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来源: 文化视界 2025-01-04 16:15:46
听新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在孙博文画展接受记者采访的发言摘要:

1.在这里,乐趣这个词我都觉得是已经不足以来诠释孙先生表达的这种力量感。他几乎是竭尽全力在向世人彰显他的整个的精神世界,他的画面里边儿几乎没有太多的那种功利性的东西。

2.他是在用生命和绘画进行交流、交融,或者说他是在用绘画燃烧自己的生命,我觉得在这点上是我极其意外的,也就是我没看到原作以前,我其实有些视觉上的误判,但我当看到原作以后,这些误判全部消解、消失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绘画里边儿的内在的、精神的、极致的、决绝的表达是我们很多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匮乏的。

3.纯粹的艺术品,它不是单纯感染人,我觉得纯粹的艺术品它可以是影响人,因为让人可以因为你对某一件事的纯真的、执着的一个态度,会让你因为好的艺术品,让你的整个精神品质得到升华。我觉得看了孙先生的这个绘画,我的确是有感而发的,它会让我们得到很多精神层面的一些升华。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岩栖谷隐心自闲》 219.5*96.5   2002年作

孙博文绘画艺术漫谈

作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画艺术,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世俗化、趣味化倾向。激情为欲望所冰结,精神为物质所窒息,最终导致艺术创作对心灵家园和精神阵地的弃逃。而孙博文的绘画几乎都是情景与精神交融的,体现着自然与情感的互为存在,可以说他遵循了生命与艺术的根本法则。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驱山走海挥彩笔》 123*244   2001年

仔细阅读孙博文的作品,你会发现其间显现出人类认可自我生命价值的强烈愿望,他以近乎荒诞的艺术语言全力地书写着大自然的灵性。因此,他的画面中可以让自然与生命平行,因为人们如果失去对生命本源的关照,不可能产生举世震撼的作品。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凤舞九天》 310*123   1998年作

孙博文作品中色彩和线条的表现极其强烈,甚至常用极反照的调子相互结构。他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给观者展示了既富东方审美情致又具笔墨境界的宏大气象。他通过各种动感的色彩及光影的聚合、交织、重叠、扩散最终形成了充满韵律和气势的画面,通过从感性对气息和气氛的把握营造出个性化的艺术风格,支解了图像的秩序,抛弃了传统绘画的荒寒萧瑟,让我们体会到自然和画家内心的激情碰撞。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浴火而生》 416.2*96   2000年作

另则,孙博文并不以追求具体形态为目标,而是表达自然形态的精髓,以内心情感强调内在真实,这点有别于那些仅仅靠复制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的表达。进而透过他神秘而富有诗意的色彩及笔触营造出一种异常的画境,有层峦叠嶂,有飞瀑流泉,纯艳的色彩令人感到空气和光线的律动,画面中常常出现的火红落日光线神秘且游移。的确,他擅长用色彩营造空间的深度,记录万物苏醒前的一刻,甚而将破晓前的瞬间化为永恒,展现出对生命的挚爱。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丹山霁色明》 361*143   2001年作

本来人的精神本就蕴涵于自然对象,对于画家表现一样源于对于自然的发现;再则,自然表象的真实本身也是短暂易变的,而变幻的过程是抽象的。所以绘画只能通过形与形之间的动态关系组成对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将关系表达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内容,只不过这种关系的表达己不再是形象塑造,而是打破具象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孙博文作品淋漓的、释放的原始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可能。于是,一种蓬勃的生命也因此出现,究竟是他自身在挥洒自然中的精神,还是自然本身弥漫的混沌与神秘无法得以辨析,但不管孙博文是否曾经这样认知,丝毫不会影响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山水入禅心》 414*96   2002年作

现代文明的扩张,侵蚀了传统乡土社会原有的诸多宝贵品质,导致了人类生命本能的衰微。孙博文的绘画中充溢着对乱枝裂空,山间云雾的激情拥抱,显现出游离于现代文明规范之外的原始活力。在我看来,孙博文的绘画好似幻想中的迷局,人的灵魂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出口,甚至会不经意中迷失。即使这样,你却无法拒绝孙博文绘画里蕴含着不容侵犯的刚毅,他甚至通过人在社会某些压力下无法摆脱的存在痛苦,反复通过绘画放大生命中孤独的量感,我们无法回避孤独,更何况孤独也是人类最大的空间。但无论怎么看,孙博文创造的世界都将是一个个即将实现的梦。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天地之间画禅意》 742*144   2002年作

孙博文的创作没有预谋,他不停地给观者无边的自由和孤单。他甚至强调寂寞就是一种自由,只不过寂寞的同时赋予了一份明朗,一种无际的放逐。一切的图景即是无拘无束的熟悉,又夹杂着下意识的逃离,不妥协中却透射出一种坚韧。同时,他的精神世界有一种辽阔和升腾,这些在他的作品中不时地涌现,空旷的天地间,孙博文会并不在意他者的位置,因为每个人都怀揣着一种渴望,回到原本的自己放任自己的思想。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孙博文有了这种感受,站在圣洁的天地之间,所有的苦难与疼痛变得崇高。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心归自然道自来》 409*143.5    2002年作

孙博文的绘画让我们逐渐看到“它是什么”和“它不是什么”之间的不可调和。缘由在于,艺术永远无法充分表达自身意识的具体。当然,这些不是因为缺乏尝试,所谓艺术的表达就是在事物内默默燃烧的沉淀物,艺术的生成就是凭着对这沉淀物的敏感变得更为遥不可及。孙博文的创作过程同时也表现瞬间,作为这一过程内部发展的结果,他创作中的张力和活力决定了自我实现的可能。换言之,他的创作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内容与形式,艺术从来只想表现为一个目的:思想和身体的自由。他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放大自由,这种自由赋予那些在晦涩年代中尤为难觅的实质,即我们也可以创造内在资源,将自身的内在组织起来以抵抗所谓迷失和无助。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春烟含翠自芳菲》 222*96   2002年作

孙博文的创作实则在肯定一个取代现实并强调建设的可能。看似没有任何内部矛盾的建设,恰恰反映出在他的生命之中可以让一切事物释放出极端的压力。对孙博文的绘画艺术来说,他已经超越了一切感官认知,投入至人性的灵魂深处,极力地使观众看到潜藏在画面中的诘问和思虑。再则,他的绘画作品并非在描绘隐匿的自然,而是不断突破试图展现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真实,这是画家心灵状态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契合,进而通过绘画获取异常的空间幻觉。也可以说是用明度渐次变化和色彩渐次变化表现自然形象质量以及重量的幻觉,使自然空间向精神空间的转换得以实现。他对于形的塑造以及色彩的强化乃至构图上的主观意识,处处闪烁着一种东方哲学意味,闪烁着东西方文化的智慧之光。这便是孙博文作品充满蓬勃的生命力的渊源。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彩墨画出心中禅》 358*144   2001年作

孙博文以独特的视角窥见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东西,并以一种极端个性化的语言,穿越了时空和不同文化的边界,传达出纯粹本质的的声音。

文/杨大伟)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但愿人间意珠圆》 244.5*123   2001年作

   杨大伟在“淋漓华章  孙博文艺术展”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1.我们看的时候,是在用我们那个比较常态的习惯性客观的色彩系统在评判他,反过来我们做不到的,我们不敢这样做,所以说我们就又形成了我们第二次反向来看他,不一般!不得了!震感!因为我们的确是做不到的。

2.在他这种不正常状态里面生成的任何东西,其实都是具有颠覆性的,也就是颠覆我们的视觉常态行为,我们的视觉常态视觉行为就是传统认知当中的美啊,或者传统当中结构的合理性,黄金分割等等,在他这里几乎不复存在。

3.他的图像是很奔放的,这就是他的一个异质性人格的反向呈现,所以他的绘画里边就特别的热烈,那颜色与我们有过色彩传统素养训练的人来讲,他的色彩系统极其乱,极其不成立,但是为什么我们又觉得对于孙先生又极其合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看他的(作品)时候还是用我们比较常态的、习惯性的、客观的色彩系统在评判他。反过来,我们是做不到的,我们也不敢这样做,所以又生成了我们第二次反向。再看他,不一般!不得了!震撼!因为我们的确做不到。

4.一个东西被追问了“为什么”、“怎么形成的”前提下,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意义就呈现了,所以说他的绘画带给了我很多为什么,因此讲我在想不断的追问为什么,不断追问为什么也就意味着他的这个东西的价值。他让我去追问的价值、让我去追问的欲望非常强。对他的追问其实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追问。

5.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我们太好驾驭的东西,我们驾驭不了的东西,恰恰就是孙博文自然的在他的特别异常情况下完成的。

孙博文作品欣赏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咫尺千里》 69*170   2001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 一念般若生》 122.5*122.5     2001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惠风祥云》 238*96   2002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春烟含翠踏青来》 476*121    2000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禅意山水云霞裹》359*144     2001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性灵之光》 795*144   2000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雪浮云端》  361*143.5  2001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群芳竞春》 365*71    2002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安得大千复混沌》 228*96   2002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 云水禅心》 236.5*96   2002年作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毫端生万象》 118.5*118.5   1998年作

(来源:丁火画廊)

画家简介

孙博文·中国画 | 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展示富有东方审美情致的宏大气象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鸿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出,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