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1-14 09:08:41
听新闻

  

  我视牧溪为天才级艺术大师。遥想一下南宋这位画师,准确地讲,应是宋末元初画僧,经考证乃无准禅师的弟子。牧溪擅绘佛像、人物、山水、鸟兽、龙虎、猿鹤等,题材极为广泛。论其画风,则是承继石恪、梁楷之减笔路径与中唐以来之逸格山水画格,风格壮阔,自由放逸。牧溪生平画迹与作品在宇内流传少之甚少,然日本很早既已流布其画作,且因其画风对日本画坛产生深远影响,故其画作一直为名流所珍藏,如《观音猿鹤图》、《龙虎图》、《栗柿图》、《芙蓉图》、《老松八哥鸟图》、《潇湘八景图》、《柳燕图》等,其中的《观音、猿、鹤图》三幅,相传系日僧圣一于宋理宗淳祐元年即1241年,由中国带往日本,目前已被视为日本国宝。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老子》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关于牧溪画师的生平,史籍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元代吴大素《松斋梅谱》所述稍多,但遗憾的是,此书在中国早已亡佚,日本则保存有手抄本,却也不载生卒年月,语云:“僧法常,蜀人,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渣草结,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松竹梅兰石具形似,荷芦写,俱有高致。一日造语伤贾似道,广捕而避罪于越丘氏家,所作甚多,惟三友推之为绝品,后世变事释,圆寂于至元间。在现存日本的《佛祖正传宗派图》无准师范法脉中有“牧溪法常”的记载,是以,始知他出于无准禅师门下。牧谿是典型的以作品立身立言立世者,他出身于南宋蜀地,以擅画佛像、山水、蔬果以及大写意泼墨僧道人物著称。现今,他的作品大多散见于日本,与玉涧同样构成日本所谓「禅馀画派」的鼻祖之一。在中国,相当于“禅馀画派”的南宗画派的宗谱到了明代末季,才由董其昌、莫是龙高举大纛而确定。他们将南宗画派的创始者远绍王维,推为初祖,如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相对于此的则是董其昌指称积劫方能成佛的北宗系统。在我看来,南北二宗的其差别在于笔墨、气韵而已。然而远在宋代,严羽以禅论诗而建立起禅宗审美观,《沧浪诗话》中提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论述应该是早于明人试图建立绘画南北宗观点之前的,反映出当时禅宗思想在宋代时期兴盛实况。董其昌高调倡扬南宗,将禅悟视为文人画最高依归,只是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人画毕竟主张气韵、笔墨、意念等六根所生的万象,而禅悟不拘泥于笔墨或者气韵之展相,它将生命的解脱视为最高存在意涵。一切存在现象都是生命最纯真的现实界的烙印。牧溪以“境法俱夺”(《临济录》)的禅机为一切中上根器的读画者,开示绝对的生命境界。禅者一生随时皆处于生命的转化以及变与不变之间,他们并不是在参禅之馀方才以墨戏自娱,并依此形而下的作为开宗立派,而是在时时与处处皆能展现玲珑透彻的生命体态,所有墨迹、语录都留待悟者与悟者间的机锋应对,如此,方才具有了深刻隽永的意义与无可估量的价值。五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正式标举逸格作品的表现风格,“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试图将逸格落实到表象与非表象的表现手法上面。艺术作品的表现并非寻求神品的理念开展或者技术上的神乎其技,而应是即使透过最现实、最真实的表现对象亦能展现出其心灵的本质。牧溪的作品承袭了石恪《调心图》、贯休《十六罗汉》的表现手法,长于疏落用笔,粗笔淋漓,洒脱不羁。《六柿图》传为牧溪所作,固为传说中之作,随机应变的任意摆设,笔墨、虚实、阴阳、粗细间的灵活运用,相较于他的真迹《猿猴》、《龙》、《虎〉》所展现的动感与生机活泼,《六柿图》则呈现出了静物作品的“随处皆真”的境界。廓庵禅师的《十牛图》中有言“水自茫茫花自红”,颇能印证牧溪作品此中所含真义。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松猿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大自然存在物象自有其具足之本质,吾人对大自然之观照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有所差异,或者视其表征符号,或者只是概念的表象而已。驻足河边,眺望河水,一切自然对象与我们之间,只在于经验当下真诚感受。万物百态的真谛只在经验之清澈而非概念之深邈奥邃。一切世间现象本于自然,却因为自己对于事物观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无门关》有云:“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泯灭世间分别知见的开悟之道,虽有无穷道路可攀寻,如能洞悉“一切唯识,万法唯心“的最根本意涵,就得以超越时间空间差异,若知大道本无差别,笔墨处处皆足以映见山河,笔简而意赅亦足以直超如来境地!艺者必须在创作过程中放下技术、心念等一切现实世界的联想与观念。这时方能真切感受到,“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来”(《碧严录》)的真义。无论是画上柿子或者现实中的无数柿子,其实都不存在着任何概念意涵以及符号意味,只是最简单、最切近我们生活的万象之一端而已。心中的一切影像、情感、概念的骚动,所有试图对于画面意涵加以比较的念头,一切笔墨孰为主次的观念都在瞬间之间,如水中月现,境与月了无差别。历经生命磨难的生命解脱之寻求者,与这幅《六柿图》坐望相对之时,无需多言,便能体验到灵云志勤所吟咏的“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传灯录》),多言枉然,只在相觌瞬间。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猿猴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牧溪在文人画一脉画史中评价并不甚高,或者说是很受忽视的。元人汤垕著《画鉴》有言:“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竹,粗恶无古法。”明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说:“法常号牧溪,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其实,以“雅玩”二字评价牧溪画作是极为不妥的,甚至有些媚俗!明代大鉴藏家项元汴藏有牧溪水墨画花卉翎毛一卷,后来入于清宫。项元汴在其画作题跋中便开始为牧溪翻案:“宋僧法常,别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假妆饰。余仅得墨戏花卉蔬果翎毛巨卷。其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京爱不忍置,因述其本末,以备参考。墨林项元汴书于天籁阁。”他保留了朱谋垔的评价,删去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的恶评,献上了他的“爱不忍置”的赞美。此卷还有晚明高僧雪峤圆信的题跋曰:“这僧笔尖上具眼,流出威音那边,鸟鹊花卉,看者莫作眼见,亦不离眼思之。径山千指庵圆信。”圆信禅师赞美牧溪的画作具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莫作眼见,亦不离眼思”,是径山法门,无准家风。尽管有人褒扬牧溪,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牧溪还是被后世的画人逐渐遗忘了。富有戏剧性的是,牧溪的缘分在东瀛。宋末元初,牧溪的大部分作品被当时的日本僧人陆续携往日本。日本室町幕府时代,幕府的艺术监督“阿弥众”人,将收藏的中国画按时代归类,并评定上、中、下三等,记载在《君台观左右帐记》里。其中牧溪的名字上方记录着“上上”二字,被视为上上品。牧溪传世作品有《观音、猿、鹤》三联幅,《龙、虎》对幅,现均藏日本京都大德寺;《蚬子和尚图》藏东京日野原家;《六柿图》藏京都龙光院;《柳燕图》藏东京德川黎明会。牧溪的《潇湘八景图》在南宋末年流入日本,并对日本美术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仅存四幅真迹。《烟寺晚钟图》,被列为“日本国宝”,现藏于东京白金台的富山纪念馆明月轩中;《渔村夕照图》,亦堪称“日本国宝”,宝藏于东京青山的根津美术馆;《远浦归帆图》,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财”,珍藏于京都国立博物院;《平沙落雁图》,也被奉为“重要文化财”,藏于出光美术馆等等。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于1970年6月16日在台北市亚洲作家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源氏物语与芭蕉》的演讲,满怀深情地谈到了牧溪:“牧溪是中国早期的禅僧,但在中国并未受到重视。似乎是由于他的画作多少有一些粗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几乎不受尊重。而在日本却受到极大的尊重。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牧溪,这种观点当然也随着牧溪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虽然这样的画论进入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牧溪视为最高。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与日本不同之一斑。”日本人把牧溪称之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独猿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让我们再次回眸凝视并仰望一下牧溪这位睥睨千古的艺术高峰:牧溪(约1210-1291)南宋画家,俗姓李,号法常,佛教阐扬者,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其作品皆随笔写成,幽淡含蓄,形简神完,笔墨淋漓,极具禅意。尤其他笔下的猿猴,被奉为模仿的典范,称之为“牧溪猿”。如今,牧溪已成为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坐标之一。他的《六柿图》被公认为禅宗画史中的经典之作。画中简逸的笔法,分明的墨色,随意排陈但不凌乱的柿子,留下一片简约、朴拙,静远的禅思。信手拈来,无非是道,浑然天成,无迹可寻,呈现出静物作品的“随处皆真”的境界。再观其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水墨写生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卷绘果蔬、花木禽鸟、鱼蟹,果蔬有石榴、桃、梨、枇杷、萝卜、茄子;禽鸟有燕子、喜鹊、鹊鸽、赤麻鸭;水族有鱼、虾、蟹等全卷水墨勾染,不施颜色,在南宋画坛极其罕见,为写意花鸟画开创了新途。牧溪的绘画,有不少取材于平时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但独能于平淡天真之中揭示生命意识的真谛。画卷中墨色的氤氲、排列的错综、变化的神奇,却又分明深蕴着禅机。这些平常物象的背后是不着笔墨的大片空白,这种“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的处理,使得画面中本不相关联的事物各自相对独立又可合而为一,画意更为完整而富于张力,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正所谓“于无画处皆成妙境”。整幅作品充盈着一种宁静、自省、淡泊的内在精神,使观者有“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会心感受,耐人寻味。牧溪的绘画,写生功底极深,其画可谓皆是“肖似形类,并得其意”的形神兼备之作。

(文/赵景宇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竹猿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双猿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双猿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虎踞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虎踞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松禽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观音》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竹鹤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叭叭鸟图》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柳燕图》局部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写生图卷》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写生图卷》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潇湘八景图·平沙落雁》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潇湘八景图·洞庭秋月》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潇湘八景图·远浦归帆》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潇湘八景图·江天暮雪》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潇湘八景图·渔村夕照》牧溪(南宋)禅宗绘画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赵景宇|重识牧溪禅宗绘画

赵景宇,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诗人、工笔人物画家,丹青绘事之余兼擅文学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员、研究员,北京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诗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代表作品有《易安居士图》、《竹阴纳凉图》、《丽人行》等,著有《梅园诗话——赵景宇诗书作品集》(林凡题)、《艺途漫步》(米景扬题)、美学理论文集《追寻美的历程》(何家英题)、《高原画魂——马西光绘画艺术研究》等。2018年10月在上海云间美术馆学术策划“无负芳华——陈佩秋·何家英中国画作品展”,2019年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学术策划“逐写春光——庄寿红中国画作品展”,继而引起美术界的极大关注,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社会影响。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