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得知此行安排要十多天时间,感觉似乎有点过长。但经历过后,却又是弹指一挥间,这弹指一挥还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此行我们在中国美协范迪安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地感受、了解了厦门,真诚、倾情地用画笔表现了厦门。可谓感触颇深,收获巨大。我们都曾去过很多城市,有的城市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人、有的城市以厚重的历史鼓舞人、有的城市以人才辈出感召人,而厦门则兼而有之这些特点,更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发展机遇,推动着城市的进步,改善着人民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画家们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在诉说表达厦门,这些语言汇聚成一句话:厦门人民很幸福。而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此行中,有我们一直敬仰的老师,也有初识的新友,更有相识四十多年的老友。这样的组合让我们的十多天时间在祥和友好的气氛快速闪过,正如范主席所说的:这是一次学习之旅。
写生是每个画家的必修课,但此行写生活动与以往的写生经历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此次写生是带有极其鲜明主题性的写生活动,要求画家们在追求艺术完善、展现个人语言风格的同时,也要清晰、准确地反映厦门这座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展现的时代风貌。这不仅是艺术实践,更是能够彰显当代艺术家的一种社会责任。
此行范主席多次谈到这次活动是一次学习之旅,我也深有体会。无论是美丽富饶的厦门,还是同行者都有值得我认真地去学习的地方,而范主席就是我们此行的榜样,因为他的油画写生不仅幅面大、数量多,而且每天总是清晨即早早起床,投入写生活动中。并且一但进入绘画状态就是数小时站在画架前,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在他的感召影响下,大家都清晨便开始寻找适合自己表现的素材,十分投入且尽兴。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见贤思齐”的真正内涵。
此次写生、展览的题目“一城春色,半城花”可以说是准确地概括了厦门的自然风貌,而“一腔热忱,伴此行”则是对厦门人文特质的真实写照。此行的朋友们对这次接待安排有着一个共同感受,那便是无论是组织者、工作人员还是志愿者,都以厦门人的严谨热情、质朴敦厚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感动。
可以说,此行由无数个小感动串联起来,让我们对厦门人的办事风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金华,立平等诸兄作为组织者,一方面要完成此次展览的任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任务是做好此次活动的所有保障工作,因此很难全身心投入此次写生,牺牲了自己写生的数量,却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给团队带来无比的温暖。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而在幕后还有许多不在视线之内却同样高效付出的朋友们,在写生完成后马上办展,这是业内的高难度动作,组织协调工作强度之大可以想象,这是对管理能力和运作水平的综合检验。林永潮院长曾笑容满面地对我说:“现在睡眠严重不足,一边收画,一边编号登记,这对我们也是一种锻炼。” 所以,这样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要求能完成得如此完美,是厦门人的办事风格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
契合本次写生及画展的主题“一城春色,半城花”,此行的画家大都是以表现风景为主,当然厦门确实有表现不尽的迷人风光。而我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是,一城春色,厦门人的装扮不可或缺;半城繁花,厦门人的靓丽更是增色不少。因此,我是以我的视角理解厦门,表现厦门。故此我重点画了一组极具闽南特征的人物形象,包括志愿者、澳头村民、守岛辅警等。我是以这样的一组人物画完成了此次的“学习之旅”。
(文/殷会利)
作品赏析
(来源:中国民族美术)
画家简介
殷会利,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民族美术》主编、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中宣部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美术家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参加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参加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参加《灵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七彩云南》《美丽南方》作品展。重大题材美术作品《瓦窑堡会议》被中国党史馆收藏。重大题材美术作品《俺答封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出版论文集《民族美术教育研究》《殷会利焦墨作品集》《邮票设计札记》《相宜美术作品集》。主持“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一至五届美术作品展。发行的邮票作品:中国——俄罗斯联合发行《马鹿》、中国——印度联合发行《白马寺与大菩提寺》、中国——伊朗联合发行《西安与伊斯法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