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行不尽
200cm×200cm,纸本设色,2024年
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内心都会有“名当世而垂后世”的雄心。眼下绘画界,有画才的人大有人在,而能静心读书,摈弃习气的不多。换言之,肯在画学上下功夫的人不多,深以为忧。
秋山图
200cm×200cm,纸本水墨,2022年
徐境怿是个才思敏捷、修养全面的人,肯读书,肯钻研,喜欢刨根问底。读研期间,常常问我一些画论的问题,或笔法、或墨法、或结构、或用意⋯⋯明董其昌之画学,肥炙丰膳,饮啖如吸川,不屑为山泽癯儒,故其画清远精意,用意高雅。徐境怿虽为女性画家,而身上有俊拔之气,一点也不输须眉。
山泉有声
200cm×200cm,纸本水墨,2020年
所以,她在读书上力求诗书画印的融通,避免寒酸迂腐之气。以诗题画自唐始,宋元明清代不乏人。近些年来,此风衰败,难见个中高手,甚可叹矣。她有几首题画诗相当不错,如《题清夜无尘图》:“山骨溪藤瞑烟浮,月华犹枕素波流。一年谁觉岁时晚,万里空怜木叶秋。情因感遇终能赋,士有伤怀漫倚楼。惆怅今宵思归地,寒塘雁影供清愁。”
云台山记
210cm×200cm,纸本水墨,2020年
涉笔成体,润以文采,自有旨格,且能抒怀,诚为可贵。硕士毕业后,她在诗词练习与书法临摹上,皆有突破。自谓读诗开其意境,纳文入画;习字健其笔力,化书于画。在画画上先求格局,不事细巧,甚为可喜。观其近作,诗书与画,合同而精进,别成绚丽,深以为然。吴昌硕经常写一对联:“食金石力,养草木心”,从修炼的角度来看,徐境怿目前的努力即是“食金石力”的过程。课余她还会治印,自两汉入,从明清出,蛮有规模的。
一片烟笼十里陂
186cm×173cm,纸本水墨,2019年
沈周曾言:“随物赋形,任之于笔砚。⋯⋯寄意江山,在得其旷远以自适耳。”作为山水画家,“任笔”与“自适”是最高的境界。但要达到这一境界,其所走的路子和所追求的审美是很为关键的。论画者所当知,学画者亦不可不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96cm×178cm,纸本水墨,2019年
徐境怿在这方面的坚持与固执,尤让我称赞不已。她深知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在学习上针对性很强,进步很快。本科期间,她努力学好基础功夫,力求谨严。读研阶段,她狠抓精意与布局开合,不肯涉事近代冯贺蹊径,转而在笔力、色彩上下了苦功夫。
青山叠翠
190cm×170cm,纸本水墨,2022年
故而,她的近作笔力雄强,爽朗自运,大有笔墨纷披气象,这在同侪中是非常突出的。前段时间,她的新作色彩运用自然,能衬托其作品的笔墨优势。也许墨法间有未极浑融处,但其努力方向是对的,前途不可估量。
三河坝
250cm×200cm,纸本水墨,2021年
正因为她身上有股钻研劲,所以,不满足于眼前的点滴收获。近期她喜欢画一些山水园林,出人意料地运用白描和青绿山水的结合,使得画面具有一种淡远与苍郁并俱。我以其笔力辨察之,感到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笔墨运用语言,发挥潜在优势,有了自己的风格倾向。同时,也体现了她的探索意识。作为导师,希望她在建构自己的绘画世界中,排除世俗干扰,更快地成熟起来,这也是我对她的一个期望。
(文/张谷旻,《心画总随人代变,山水所会寄千里》)
作品欣赏
灵山保国寺
178cm×96cm,纸本水墨,2020年
云山胜览
186cm×90cm,纸本水墨,2020年
溪山卧游册
200cm×150cm,纸本设色,2021年
剑门关
48cm×76cm,纸本水墨,2017年
齐云山中
48cm×76cm,纸本水墨,2022年
齐云玉虚宫
48cm×76cm,纸本水墨,2022年
石宝寨
48cm×76cm,纸本水墨,2019年
张飞庙
48cm×76cm,纸本水墨,2020年
乐山大佛
48cm×76cm,纸本水墨,2020年
请横屏欣赏
白帝城,古柏行·1
48cm×152cm,纸本水墨,2019年
(来源:七零后水墨)
画家简介
徐境怿,山东青岛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并获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作品多次入选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