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当代的艺术家,既要懂得吴道子、齐白石,也要知道马蒂斯、毕加索,但是更要懂得你自己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上的观念和人民的欣赏习惯。中国人懂得“马王爷三只眼”、“牛头马面”,但是对西洋的立体派、达达派,尽管你讲得头头是道,他还是看不惯。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欣赏习惯自然不同。
艺术的创造不只是技法、技术的表现,但是艺术的创造又绝离不开技术、技法的运用。就如同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演戏一样,一个好的演员总是动用最完美的技艺来完成人物的塑造。不论戏剧的内容如何完美,如果一个演员没有完备的艺术手段,是不可能赢得观众的认可的。绘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中国传统绘画里技法是什么呢?大体上就是勾勒、皴擦、点厾、泼洒、渲染、渍墨、撞水等等,统领这一切技法的手段就叫笔墨,只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所采取的艺术形式不同,因而所动用的技法也各有侧重罢了。
郭石夫 《文长笔意》
60cmX180cm 2020年
什么是写意花鸟画?写意画不同于工笔画,也不是简单地用简笔画法去画客观的花草禽鱼。概括地讲,中国画中的大写意花鸟画,是画家运用客观世界的花鸟草木等画材能动地创造一种主体精神,是人和自然造物之间所找到的一种感情上的契合。为了表现这种契合,画家必须调动运用一切手段来完成这种情感上的需要。在大写意花鸟里,这种手段就是运用我们传统绘画之中的“笔墨”这一形式语言。这种语言是我们民族所独有的、为我们的人民所认同的、喜闻乐见的绘画语言,同时也是其他民族绘画形式里面没有的,因而是不能替代的语言。
写意花鸟画中所讲的“笔墨”,不只是用来造型,而是在这一笔墨运行的过程中,体现着客体自然物和主体情感两个方面的精神世界。
郭石夫 《胜似千丝着雨时》
(文/郭石夫,来源:茹昱斋)
艺术家简介
郭石夫,1945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文法部艺术创作院博士生导师,荣宝斋画院访问学者班、高研班导师,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
郭石夫先生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上造诣尤深。其花鸟画博综集粹、渊源广大。画风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礴而不染犷悍之习,洒脱而内具坚贞之质。凡一花片叶、寸草拳石,莫不深合理法,备极情态,实为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域树立一代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