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赵景宇|江南纪行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2-19 09:49:42
听新闻

  

  甲辰冬日,因了陈少梅先生一场以“闳约雅逸”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我便与诗画般的杭州有了这次难以忘怀的艺术邀约。

赵景宇|江南纪行延陵山房掠影

  应该来讲,此次陈少梅先生的学术讲座活动是在高晔老师的积极推动下方才促成的,故此,我抵达杭州的时候便第一时间与高晔老师取得了联系。电话里传来高老师高亢而又嘹亮的声音,她约我翌日上午到西溪湿地“延陵山房”一叙。虽已是深冬,但西溪湿地的景致倒是别有一番秋日的意境,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和味道。高晔老师待人真诚且又热情,她一边给我烧水泡茶一边招呼着我落座,我似开着玩笑地对着高晔老师说,西溪湿地此等如诗如画的情境,我一定要再作首诗出来不可!其实,去岁春日,我到访杭州之时也是应高晔老师之邀在此处茶叙。在“延陵山房”画室里,高晔老师一边画着她擅长的“红竹”,一边和我谈艺论道。有感于斯,我则当场吟咏诗词一首:

  兰舟悄渡,

  浮岚随卷,

  苔碧石边生。

  北苑寻悠,

  南园修竹,

  天净远山清。

  尘间但作闲吟客,

  云月两心倾。

  画室掸尘,

  松堂拈墨,

  何事不关情!

赵景宇|江南纪行延陵山房画室

赵景宇|江南纪行高晔花鸟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延陵山房小景

  高晔老师连连夸赞说我有才,有才!嘿嘿,此情此景至今想来如昨矣!高晔老师倾心于中国花鸟画的“兰幽竹韵”,虽早年师从中国美术学院的卢坤峰先生学艺,但其笔下的“幽兰韵竹”凡经几变,早已脱离卢氏画法之窠臼,转化为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符号,就连海派艺术大师陈佩秋先生都对其所画兰草花卉青眼有加!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她首次、开创性地把“铁皮石斛”这种自然植物作为绘画题材予以表现,堪称中国画界“第一人”也!无论是幽兰还是韵竹,高晔老师总是能够把它画出其生命内在的那一份神采!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的竹文化源远悠长,竹子,象征着文人和君子的文化品格,如王子猷为竹成痴,“竹林七贤”栖居竹林,王维“独坐幽篁里”,苏轼“不可居无竹”,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皆有境界,竹子已被视为历代名士气节和人品高洁的象征。我想,高晔老师的心中定然是有这么一处“灵魂净土”的。如斯,灵魂方才得以安放;如斯,灵魂方才得以净化!倘若细细思忖起来,这何尝不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高雅品质和高贵品格呢?

赵景宇|江南纪行赵景宇影像(高晔摄影)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西溪湿地美景如斯

  当我和高晔老师漫步行走在落英缤纷的石径小路之上,我诗兴勃发,心中不由地生发出对自然乃至生命的深切感受:

  落叶缠绵,

  石径深深,

  几处疏枝隐约;

  枫姿绰约,

  宫灯烁烁,

  一帘淡影游移!

  可叹岁月静好,噫!

  “延陵山房”的主人,原本是浙派人物画大家吴山明先生,此处原为山明先生所创建。吴山明先生乃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大家,其所开创的当代水墨“吴家样”人物画(薛永年先生语)成为中国美术史特别是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史中不可或缺的辉煌而又极重的一笔!在开创“当代吴家样”水墨人物画之前,吴山明先生已是“现代浙派”人物画第二代群体画家中的“佼佼者”,正当他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笔墨形式与表现语言之际,新时期对古今传统绘画艺术的反思以及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开放,为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乃至超越提供了可供实现的可能性。吴山明先生坚持以写实的造型而力求突破,努力摆脱主题性绘画的文学性,谋求直观可视的绘画性,在描绘当代题材中,关注芸芸众生的苦乐,探求东方水墨技法与西方绘画手段的结合,致力于传统笔墨的开掘并以新的美术图式实现对于人文关怀的艺术表现。在中国美术学院数十载的执教生涯中,吴山明先生在中国画教学中提出了“意笔线描是意笔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基础”这一崭新的艺术主张,并以其“意笔人物画”艺术实践拓展了浙派人物画新的艺术语言和发展路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其对于“浙派人物画”的承继与超越!

赵景宇|江南纪行吴山明先生影像

吴山明水墨人物画赏析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江南纪行

  大抵上接触过吴山明先生的人,都会深切感受到在他的言谈举止中,始终有一种稚童般热情坦诚的天性扑面而来。先生从浦江的那条乡间小路阔步向前走进了“浙江美术学院”这所中国高等艺术学府并对中国社会七十余载的历史变迁矢志不渝地充满着赤子般的虔诚。浙山越水,八婺居中,钟灵毓秀的金华大地,自古孕育出无数丹青巨擘。唐及五代时期,婺州人贯休的传世之作《十六罗汉图》,所绘罗汉庞眉阔目,鼻隆颐丰,其扩大罗汉面部特征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推崇备至,人称“梵相”。清末民初的黄宾虹先生,在山水画中破天荒地开发宿墨的潜能,他运用宿墨中渣滓导致的行笔涩厚及水分渗出的意外之趣,凭借笔墨的交叉叠压,造成了既气韵流动又骨体坚凝的艺术效果,亦苍茫亦湿润,又以“明一而现万千”的绘画手法,拓现出了“浑厚华滋”的山川风神,化腐朽为神奇地开辟了中国山水画的新境界,卓然成为一代水墨画大师。吴山明先生当属俊才之列,在他敏感而又孤寂的童心里,始终流淌着一条清澈明亮而又充满温馨和欢愉的溪河,它,从吴莱山前缓缓而又叮咚作响地蜿蜒穿越古老的村庄。

赵景宇|江南纪行吴山明先生与夫人高晔女士

赵景宇|江南纪行吴山明先生与夫人高晔女士

  翻看美术史册,你会发现里面记载着许多艺术天才与红颜知己既动人又感人的佳话与美谈。吴山明先生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由此便开始了他漫长的教书生涯。一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前往诸暨县越剧团宿舍看望一位友人。当他顺着楼梯拾级而上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一位娇小清纯的少女端着一个盆子正在缓步下楼,就在那一刹那间,两人的目光相遇了,犹如闪电般击得心儿微颤。眼前的这位江南女子是那般地文静秀美,款款如出水芙蓉;他又说那般地英俊潇洒,翩翩若白马王子!几次接触几番长谈,两人都深深地被对方的气质、格调和理想所吸引,他第一次从她温柔的眼神里看到了奋斗、孤独、寂寞中所从未有过的生命之光!虽然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高晔老师和吴山明先生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但写不完的两地书,叙不完的夫妻情,使得这一对才子佳人的感情不降反升,爱情滋润了事业,事业又拓展了爱情。再到后来就是高晔老师工作调动到了杭州,在事业和生活中两人更是夫唱妇随,高晔老师以“弱德之美”(叶嘉莹先生语)成就了吴山明先生的煌煌大业,后来山明先生又在高晔老师的花鸟画作品上反复题跋,两人在世间着实演绎了“梅莲并蒂”般的生命情态,令人艳慕不已!

  吴山明先生鹤发童颜,举止敏捷,语速温缓,天生一副人师之相。先生笔下的水墨人物画,其笔,淋漓洒脱;其墨,机趣天成,体现出了其“体正、气长、格清”的美学特质。吴山明先生长于人物,兼及花鸟、山水画。在对传统绘画艺术资源深入开掘的过程中,吴山明先生牢牢把握住笔墨相反相成的精义和毛笔、宣纸、水墨所特有的灵敏性与渗化性,在前人尚未充分利用的空间中,进行着既纯化语言又强化视觉张力的离析与重组,经反复实验,逐渐形成了中锋笔痕和宿墨渗化相结合的笔墨方式,似古而实新,奇妙而卓异。应当说,其物象造型比之明清以来的文人画造型,则更加富有生气。吴山明先生采梁楷、陈老莲、青藤、任伯年等诸家所长,而又极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法,加之其后来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接受的严格、专业而又系统的素描、速写训练,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路途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终成一代水墨人物画大师。冯远先生有言: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真朴,

  丰富之极,归于简概虚灵;

  熟练之极,归于枯涩滞重。

  我想,这应是对吴山明先生的水墨画艺术做出的最好的诠释和注脚。

赵景宇|江南纪行艺术大师陈少梅先生(张亚光绘)

赵景宇|江南纪行陈少梅绘画风格及美学思想学术讲座现场

  伴随着甲辰冬日的暖阳,陈少梅先生的学术讲座如期举行。是日,钱塘江畔,六和塔下,吴山明美术馆里充盈着浓烈的艺术气息,这股艺术气息不仅仅来自于以陈少梅先生为代表的传统绘画,更来自于以潘天寿先生、黄宾虹先生、陆俨少先生等为代表的从传统绘画文脉中披荆斩棘承古开今的一众大家!八十三岁高龄的浙派人物画大家程宝泓先生应我之邀亲临现场加持讲座活动,着实令我感动不已!总归而言,中国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有了像陈少梅先生和浙派绘画艺术流派中的黄宾虹先生、潘天寿先生、陆俨少先生以及方增先先生、周昌谷先生、李震坚先生、吴山明先生、程宝泓先生等这样一批不慕名利、不负丹青的艺术大师们,以“殉道者”的精神,无私奉献和努力,我们的美术事业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才能够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相信,我们亦有理由相信,中国美术事业的赓续和发展,在艺术大师们精神的引领下,未来年轻艺术家们一定会不断地攀登一座又一座新的艺术高峰,更为提振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波助澜!

赵景宇|江南纪行陈少梅作品

  独坐西子湖畔,静观世间盛景,思绪蹁跹,再次忆念起丝丝江南艺事,不禁畅怀而歌:

  岁在甲辰,时逢冬日。看江南之名都,行苏杭之古邑。睹杏叶之金黄,感园林之旷意。

  寒天无意,芦荻白头。云影游离于水面,白鹭往返于浅州。偶看朝云卷舒思抱日,时逢藤蔓缠绕竞攀楼。

  鸥渡溪桥,枫染嫣紫。三两钓翁,意静而神凝;万千落叶,形枯而色丽。汤汤兮水长流,澹澹兮思未止。

  随心看花,踏岸观鸿。莺高低而穿树,声远近而随风。竹色幽而绿深浅,层云淡而影西东。

  老树红颜,霜华尽染。回廊转阁,有枯荷瘦叶留痕,知静水流深如墨。飘摇芦花,随风而上下;不定游思,任意而南北。

  依栏望眼,游目骋怀。随知别岁无声,而光阴若故;四时轮转,而物语相偕。复叹尘缘有定,世事无猜。何妨拈词入韵,与墨同侪!

  (文/赵景宇,甲辰冬日于京华谨记


作者简介

赵景宇|江南纪行

赵景宇,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诗人、工笔人物画家,丹青绘事之余兼擅文学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员、研究员,北京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诗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代表作品有《易安居士图》、《竹阴纳凉图》、《丽人行》等,著有《梅园诗话——赵景宇诗书作品集》(林凡题)、《艺途漫步》(米景扬题)、美学理论文集《追寻美的历程》(何家英题)、《高原画魂——马西光绘画艺术研究》等。2018年10月在上海云间美术馆学术策划“无负芳华——陈佩秋·何家英中国画作品展”,2019年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学术策划“逐写春光——庄寿红中国画作品展”,继而引起美术界的极大关注,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社会影响。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