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2-09 08:12:10
听新闻

一、具象与抽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瓷器既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一件件传承千年的瓷器不仅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工艺水平,更展现出了他们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创造力。宿利群对这些美轮美奂的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他以瓷器为题材,创作出了一大批水墨、油画作品。在这些作品里,宿利群以肆意的笔触和充满想象力的意象,展现出他对于历史、文化与个体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在宿利群笔下,瓷器不再是一件件有具体用途的器物,而是通过高度抽象化与意象化,使其成为超越时空的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这一系列作品不仅体现出宿利群对于油画形式上的探索,更展现出他对当代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关切。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永乐与成化的装饰

 98x98cm

布面油画

 2024年

宿利群笔下的瓷器是具象的,无论是器型、纹饰甚至裂痕都描绘的极为细致。但画家的目的并不在于写实,而是以瓷器为载体,传递出一种对于历史的隐喻性表达。其画作中,一件件瓷器往往被大面积的颜料所覆盖,在强烈的色彩冲击下,瓷器若隐若现的轮廓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斑驳与厚重感。这种表现形式,既兼具写实绘画的具象性,又融合了现代绘画的抽象性与实验性。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乾隆与永乐的对话

98x98cm

布面油画

 2024年

从整体上看,宿利群的油画在形式上巧妙的与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保持了一定距离,但并未舍弃以抽象形式表达强烈情感的深层次内涵。在宿利群作品中,不同朝代、不同造型的瓷器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例如在《乾隆与永乐的对话》中,画面背景的绿意盎然,似乎象征着乾隆与永乐的两朝盛世。而在《红色与绿色的大明》中,背景的蓝绿两色又被大面积鲜艳的红色颜料所覆盖,这似乎象征着大明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以及王朝末年的风雨飘摇,生灵涂炭。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红色与绿色的大明

 98x98cm

布面油画

 2024年

二、意象与文人画

“意象”属于中国独有的古典美学概念。自西学东渐以来,如何将写意性的中国绘画传统融入到西方油画语言中,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努力探索的重要方向。尤其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兴起后,抽象、表现、立体主义等流派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绘画以写实为中心的艺术面貌。西方画家们不再追求流于表面的具象与写实,而是以内在的情感抒发为目的,在这一点上,他们与中国的文人画家产生了共通之处。事实上,近现代有许多中国画家都尝试过通过油画语言来表现中国绘画的“意象”美感,林风眠、吴大羽、吴冠中、杜大恺等即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明朝的那些皇帝

 布面油画

 61.3x122.4cm

2024年

在我看来,宿利群的“瓷器”系列作品无法简单的归类于某一类绘画,而是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虽然宿利群画中的瓷器是具象的,但他在绘画形式上充分运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张力,创造了一种独属于中国画的意象表达。例如《如今化作雨苍龙》、《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作品,画家通过极具个人特征的笔触和大胆肆意的涂抹来堆叠塑造画面,使画中的瓷器产生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在背景处理中,他常常采用虚化、平涂、滴洒等手段,这种处理不仅强化了瓷器的主体性,更为画面增添了一种空间感和诗意的叙事性。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如今化作雨苍龙

 127x67cm

布面油画

2024年

 中国的传统文人画家们旨在追求一种“象外之意”。文人画家笔下的山川、树木、花鸟虽取自于客观物象,但绝不是为了写实,而是要表现一种深层次的象——潜藏于内心之象。所以倪瓒曾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从《雨后烟景绿》、《江深竹静雅》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宿利群虽然画的是油画,但却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主张。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雨后烟景绿

 83x83 cm

布面油画

2024年

 三、理想与现实

宿利群“瓷器”系列作品的核心内涵并非瓷器,而是一种对文化与历史的深刻思考。画家以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形式,通过瓷器这一载体,向观者展现了沧海桑田,文化变迁。如作品《江水清华多鲤魚》中,象征着“年年有余”、“多子多福”的鲤鱼罐逐渐被滴落的颜料所覆盖,这对应着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民俗文化正日渐式微的现实。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与多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宿利群将“鲤鱼罐”这一传统意象转化为当代语境下的全新表达,将这一时代困境融入绘画创作之中,这体现出画家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深入思考,从而使这些作品既具备鲜明的个人特质,又具有普世的精神价值。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江水清华多鲤魚

 83x83cm

布面油画

 2024年

 在《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等作品中,宿利群大胆运用涂抹、覆盖、刮刻等技法来营造中国传统诗词意象。这种探索与尝试不仅拓展了油画艺术的表现力,更引发了欣赏者对于文化符号的表意功能与审美价值两者关系的深入思考。这些作品在具象与抽象的交融中,创造出了一种兼具中国意象与现代形式表达的独特艺术形式。从学术层面看,宿利群的绘画创作不仅是对抽象艺术内在语言的深刻挖掘,更是对当代文化语境的敏锐回应。其作品在保持中国式审美的同时,融合了西方现代美学理念,为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可能。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夜静春山空

 76x76cm

布面油画

 2024年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大明成化的哪把壶

 98x98cm

布面油画

 2024年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

 永乐天下

50x50cm

布面油画

2024年

画家简介

游离于“具象”、“抽象”与“意象”之间 ——解读宿利群的艺术哲思

宿利群,1961年生于北京,祖籍辽宁沈阳。从事壁画、环境艺术创作设计。现为清华大学清华工美高级工程师,自由艺术家。1981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杜大恺先生,学习壁画专业,1985年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装饰艺术系系秘书,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学术秘书。1995年至1996年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修。主要作品有重彩壁画——《大自然的呼唤》(1990年),彩色琉璃壁画——《百鸟朝凤》(201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宿利群油画作品展”(1989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寻真·宿利群油画、水墨作品展”(2016年);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举办“素笔珠山——宿利群绘画展”,在北京东方保利·时间博物馆举办“素笔珠山——宿利群绘画展”(2021年),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像与成像——宿利群作品研究展”(2024年)。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