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谈谈念东了。讨论念东的作品好像比较容易,无须任何赞美铺垫,你就能看见他的好。讨论念东的艺术反而比较困难,因为他一直画得好,变与不变的得失是本几千年的糊涂账。讨论念东的价值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在百舸争流的艺术浪潮中,他是为数不多的上岸者。
多数去哪儿啦?
称作王念东现象,并无拔高之意,而是在山头林立波谲云诡甚嚣尘上的当代画坛,观念裂变,形式迭变,视觉蜕变,价值癌变的大变局大喧哗中,渐变的王念东以“极少数”的身份而被“大多数”瞩目了,“大多数”的激变,往往被时间处理为背景的风云。人类的注意力潜规则,历史潜规则,记忆潜规则筛选剩下的从来是“极少数”。“大多数”成为变化的风景,“极少数”成为看风景的人。
冲动去哪儿啦?
念东是加强版的学院派,川美求学8年,执教10年,入行25年,出道15年,是一位典型的资深青年画家。他的求学时间是在1994年至2002年,正值川美师资“大牛市”,这种底气,圈内人心知肚明。学院派在世界美术史上一度被视为保守的代名词,在中国则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油画,通过学院的传承和本土化,各种新的思潮新的主义新的流派和“大V”艺术家都在学院派的基础上发轫。因此,学院派艺术家反而更具有不可遏制的创新冲动和底气。正是这种冲动,使得王念东在当年还是大三学生的时候就崭露头角,在二十出头便在海外举办个展,并登上了美国《PLAYBOY》杂志。
王念东《离地飞行》布面油画 300cm×200cm 2024年
念东的冲动表现在他想更有底气,因此他过硬的写实功夫早已成为同辈的传说、后辈的标杆。念东的冲动还表现在他想展现自我,以及展现自己生命的独特体验,因此他的《水下》系列一经问世就成了他个人艺术史的“保留节目”。
观念去哪儿啦?
观念如同当代艺术的魂,叫魂之声不绝如缕,还魂之举鳞次栉比,但这魂很散,因观念很乱。这些问题,念东比我看得更清楚。一言以蔽之,过犹不足。
后现代观念的核心不是观点,而在于思维方式。在念东审问之后,明辨之后,踩下《解构》油门,推动他的画面从现实走向超现实。念东的超现实又抛弃了布雷东、达利们的凌厉和诡异,对已经存在的超现实主义流派进行再解构。经验是刀子,体验是镊子,最终在自己的画面上完成了亲切的缝合。
念东召唤青春之痒、都市之冥、消费之渣、欲望之幻集合,自建了一套碎片系统,所有现实因记忆的切割而被赋予象征意义,我称他作“小波普”。他坚持波普无限亲近生活的姿态,又将波普的消解功能抑制在美感之内,他拒绝短暂,拒绝低廉,坚持和世俗之见保持着三步——足够转身的距离,又温柔地正视伤痛。
符号哪儿去了?
符号在艺术中一直存在,甚至艺术史也可以解读为艺术符号史。念东的逻辑,符号在现象之后,现象在艺术之后,艺术在心灵之后。这样的符号,才有安身之所。符号,应该是画布上的心灵缩写。尽管念东从不将符号意识置于创作动机之前,我们从他创作完成后累积成的现象中依然可以做出有意义的符号分析。
形象,以年轻女性为主,这是他“小波普”的生长点,无隔地实现对青春、城市、欲望、消费、记忆的花瓣的混搭。这也折射了他置身画外的“他者”情怀,或许说是一个敏感者害怕受伤或受伤后的自我保护。
色彩,饱和而骨感的蓝色,我称作“小蓝调”,各种色彩都为他鼓瑟吹笙,但蓝色无疑是“我心依旧”的主旋律,追溯这种色调的生成逻辑,《水下》系列是客观蓝调,《城市》系列是主观蓝调,细思忖,浮在面上的城市,又何尝不是水下——记忆之水。
象征物、水下、建筑、迷雾、路标、灯火、公告牌、比基尼、蝴蝶……与其说是波普安置的理性内线,不如说是他的感性阑珊,阑珊,永不消逝的哀愁。
干净去哪儿啦?
在我熟悉的艺术家中,念东是最干净的一个。从丰富的书架到干净的床单,从丰富的餐桌到干净的灶台,从丰富的T恤到干净的形象,从丰富的兴趣到干净的工作,从丰富的梦想到干净的眼神,从丰富的情感到干净的心思,从丰富的思辨到干净的语言,从丰富的训练到干净的创作……连他的履历清单都干净得瞎眼。念东的世界里,内涵和外延构建了一套积极响应的净化系统,进去一定是丰富的,出来一定是干净的;实在一定是丰富的,存在必须是干净的。这种净化系统的终端,就是他的画面,他的调色盘。
王念东,干净的存在,干净地存在,前者是概念,后者是信念。
王念东《无名戒指的旅行》布面油画 180cm×128cm 2021年
阵地去哪儿啦?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找回绘画的尊严”近年频频被提起,我记忆中排名靠前的,弗洛伊德说过,何多苓说过。王念东没说,但他一直在这样做。
让艺术下架,几乎被当代煮成既成事实。很多理论家甚至面无惧色地用下架的趋势来推演出彻底下架的结果。架上绘画,是念东的阵地。干净的念东,天赋一种唯美的气质。他的画面,常诱使我们陷入双重误读,误读唯美,误读王念东。
自从我们习惯将这种乌托邦和现实捆绑在一起,将美和善恶并置,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美的主体性黄昏正是人类艺术的整体性衰落。综合的思考,可能会繁荣艺术的附加,却消解了艺术的独立、艺术的边界,而这正是后现代艺术家理论家们想干、乐于干、正在干的事。各种利益附加、道德附加、哲学附加、科技附加,如同当代艺术原罪的说明书。花样百出的嫁接,不仅开新枝散异叶,还逐渐拿掉了艺术的根部特征——唯美正是艺术的根部特征。
“我只是想做一个好的手艺人。”这话若是垂青史的大艺术家说出来,极重;若是在路上的青年艺术家说出来,极难。这种重,逼着我们回望,重估一切价值;这种难,推着我们靠近王念东,一起守护那块干净的阵地。
(文/汪帅,《王念东:干净的阵地》,2015年,来源:百家文艺网)
画家简介
王念东,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家,四川油画学会副会长,四川新锐油画院副院长。199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200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曾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职业艺术家,先后工作生活于重庆、北京、成都。曾荣获亚洲及泛太平洋地区“诺基亚艺术奖”等众多奖项。毕业后早期与美国艺术机构签约,在国内外多次成功举办个人艺术展览如“王念东美国个人作品展”、“从喧嚣和寂静中出发”、“时光间隙”等等。并多次受邀参加世界各地艺术盛事,如巴塞尔世界艺术博览会,纽约艺术博览会,洛杉矶艺术博览会等,其作品广为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