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0-30 08:20:14
听新闻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张永海作品 《万里茶道溯武夷》800×300cm

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位于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孕育出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300年前,下梅邹家等武夷茶商与晋商合作,从武夷山下梅村将大量武夷茶北上运往中俄边界的恰克图,再由俄罗斯商人运往圣彼得堡、莫斯科,全程纵贯13000多公里,人称“万里茶道”。它与“丝绸之路”一起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两条最负盛名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下梅村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成为武夷山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为了让更多的后人记住这段曾经辉煌的历史,保护并宣传武夷山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更好地弘扬武夷山茶文化,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委原常委,时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福建省副省长的陈桦同志提出了创作一幅反映万里茶道之起始点的大型美术作品的构想。她出谋划策并多方认证,在她的大力推动下,时任福建武夷山市委书记的林旭阳同志,在福建省人大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以更大力度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该提案受到省里高度重视并获得立项。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经福建省文联党组研究同意,我们组建了创作团队,我负责主创,于是围绕万里茶道溯武夷的美术创作工程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辛的艺术创作旅程。从最初承接时的信心满满到具体构思过程中的茫然、迟疑甚至自我否定,期间经历了无数白昼的徘徊不定和夜晚的辗转反侧,痛苦煎熬与喜悦快乐相伴随。总之,在我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此次的挑战可谓刻骨铭心。当最后一笔落下并题款钤章后,一颗始终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万事开头难”,此次的创作应验了这句老话。首先,如何在大尺幅的画面中谋篇布局,并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抛开平铺直叙的简单叙事手法,转而将这数量庞大的人物、复杂交错的时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之既符合视觉逻辑又兼具艺术独特性和创造性,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周折。

创作之前,我们团队多次赴武夷下梅村进行实地考察、写生、拍照、走访及相关资料收集,但回来后面对堆积如山的照片与资料,还是一筹莫展,无从下笔。因为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我不想重复以往熟练的创作路数,而另辟蹊径又谈何容易。下梅村很入画,但也仅限于村落建筑与自然环境而言,而作为宏大叙事的万里茶道之起始点,离不开当时热闹繁荣的制茶和贩茶的描绘,而人物与建筑环境如何交融一体并互相映衬成为作品的成败关键,也是草创阶段的绝对重心,难点也正在于此。不甘构图平庸无奇没有新意,于是废纸三千。一段时间的茶饭不思,反复斟酌,却始终不能走出草创瓶颈。许是创作思路堵塞太久,终有释放压力的契机,记得一日午后,情绪正浓,脑海中还在盘旋着如何构图布局,一张下梅村的照片忽然间打开了我灵感的阀门,遂立即提笔勾勒,横竖几根线条,一个大框架顿时得以呈现。对了,就是它!以下梅村当溪两边的建筑为背景呈双翼状向左右延展,整个气势犹如大鹏展翅,同时它们也向中间聚拢。延伸与聚拢产生出一种收放自如的视觉心理和张力,最后聚焦在故事的核心建筑——邹氏家祠。而前景则是以茶事为主轴的诸多人物多元组合。人物既独立于建筑之外,又融入建筑之中,由此获得了空间营造的自由布控,使之既符合视觉心理逻辑又形成别具一格的画面效果。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一刻有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激动和兴奋。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有了这个独特的建筑视角为画面背景,人物的组合排序和动态顾盼呼应便有了舞台空间。对此,借用古典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将多元时空并置在一起,从采青、晒青、摇青、炒青等一系列制茶工艺到装茶、贩卖、运输以及当时下梅村民俗生活场景编撰成一连串的以茶为中心的故事,徐徐展开,娓娓道来。不同空间地域与不同劳动场景以及不同故事叙述在人物和各种道具及建筑间彼此开合争让、宾主朝揖、纵横交错、虚实藏露的精构下,连缀成此起彼伏的故事情节,而且努力使整个画面的“气口”不间断并贯穿画面始终。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心的这条名叫当溪的“小运河”,不仅给下梅村营造出了水乡风貌,也是当时人们用竹筏运输茶叶出村至梅溪的初始河路。这条娇小灵动的小溪承载着茶农和茶商的无限希冀和美好向往,它不仅与村口的那条梅溪成为万里茶道所追溯的源头起点,还代表了一种开放包容和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理念。无论是武夷茶文化传播还是生命意义上的解读,它无疑都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

草图方案得以最终定稿,为接下来的正稿放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毫无疑问,正稿放大又是一场艰巨且旷日持久的鏖战。巨大的尺幅使得每天工作的推进显得格外缓慢,像漫长的马拉松赛跑,更像是艰难的攀登,时常会陷入反复涂改之中,看不到遥远的尽头。特别是大大小小两百六十几个人物,他们彼此间的动态既要各异又要相互关联,故事既要贯穿他们之间,人物又要推动故事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这道工序繁重而复杂,是对耐心和毅力的考验。几十年的人物画研究和实践经验,此时派上了用场,长期怀揣速写本捕捉稍纵即逝的现实人物形象动态也有了用武之地,仿佛过往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今天而准备。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草创阶段的故事剧本只是粗线勾勒,正稿放大后的所有细节刻画因此显得格外重要而繁琐,尤其是人物的五官四肢、高矮胖瘦、俯仰正侧、站走蹲坐等。大量的人物在画面中穿梭流动,他们或忙于辛勤劳作,或忙于买卖商讨,或在品茗闲聊,或在作揖交谈。或凝神专注,或喜悦开怀,或眺望前方,或回眸一笑,汉子的黝黑结实、孩童的稚嫩可爱、少妇的柔媚娇羞、老者的沧桑持重……这些众多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表情捕捉,都需要详实精准又生动活泼的描绘。能否赋予每个人物不同的形象气质和性格特征,是考验人物画家艺术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作品能否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一番苦心孤诣的营构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渐渐清晰并丰满起来。我终日穿梭在他们中间,他们好像也乐于接受我的指令,站何位、做何事及喜怒哀乐均由我调兵遣将,我仿佛能与他们对话沟通交流,甚至已融入到他们中间成为画中一员,那段时间我时常想到“庄周梦蝶”。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统摄画面的色彩基调既是反映作品精气神的一件重要外套,也是作品情绪传达的一个内在窗口,更是艺术家情感表达的一个方式和途径。之前脑海中悬浮的总是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黑白老照片,原只想以纯墨色来还原这种感觉,使画面的时光能够驻足在两百多年前的岁月之中。但转念一思,难道当年的世界仅是黑白的吗?显然不是。两百多年的沧桑流变,虽物是人非,然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时的世界也是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更何况满目碧水青山的武夷。于是,最终的色彩选择以蓝、绿、紫为基调,辅以橙、褐、黄等补色,藉以体现武夷茶业的前世今生。当然,墨色的相间起到了整体协调的作用,也使得整个画面既有遥远厚重的历史感,也平添了一份雅致和春意盎然的情愫。

团队的作用显示出了力量,再次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默契。大家经常碰头商讨,各自提出看法意见,老搭档赵胜利也是大画创作能手,给予我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文亚坤、杨宝新、黄盛刚、傅丹等几位年轻人展现出了严谨认真及体能优势,特别是在建筑及道具部分的结构考证和线条勾勒亦付出艰辛劳动。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这幅高3米宽8米的大型美术创作,前后历时两年才完成,她的诞生倾注了我们心血和努力,虽然过程艰辛,但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良好反响,尤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生用书法的形式为作品题写了“万里茶道溯武夷”,以示肯定和鼓励。当代著名学者、时任福建省社科院院长的南帆先生也特别为该作品撰写了评论文章《历史之间的春色》,并发表在了国家级重要报刊《中国艺术报》。福建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副主任林公翔先生也在第一时间撰写了评论文章《一幅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张永海团队 < 万里茶道溯武夷 > 绘画作品赏析》。他们的加持使我们倍受鼓舞,倍感兴奋。当然,我们也深知仅以一幅作品是难以涵盖武夷茶文化的全部内涵和要义,因为她所依托的不仅仅是那份岩韵真香,而是其背后所彰显出武夷茶人的智慧与创造,毕竟武夷山作为双世遗,其悠久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天然斧凿的自然奇妙景观是如此的斑斓绚烂,而武夷茶那独一无二的气质所散发出的迷人芬芳也早已远播海内外,受到世人的无比钟爱和热捧。此次我们倾注一腔热血创作的这幅作品,也算是对博大精深的武夷茶文化的一种致敬,在填补其美术创作空白的同时,努力彰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礼赞!

文/张永海,本文发表于《福建艺术》2024年第5期,来源: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画家简介

致敬武夷茶人,彰显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张永海国画《万里茶道溯武夷》创作札谈

张永海,1981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5年至1996年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2008年获硕士学位。2012年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2014年至2015年访学于中国美院国画系。2017年调入福建省画院。

福建省画院原院长、教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 责任编辑:徐智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