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原始的力量。在生命爆发前,一切都从原始的荒芜中诞生,即使经历漫长的繁衍生息,最后终将归于沉寂。原始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从无到有,再到一切归零。
“70后”艺术家党震就迷恋原始荒野,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他找到人连通天地的方式,在重拾宋人山水的精神境界中,以荒寒中迸发的生命张力,谱写出属于自我的雪霁寒林。
艺术家党震
01
创新,始于对传统的回望
山岩、林泽、原野,透着凛冽的寒气,孤寂而静谧,既有三远法构建起雄奇浩渺的重峦叠嶂,也有镜头聚焦下的荒芜小景,笔墨语言并非逸笔草草,而是细致且深入的描绘,勾勒皴擦的笔墨中也能窥见素描乃至影像的意味,写实、写意甚至抽象,在画面里相互交织,头脑不时联想起众多艺术经典的片段。党震的山水,的确有耐人寻味的独特气象。
于是,在采访的开头,便有意绕开纷繁多变的画面,率先从精神层面谈起,随之抛出一个尖锐的话题:山水画创新,今人路在何方?不承想,党震给出了非常谦逊的理解。
《荒石》 240cm×50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他认为,创新的“创”固然是画以前没有人画过的,画面经营上可以取各家之长,整合出新的视觉表达;观念上可以是概念、理念的更新,传达出与众不同、有独特的精神价值,而“新”则是相对而言的,中国文化讲究温故而知新,很多的“新”在历史长河中可能反复地出现,甚至出现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跨越时空的感受,把自然放在跨度极大的时间维度来看,新和旧没有绝对的界限。
“所以,很多时候所谓的‘新’也是古人在循环往复中挖掘出新的价值,不管是笔墨、造型、色彩、构图这些视觉形式语言,还是思想、情感境界等,都可以反复运用、再创作,让它迸发新的能量。”党震对山水画创新的理解,带着一份理性的回望。
《冬阑》 42cm×26cm 纸本设色 2022年
众所周知,中国画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着变革、创新的集体焦虑,在过去几十年里,一部分艺术家极力摆脱传统,积极向西方当代艺术借鉴,强调水墨艺术的现当代转型,在创新上力求一种横空出世的原创性。在这样的思潮下,不少艺术家甚至不愿回望传统,全盘接收西方的观念、语言、技法,产生了当代水墨乃至新水墨。
经过漫长的探索期后,一部分当代水墨的实践者逐渐发现:一味强调原创,跟随西方,只会让中国画沦为无本之源,反而失去自我,于是,他们不再刻意区分流派,将目光再次投向古老的传统,正视自己的文化脉络。
而党震在早年经历过各种变革的尝试后,也重新在山水传统中找到了突破的方向。在他看来,形式上的创新已非最重要的。关键在于通过艺术创作,让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印证,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体会变成独特的感受与价值观,提炼出属于自我的精神内核。那么,技法是否创新,语言是否当代?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荒石之雨霖铃》 126.5cm×77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荒石之雨霖铃》(局部)
02
重溯宋人山水的精神高度
“齐白石愿做青藤门下走狗,而我愿意到范宽那里做个扫地挑水的杂役。这样说并不等于折了自家锐气,实话实说,我是真的不做‘超越古今’的梦想。”党震说。
中国画创新向来有师法古人的传统,在回望与重拾中国画传统精神的过程中,党震把目光投向了比元明清更高古的宋人山水。他尤其专注于山水中的雪景题材,深入华山、泰山、嵩山等名山大川写生,党震沿着宋人的足迹,重拾自五代荆浩、关仝,经北宋范宽、李成奠定的北派山水师法自然的传统。追溯宋人对山水的理解,把人对生命、对宇宙万物的理解融入山水泉林的壮美诗境中,实现精神上的可居可游。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观点,宋人山水在“物中有我,物我一体”的人生境界中创造出物我泯一、心物交融的绝美画境。这种精神高度是党震孜孜以求的。在山林中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让他感到洒脱、不受拘束,那是他画得最投入的状态。
《彩松图》 122cm×31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彩松图》(局部)
因此,党震在创作上追求精神上的复古,在画面表达上则没有拘泥于题材、技法、语言是不是具有当代性,甚至是将来能否在美术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这些都不是党震首要考虑的。党震的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山水笔墨语言,他经常结合素描的手法,甚至以水彩的颜料在熟宣上画手稿进行训练。
不过,对于这样的创作思路,党震也时常感到焦虑。
2011年开始,他尝试一些极端的彩墨风景作品,这些作品不再以传统笔墨构建画面,而是靠自由舞动的线条、色彩之间的关联形成的节奏和韵律;又如《黑色风景》系列使用更浓重的灰色、黑色,不仅仅作为色彩,也成为占据主题的构成部分。这些迥异于宋人山水的画面处理手法常让党震陷入两难。
“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创作的山水画从墨分五色转向色墨交融、从笔墨转向肌理,空间处理也加入山水画中以外的元素,这样形成的格局,与我内心向往的宋人山水产生的视觉冲击是有区别的,我希望找到契合的突破点,让自己画出来的雪景山水,实现二者的融合,即精神上找回宋人对走近自然的神性,表达上又带有语言的当代性、视觉的场域性,当然这也许是一个项微不足道的创新,却举步维艰。”
《荒石之西江月》137cm×48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荒石之西江月》(局部)
作为山水画创新的实践者,党震也深刻地领悟到,勇于怀疑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找到突破口。
“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总是敢于自我否定,而非总是自信满满,他们总是怀着相对保守、克制甚至是怀疑的态度。在思考中生活的人,他的生命就没有停止,在感受中不断反思、自查自省,从而带来创新和改变的想法。这便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塞尚在画《圣维克多山》的时候,画得疲惫、绝望,他看到了与构成有关的力量,但同时代还没有出现同步探索的人,那时候,他内心是很焦虑和惶恐不安的。我们这一代艺术家,也要在自我怀疑、质疑中面对自己的文化,不断寻求突破。”
党震也坦言,自己对目前的创作还不甚满意,他总觉得对宋代文化的厚度理解太少,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也远远不够,要企及宋人的文化高度,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北山春雪》186cm×12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故乡》33cm×45cm 纸本设色 2022年
03
迷恋荒寒,志在野逸
在重拾宋人山水的精神时,党震对荒寒与野逸情有独钟。以枯木山石入画,构建荒寒的文人意趣。笔下表现荒漠、戈壁、山林等雪景,北国冰封、飞雪千里、崖壁万仞、层峦肃立,这样荒无人烟之地,表现出冷寂与萧瑟感,让人不禁停下脚步,静观冥思,回归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党震之所以迷恋荒寒,是因为当他独自踏进西北荒原或者进入险峰绝壁时,便觉得自己有种回归自然的身心愉悦。他认为荒是一种更大的生命力量,记录了繁华兴衰,在人类出现之前,我们所处的星球乃至宇宙就是这样的状态,那份孤独与寂寥充满着原始的力量。
《冬山》 240cm×6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寒山》 157cm×8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在画面中,虽然他刻意把一切人的痕迹抹去,但却把人的体验融入每一笔山石的描绘中去,回到最朴素、单纯的自然风景中,追求野逸的精神境界。野逸向来是中国画追求的精神高度,讲究对内心的关照,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党震认为“逸”就是自我投入,没有顾忌与牵绊,是逍遥自在的精神状态,而荒寒野逸是相互发生的关系:寒由荒生,而“荒寒”的环境又生发出“野逸”之情。反过来讲,内心具有对野逸的向往与追慕,才会对荒寒之境心生向往,继而乐此忘归。荒寒与野逸也与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禅意密不可分,这些恰恰是东方智慧的独到之处。
《冬暮》 45cm×3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秋松》 45cm×3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如今,党震还坚持在荒寒与野逸中淬炼、深化自己的山水探索,他总结自己创作必须朝向的两个点,即创作汲取的文化资源一定是朝向全世界、全人类文明,视野完全放开,古今中外的艺术成果皆可为我所用,进行多方位启发,这是朝外;另一方面,创作需要保持个人的敏感,必须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永远不要陷入到自我之外的地方,保持清醒,反观自我,珍惜自我感受,哪怕受到质疑,也一定要关注自己真实的体会,此为向内,二者缺一不可,这也是党震理解的内外兼修。
对于临近“知天命”之年的党震来说,内外兼修的探索还有更远的路要走,他坚持不懈地在怀疑、思考、感悟中前行。或许,他正处在迷雾散去的前夕,终将迎来爆发的小宇宙。
(来源:收藏拍卖杂志)
画家简介
党震,1973年生于山东济南,回族。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入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同年,作品《坚实的依托》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获银奖。200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田黎明工作室攻读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兰州交大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2021年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平行的世界”党震水墨作品展。已出版画集《今日中国美术丛书·党震》《中国当代青年画家——党震》《党震作品集》《素描经典·党震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