经验,但他一出手,就画得很异样,很有个人面貌,其画风简朴、纯粹,与传统意义上的油画完全不同。曾经周围的人对他的画有各种各样的评价,而我是非常看好的。我觉得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非常多元的状态。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固化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油画进入中国较晚,对其规律和趋势的把握相对滞后,因而真正具有独特面貌的油画家还是比较少。士强先生由于没有学习油画的背景,反而成了他的一个长处,所以他在语言、题材的探索上,都做出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可贵的探索,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符号,所以我对他的油画有一个特殊的肯定。而今他的油画已经得到了相当范围的承认,其作品能够被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及所属的文化艺术机构收藏,能够入选顶级的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这不是偶然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爆发出更大的潜质与价值。他艺术创作最终所形成的这个结果,其背后性格是一个因素,文化修养是一个因素,他对社会的理解和担当也是一个因素。我想,如果没有这些,他不会选择今天这种方式画油画,也不会用自己的特别的一个视角去画一些常常被人忽视的题材,而且也不会形成今天的绘画语言的格局。
士强先生的白日梦系列油画,是我以前从来没见过的。这些年来与他的接触中,我不断地看到他艺术上的变化和转换,每一次都有非常新颖的特征。白日梦绘画中出现了很多的人物,画人物对他来讲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是一个媒体出身的人,他对社会的关注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以前画风景,以山为主题,他觉得不能满足他对时代的理解,特别是对这个时代命运的关注,所以他现在画人物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他画的人物也很有特点,在夸张的变形中表现出人的精神特质,色彩、构图同样很吸引人,尤其是画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更能拨动人的心灵。我常常感到很惊讶,他无论画什么总是有自己的特点。一个艺术家当他实现了自己的特点的时候,他就具有他的独立性,包括人格的独立性,理念的独立性,艺术的独立性。
我觉得士强先生的油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独特性,这是支撑他艺术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今天这样的艺术环境中,一个艺术家能够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是很不容易的。他几乎是没有任何来源,都是从心里出来的。我们看很多画家都有一种因袭性,像这个,像那个,尤其是学院出来的画家,你和我的差距很小,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重复。而士强先生则不同,他每次去选择画什么的时候,每个不同的系列既有体系的关联延续,又具有新颖独创的面貌,我觉得这些都和他的经历联系在一起,他所看到的这些对象,也许其他人也会看到,但是他看到的是不同的那种形态,他用一种完全个人化的语言去表述,他的那种方法在其他画家身上看不到。他在维持自己的特征的同时,维持品质,特别可贵。所以,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特别需要士强先生这样的艺术家,不断地有这样的人出现,就会改变中国艺术的格局,使我们的艺术进入一个原创性的状态。
写给岩石说
文/潘士强
我的老家在烟台福山,老宅的屋后有一口石砌的水井,老祖宗给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义井”。甘甜的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村名也由此而来。爷爷告诉我,先人给井起这个名儿意在告诫子孙们义字当先,仁义做人,仁义做事,义重如泰山。如今离乡40余载,那口石井和着家乡的记忆、先人的教诲早已渗透进骨子里,融汇在血液中。无论岁月如何变幻,心的根却始终不曾动摇。
七年前的一天,我在回乡入驻的福山宾馆的院正中,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正反两面有着不一样的肌理和图案,或明或暗,或隐或显,似自然万象,似人间百态。从此每次回来我都会站在巨石前久久细观揣摩,且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神秘发现和神圣感悟,内心时刻涌动着一种创作的冲动,然思虑愈多,愈觉画笔如椽,竟不知从何画起?直到2018年金秋,我和朋友回烟台写生,先是画了养马岛的礁石,后又画了磁山的岩石,但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家乡的那块巨石。随着对岩石外在气象和内在气质的不断研悟感知,七年来从未淡化的创作冲动惭惭明晣起来。于是我来到巨石前“安营扎寨”,画什么?怎样画?长久的思索、久违的灵感倾刻间被激活、被引燃,“岩石说”系列油画的创作便由此产生……
岩石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天然瑰宝。地球自诞生以来,经历了45亿多年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岩石来自于地球构成之一的岩石圈层,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也由此写下了人类最古老的“岩石文化史书”。据考证,早在四、五万年前就诞生了岩石艺术,古人们在岩石上磨刻和涂像,以此来描绘当时的生活场景、对未知的想象和对未来的祈福和祝愿,这就是岩画。而人类赏石艺术的历史则源于一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经典之一的《书经》记载了各种矿物石种,并有将产于泰山的怪石列为给禹王进献的贡品的记录。岩画与赏石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由单纯地满足生存等物质生活的需求向追求精神生活的过渡,这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在文字诞生前的漫长岁月里,这或许可以看做人类文明的启蒙。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始发于自然。”岩石上千变万化的纹理、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神秘莫测的图像,必然极大启发早期人类的思维、智慧和艺术想象。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文字和绘画是精湛技艺和高度抽象思维的结晶。岩石文化与神话故事的产生也有着直接的关联。我国古代神话中,不乏女娲炼石补天,精卫鸟噙石填海等一系列为世人所熟知的神话传说,这些都是蕴含在岩石里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精灵的岩石会说话,华美的岩石自成画,浑厚的岩石天造化。岩石自有岩石的生命、灵魂、品格。古往今来,人们用石心比喻坚定的信念,用石交指代牢固的友谊,用石质形容顽强的意志,其在美学方面所具有的神秘、精妙、灵动、丰厚、高贵等更是带给我们恒久不变的魅力和无限想象的空间。我对岩石情有独钟:其外在的图案、肌理、色泽,内在的气韵、风骨、厚重都深深吸引了我。犹如当年我从白皮松树干上发现了“树皮里的藏画”,才有了“白日梦”系列油画的创作,“岩石说”与“白日梦”恰好是一次“貌离神合”的重构,是物象与心象的自然结合,是精神上的“白日梦”的延伸与升华。
屈指算来,我由国画转油画迄今已十二载,创作作品近两千幅,完成了从“业余”到职业的跨界与转身,其间的辛辣甘甜饮水自知。从“百味人”、“白日梦”到“深呼吸”、“裂变”、“归心至简”、“物我”、“岩石说”,内容包含天地万物万象,却始终没有脱离开“生命”的主题,物化的生命,幻化的生命,鲜活的生命,灵魂的生命……其初衷皆缘于心里有话要说,正所谓言为心声,画为心语。"岩石说"外化于石,内化于心,也是心灵说、情怀说、灵魂说,正如人们的审美感知和艺术的创作规律所言“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有朋友问我:“怎么看不懂你的画?”我回答说:“不是看不懂,是你没有完全懂我,更没有细心观察体味这个世界。我所画的既是精神世界的凝炼表现,也是自然世界的现实存在。而人的心灵所触摸到的世界,往往比肉眼可见的一切更真切、更具想象的独特和丰富。”也有朋友问我:"你的岩石说系列表达的是什么?"我回答说:"岩石是物象的载体,怎么画是心象的物化,画石表心,画物达意,我试图以自然至简的抽象,线感流畅的笔意,质感厚重的肌理,时尚华贵的色调,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尊崇,对生活的哲思与感知,用岩石文化演释出自然界、人世间的千姿万象。"还有朋友问我:“你不画画的时候在做什么?”我这样回答:“我手上不画的时候,心里在画,脑子里在画。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绘画的路上充满了已知和未知,我崇尚那些用有声有色的生命、有情有义的情怀、有血有肉的灵魂作画的艺术家。”
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岩石说”系列油画源于故乡,创作于故乡,理应奉献给养育过我的这片福地热土,奉献给爱我呵护我的父老乡亲。
谨以此次展览表达一个福山游子的赤诚之心。
——写于2019年春节
济南恒隆广场西翼5层569-570
预约参展电话:0531-55801666
展览线上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