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敦煌,这片承载着千年文明与艺术积淀的土地,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光芒。莫高窟的壁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绚丽的色彩、灵动的线条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艺术家为之倾倒。徐永生与千年壁画之间的对视,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意味深长的“重逢”。徐永生的敦煌印象系列作品,远非简单的临摹或致敬,而是一场以笔墨为载体的精神还乡之旅,一次对文化原乡的深情回望。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飞天的飘逸线条和菩萨的慈悲面容,更是一个现代艺术家对文化根源的追寻与重构,一种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重新确认。
敦煌艺术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特殊存在,其价值不仅在于技艺之精湛,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交融特质。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敦煌,其艺术天然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印记——印度的佛教故事、希腊的造型手法、波斯的装饰图案与中原的审美趣味在此奇妙融合。徐永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特质,他的敦煌印象系列作品中,人物造型既有传统中国绘画的写意神韵,又隐约可见异域艺术的影响痕迹。这种有意识的风格并置,使徐永生的作品成为一面映照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镜子,同时也暗示着当代中国艺术应有的开放姿态。
徐永生的敦煌印象系列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他对传统壁画元素的创造性转化。他笔下的飞天不再是墙壁上的固定图像,而成为在纸面上自由舞动的墨色精灵。在其画作中,他以水墨晕染的虚实变化表现飞天衣带当风的飘逸感,仅以极简的笔墨点缀其面容与饰物,使整个画面既有敦煌壁画的富丽记忆,又充满当代水墨的实验精神。这种处理方式展现了一种高明的文化翻译——不是简单复制古代图式,而是提取其美学基因进行当代重组。临摹敦煌是学习,创作敦煌是对话,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这种跨越时空的平等对话关系。
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敦煌莫高窟中,中国画瑰丽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比比皆是,传统的“十八描”技法被敦煌画工运用得出神入化。徐永生秉承现代艺术观念,在继承中国画用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线条更多的美感和当代感。
在他的“敦煌印象”系列作品中,他借助传统线条,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表达当今鲜活的现实世界,赋予线条以新的生命。例如,在描绘佛像时,他用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勾勒出佛像的庄严与慈悲,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恰到好处,既展现出佛像的立体感,又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而在描绘飞天时,线条则更加灵动飘逸,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飞天在空中轻盈飞舞的姿态,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仙乐。
色彩,是徐永生“敦煌印象”系列作品的另一大特色。佛窟壁上,壁画的颜色经过岁月的侵蚀变得斑驳,给人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感。徐永生为了体现这种久远的质感,在构思、构图、形式上下了不少功夫。他有意识地让画面边角残缺,再运用山水烟云的表现技法,让画面虚实相间,松紧有度,更增加了画面灵动的气氛。这种对色彩和形式的处理,不仅是对敦煌壁画外观的模仿,更是对敦煌艺术背后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通过色彩的运用,他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艺术世界,让人们感受到敦煌艺术在时间的长河中所经历的沧桑变迁。
将徐永生的“敦煌印象”系列作品置于当代艺术语境中考量,其文化意义更为凸显。他坚持从本土传统中汲取营养,他的艺术实践探索回答了“中国绘画如何当代化”这一关键命题——不是对西方艺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传统的固守不变,而是以现代意识重新诠释传统精髓。这种创作路径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应有的文化自信——既不拒绝外来影响,又不丧失主体意识,在交流中保持自我,在创新中延续传统。
敦煌艺术历经千年风雨,其魅力不仅在于艺术成就本身,更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包容与创新精神。徐永生的敦煌印象系列作品正是抓住了这一精髓,使他的创作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时代的活力。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个艺术家对文化根源的虔诚追寻,也看到了中国绘画在当代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当徐永生重新诠释敦煌壁画时,他不仅是在创作艺术作品,更是在参与一场绵延千年的文化对话——这场对话关于美,关于信仰,关于一个民族如何通过艺术表达对永恒的想象。
在这个文化日益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徐永生的敦煌印象系列作品犹如一股清流,提醒我们艺术创作应有的文化深度和精神重量。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审美享受,更提供了一种文化态度——在急速前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需要不时回望那些照亮过我们文明之路的灯塔。敦煌如此,徐永生的艺术亦是如此。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画家简介
徐永生,1959年生,山东莱西市人。山东省文化馆原副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
作品先后入选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和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其绘画作品曾获全国首届少儿读物金奖,全国冰心图书大奖,全国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精品工程”入选奖,首届全国“中国画油画大展”铜奖。第十届“泰山文艺奖”美术类一等奖。2004年为国家邮政总局设计《柳毅传书》邮票。出版《连环画精品集——徐永生》,技法专著《怎样画古装人物》,《古装人物技法》、《古装仕女线描集》、《名家线描罗汉》和《名家线描仕女》。作为文化使者先后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并到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埃及、柬埔寨、西班牙、美国、土耳其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