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不断“生长”的城市天际线——李向阳笔下神奇曼妙、亦真亦幻的陆家嘴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1-23 12:24:36
听新闻


当画家李向阳将作品题材锁定陆家嘴天际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海中心大厦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2016年,上海中心大厦完工,高度为632米,这是目前已建成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

不断“生长”的城市天际线——李向阳笔下神奇曼妙、亦真亦幻的陆家嘴

很难想象,如今高楼林立的陆家嘴,30多年前还是一片阡陌农田。当时,它的最高楼是东昌路消防瞭望塔,高度仅24米。

这些年来,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陆家嘴的“生长”速度惊人。在上海中心大厦之前,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已经一次次刷新纪录。从24米到632米,不断更新的陆家嘴天际线与不断刷新的上海乃至中国的“高度”,也一次次惊艳了世界。

“陆家嘴天际线,代表着上海的高度,也是中国的高度。浦东开发开放取得的成就,是世界瞩目的奇迹。既然是奇迹,一定有它奇幻的地方。”李向阳说。

他的画室里,这幅宽3米高2米的大型丙烯画作,摆放在最显眼的一侧,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

画作上,是流光溢彩的陆家嘴夜景以及从陆家嘴视角远眺出去的浦东和浦西。作为画心的上海中心,高耸入云。在它的顶部,一轮皓月当空,撒下遍地银灰,也让陆家嘴的灯火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不断“生长”的城市天际线——李向阳笔下神奇曼妙、亦真亦幻的陆家嘴

站在画作前,李向阳“平视”着他笔下的陆家嘴。但见华灯初上,灿若星河,摘星揽月,触手可及。“这些年有很多描绘陆家嘴的作品,我只能以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大家都称上海为‘魔都’,那我能不能把它画得魔幻一点,既符合主题要求看得出是陆家嘴,又不具体描摹楼宇街道,亦真亦幻、欲飘欲仙,让人分不清天上和人间最好,因为这才是上海,一个神奇曼妙、永远年轻的上海。一如苏轼那句诗,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一百多年前的1910年,32岁的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中,虚构了100年后的上海。对于浦东,他做了这样的描述:“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而当年的陆家嘴,还只是一片烂泥渡。

显然,今天的陆家嘴早就突破了前人想象的极限。这个仅6.89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高楼林立,260多幢商务楼宇勾勒出的陆家嘴天际线,不仅代表了建筑意义的高度,更是4.3万家企业、50多万白领共同打造出的中国最为活跃的金融产业高地。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不断“生长”的城市天际线——李向阳笔下神奇曼妙、亦真亦幻的陆家嘴

而陆家嘴,正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起点,也是如今上海的一张金名片,因此成为艺术家笔下取之不竭的素材。包括李向阳在内,不少画家都画过不同视角的陆家嘴。

“你觉得这幅画是不是可以算完成了?”在画室,李向阳问记者。说话间,他情不自禁地走到画前,拿出画笔,又在天际线上添上了几笔星光。

不断“生长”的城市天际线——李向阳笔下神奇曼妙、亦真亦幻的陆家嘴

李向阳 《跨越天际——写陆家嘴30年之变迁》200cmx300cm 油画

能画完的,是画面中的陆家嘴。而永远“画”不完的,是现实中不断“生长”的陆家嘴。

(来源:上观新闻)

画家简介

不断“生长”的城市天际线——李向阳笔下神奇曼妙、亦真亦幻的陆家嘴

李向阳,山东青岛人,1953年10月生于上海。

199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曾任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创作组创作员,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主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