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5-03-20 10:04:37 阅读量:16912
听新闻

3月16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王绍强担任策展人的“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来自美术界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领导齐聚一堂。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在现场致辞表示,梁江先生以“左手执卷、右手挥毫”的从容和“以学养书,移情入画”的情操,为当代艺术界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以下为林蓝的发言全文: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艺术界的同仁们,朋友们:

大家好!

值此岭南春深、木棉盛放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在广东美术馆,共同见证“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的隆重启幕。首先,我谨代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向梁江先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广东美术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梁江先生是从广东走向全国的当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学者书画家,他的艺术人生与改革开放、时代前行同频共振,是广东美术界的骄傲,更是中国美术发展的缩影。梁江先生根植岭南,心怀天下。早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后,他从岭南这片热土出发,以思维敏锐、见解独特的史论研究和切入美术现状的丰厚论著,为当代中国的美术理论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北上之后,他担任过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躬身于研究著述、美术教育之余,梁江先生还策划、组织过多项全国性的重要大型学术活动,并不遗余力为广东美术鼓与呼,推举广东项目及广东美术家迈上全国平台。他认为,广东百年来的美术变革与中国现代社会大转型之间有着深刻的逻辑关联,广东“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呈现了百年广东美术的发展脉络,会让美术界因此对百年中国美术重新思考和审视。因此,多年来他策划、主持了“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等重大展览和研讨。他的学术主张不仅是对岭南画学和文脉的系统梳理,让世界看到广东美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更彰显了一位岭南赤子的文化担当。2017年,梁江先生回到母校广州美术学院,担任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力推“987口述史”项目,为广东美术界积聚下一大批珍贵鲜活资料。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作为一位学者型艺术家,梁江先生多年来以学术为骨,以艺术为魂,用理论深耕滋养艺术创作,以笔墨实践反哺学术研究。他的书法雄健中见文心,绘画灵动中蕴哲思,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他以“左手执卷、右手挥毫”的从容和“以学养书,移情入画”的情操,为当代艺术界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今天这个展览,我们看到了学术手稿与书画作品并置,黄宾虹研究文献与山水创作相辉映,感受到梁江先生“以学问为根基、以情怀为血脉、以时代为舞台”的诗心画魂。展览还以珍贵文献、手稿和作品重现了广东美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到今日多元繁荣的历程。这不仅是梁江先生半世纪艺术生涯的总结,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对话,是岭南文脉的当代回响。从策划“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到推动国际学术对话中,梁江先生从艺术史发展规律出发,始终秉持中国美术的全球视野,以开放姿态促进中西艺术交融。他的实践启示我们:扎根传统并非固守窠臼,立足本土更需放眼世界。

而梁江先生的五十年,更是广东美术融入国家文化战略的生动写照。“笔墨当随时代”,传承与发展岭南文化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保护,更是对创新精神的延续,当代岭南美术通过融合现代元素,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以梁江先生为代表的优秀理论家、书画家、艺术管理者的文化底蕴、理论储备、艺术实践和组织策划,是推动广东美术走向全国、面对世界的重要力量!

朋友们,今日珠江潮涌,木棉正红。梁江先生正在孜孜不倦地续写一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艺术长卷。让我们共同期待广东美术在守正创新中再攀高峰,让岭南文化的春天永驻人间!

最后,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祝愿梁江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谢谢大家!

展览现场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作品欣赏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晨露 中国画 124cm×124cm 2024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吹绿东风又一年 中国画 69cm×69cm 2024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静绿 纸本水墨 97cm×90cm 2022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国画 97cm×90cm 2017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雨润三春 中国画 124cm×129cm 2024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祥云 中国画 124cm×129cm 2024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在山泉水清 中国画 248cm×124cm 2024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花开十丈 中国画 248cm×129cm 2024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兰亭序 94cm×234cm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杜甫 迢迢万余里诗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嘉言纳福 34cm×108cm 2014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岳飞 满江红 138cm×138cm 2022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杜甫 江浦寒鸦诗 138cm×69cm 2022年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神渊写时雨对联 138cm×69cm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岳阳楼记节录 138cm×69cm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奋起龙虎气对联 138cm×69cm

(来源:新快报)

艺术家简介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开展丨林蓝:他树立了“学者书画”的典范

梁江,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和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2016年巴西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评委和论坛召集人、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主任策划委员等。文旅部、教育部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等。

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广州文艺》月刊主编、《美术》月刊编辑部主任、《东方》月刊副总编辑、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主持等。

硕士、博士学业期间,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撰写。

已出版《中国美术鉴藏史稿》《广东画坛闻见录》《美术概论新编》《美术学探索》《西樵小札》等多种个人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万字。

50年来,书法、绘画和学术研究相辅而行。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国外参展。近年来已举办十余次个人书画作品展览,印行《梁江书画选集》等多种画册。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