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名作中,文人日常信手之作占很大比例。刘守安先生《中国古代“书迹”与“书法艺术”》一文由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入手,研究传世书法的内容与书写,发现晋至五代的传世法帖中,一类为“函札、官牍及一般性自作诗文手稿……约占总数的77%,这都是属于实用性书写”,一类为“书古人诗文”“临摹古帖”,“书者确是着眼于‘书法’,但目的或为保存古人手迹,或为自己学习而写,明显不具有艺术创造的性质”。综合来说,传世法帖无一件是专为“书法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日常书写”是也。
《如寄——耿介耳书画录》两卷,是我近年所见难得的逐字细读之书,既品赏每一幅书画,也读每叶作品的题跋,如此悦目更惬心的魅力就来自介耳先生的“日常书写”。
一
耿介耳先生原名成义,是我素所尊重的多年文墨知交。著作的上卷是《水墨笔记》,多为小幅写意,题跋每有意外之趣,书画俱佳。作者将广泛习得的画技和画材融会贯通,在品读作品境界的同时,虽然由少数作品探绎出技法或画题的取法来源,比如发现潘天寿、齐白石和八大山人诸家精华如何几经辗转来到作者笔下,堪作读画一乐,但多数作品是由私人日常和情感生活中取材,以作者擅长的写意丹青来构思、完成。
《水墨笔记》卷按常理可归入画集一类,但同时可作文学作品来读,多幅画中的题跋文字与古人的笔记小品气息相通。如画两只小鼠伏在石上对吻,画题是“别君经年,余心甚念”,小字题跋为:“子年十二岁一遇,庚子六十年始逢,惜之惜之。”作者全然将个人心意投射到小动物身上,温煦满纸。此卷画作多为小幅,均值得细读,每于细微处发人深省。此卷中最惬我心怀者是一幅猫鼠图,画面作一暖色调猫趴伏地上,与一墨色老鼠相对而视,题目为“倘你我和谐,天下可谓大同乎”,题跋写道:“宋人张横渠云:‘有像斯有对,有对反其为。有为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近世冯友兰历生涯跛顿,耄耋之年深解力倡此说。宜思之也。”画笔与题跋相衬相成,生发出一派绚彩天机。
二
著作的下卷为《浮世日札》,包括“读古札”“人物札”“艺事札”“庚子札”“浮生札”五辑,其中“艺事札”又划分为“读诗记”“书画记”“兰亭记”“㧑叔记”“琴事记”五记,具见作者日常用意所在。
“文人相轻”早为世人皆认可的“铁律”,却少有人去考论其实或做概率性甄察。介耳先生由欧阳修对苏轼、苏轼对米芾之激赏故事落笔,赞其“了无我执,胸无挂碍,得生如此明月之怀”,而对文人相轻的老话作如此评价:“世论文人,辄曰相轻。此偏狭之言,竟以成市声,亦复可叹也。文脉浩荡,岂相轻之流可承载者耶?必以坦腹赤诚、连襟同胞之士递相赓续也。鸡肠宵小之徒,更不须言。”此见于《谁谓文人相轻》一作。
历史及当代人之行迹、言语多多,从中取舍,可见介耳先生志趣。《做山人要得大自在》一作,解绎“山人”之所谓。《郭味蕖借语勉范曾》一作题曰:“善假人语,非易事也,得其妥帖,直如己出焉。”《分说雅俗》一作,写《天宝遗事》与《石头记》及脂评诸事,文字连缀之间检点出“清雅”“谐雅”“奥雅”之同异。此外有诗话词话之作,如《袭用前人句而出新境》等篇,以寥寥数语而括进大量内涵,正是古代文体的有机传承。
“书画记”中《今日之俗明日之雅乎》一作,由前人所论“自字变为楷,古体已失,而钟王等以善楷者,又各呈笔姿,任意增减,沿习既久,笔画多讹”,遂成俗体,传至后世,竟以钟王之书为古雅之作,“古书谨饬之风,至晋宋益愈败坏,俗字遂成时尚,朝野并效之”,介耳先生发为议论:“以此知雅俗之递相进退也,今日之俗,明日之雅乎?”“兰亭记”第一篇,《点划论书史易胶柱鼓瑟》中所论,深中近代以来学者研治古代书史之通弊。作者由高二适、郭沫若之类名家研究古代书法往往“偶拈一字似某碑某帖某字,形可差强略同”,“以此断此家便袭自某碑帖”的做法,一语作评曰“多臆测耳”。介耳先生的意见是:“书法之时变,映射于笔下,乃通体精神之映现,非一点一划之矩步也。”再如《拙巧看书史及 < 兰亭 > 》一作,其内容之精辟堪比专题论文,引证、辨析堪为丰富,并指出现代学者的弊病,说:“论者喜以今之概念笼罩古迹,自生缘木求鱼之弊焉。”作者的观点也油然而出:“《兰亭》之楷法蕴致,露锋游丝之态,非隋唐后人不可为也。”
介耳先生读书阅世既多,亦多人生喟叹。他由王安石“忽忆故人今总老”句,而不胜其慨,谓:“生涯无非生老,寻其所当寻耳。然少时志意,老来每或一笑也。”此见《生老寻常事》一作。书中有许多我和介耳先生共同关切的人和事,如《陈松谷放达如神仙》一作,由家父随笔集所记往事,而写到曲阜书坛耆宿陈松谷先生之放达气度,此作唤起我“存盘”了半个世纪的初次看陈先生写字的记忆。
介耳先生此书,以摭引古今人事、言语而勾沉深意或阐发己意为主,也有切近于当下形势和世情,而注入当代意思者,如《俞曲园留春》一作,作者于春分前五日,偶忆俞樾于道光三十年保和殿殿试诗“花落春仍在”一句,“适于庚子疫下之境相洽,留春住,祈新吉也”。介耳先生一些日札虽未直书当下,但从寥寥数字的落款中不难溯及作者书写时的心境。落款中如“壬寅春封控居家”,《庚子札》自不必说,《浮生札》中多篇也记录相同背景下的文人心事,浑融着作者的繁复心境和内在热度。
介耳先生的“日札”之作,如用电脑字体排印,字数大约五六万字,通读一遍却实难快速,主要在于字里行间和载文的背后留有太大留白。这些留白需要读者自行脑补,我在欣赏诸多佳妙之外,更弥补了往昔读书、识见之不足。比如《古远清离世记》一作,写到古先生82岁辞世当年发表的《疯狂写书的理由》,上网按图索骥搜到此文,顿感如与有同嗜贤者相晤对之幸。
上佳的文墨作品,往往令人在第一时间忽视书法的呈现。阅读介耳先生著作的过程中,书法妙处同样令人心目流连。两卷之中,书法精品颇多。如优中选优,我以《浮世日札》中的《程䆳与君子交》一作为最佳。
三
“日常书写”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锺繇。南朝宋的羊欣所记锺繇擅长的“三体”中的行狎书(也作“行押书”),即用于友朋之间信件来往的“行狎书”,就属于当代学者所理解的“日常书写”。古代文人笔下的文稿、诗稿等,均属此类。
作为书法艺术的创作主体,古代文人在日常书写中大多以无意于书法之好丑的方式来书写,却成为书法创作的主流。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又说:“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可见虽可书之“无意”,但要“不失法度”,而非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一派乱涂。“日常书写”的理念在当代书坛也受到重视,但一些书家的展览及作品集所见以此标榜者,往往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甚至达到乱涂地步,这是只师古人草稿的形态,实未能窥及古人虽作日常书写、但却不失法度的实质性一面。
客观来说,古代文人的日常书写未必完全不带有技术意识,如孙过庭《书谱》所载“子敬尝作佳书”与谢安之事,王献之书札属于日常书写,下笔之际并不排斥适度地重视书写技法的成分。日常书写的这一特点在介耳先生的《如寄》两卷也有体现,特别是《浮世日札》卷所书全属日常书写。
当代书坛有一个怪现象,即书家多将作品的形式美混同于作品的内容,将古人诗词文赋充当书写的对象,完全无视于作品的内容首先应是书家所写的文辞层面。当代书家虽对“日常书写”施以青目,在个体实践中却口是心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笔下文字绝少为书家本人结撰。介耳先生以日常绘画为主调的《水墨笔记》和以读书、阅世心得为内容的《浮世日札》两卷内容,也因此在这个时代愈益凸显其内容的丰实和学术的创见。
龚鹏程先生在序中说,介耳先生的“大量札记,让我们从中切近地感受到一种深潜聚力的文化滋养……也进一步印证了我所主张的文人书法精神,在当代的可行”。应当说,两卷《如寄》在呈现当代学人“日常书写”所能达到的思想和笔墨高度的同时,也具有引领当代书法发展新路的意义,不知介耳先生是否明确具有这一期许?
如果从书名取为《如寄》来看,如寄如寄,其中实有所寄。所寄者,有日常涌出的观点和想法,也有对毛笔书写的迷恋,一切都来得自然。本文过分注意了其中的日常书写的意义,倒显出我的一种执念了。
(文/王谦,《以“日常书写”为书法发展开一条新路——耿介耳先生 < 如寄 > 两卷读后》,2024年11月18日)
《如寄——耿介耳书画录》
《如寄——耿介耳书画录》(全两册),耿介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本书分《水墨笔记》《浮世日札》上下两卷。上卷《水墨笔记》,计分“画录”“书录”两卷,收录绘画、书法200件。下卷《浮世日札》,计收录日常书写的随笔札记200通,类分五卷,曰《读古卷》《人物卷》《艺事卷》《庚子卷》《浮生卷》。《艺事卷》内别分五记,曰《读诗记》《书画记》《兰亭记》《琴事记》《撝叔记》。
一部独特的文人心迹录,当代知识人的人文艺术侧影。一部读书人的书画手记,一部基于日用和学习的艺术笔录,一部自我陶养的文化剪影。秉持“书斋·日用”观念,作者反思传统与现代间的变异和恪守,探赜古今中西艺术转型中的幻象和真义,寻求趋近纯粹的个体精神表达。置身当代艺术展览的宏大场域,作者重温古典艺术的人文意蕴和文人趣味,召唤自我“回到书斋”。
(来源:近溪堂)
艺术家简介
王谦,艺术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曲阜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著述20余种。论文《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获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优秀文艺评论著作奖,入选《书法》杂志“2022年书法好书榜”,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作者简介
耿介耳,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