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陈琳:画语杂谈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0-08 13:04:21
听新闻

陈琳:画语杂谈

序言

笔墨之道源远流长,其精髓在于朴实铺陈,做到外象内理简明扼要。

笔墨作为传统书画的根本材料,其文化审美属性相当纯粹,即是用笔墨表达情感哲思,技法形态则是心灵的状态!

追溯笔墨源头不难发现,笔墨运用时刻得益于心灵的放飞,在起落间收纳天地灵气,抒发胸中意气,不需故作雕琢,不要繁杂华丽,最妙者就是最本真的面貌,让万物生机与宇宙浩瀚都是用笔墨表达的心田意象!因此,笔墨的文化审美属性大可以回归自然、崇尚真我!引领人们以和谐之心,审视世界之妙,遵从道法自然的真谛,走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文/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部)

画语杂谈

关于美术创作选题的问题,我一直建议画家在创作中,一定要在自己熟悉了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挖掘和搜集素材,去发现寻找常见而又具地域特色的民风民情。刚才看了各位同行的作品后,发现大家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是画家在创作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年画家们尤为普遍。

陈琳:画语杂谈

出现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大家对身边人和物及自然环境见得太多,没有新鲜感,有一种审美疲劳并逐渐失去创作欲望。二,没有真正走进生活或者说没有真正融入,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因而导致无法选择创作方向和创作内容。

陈琳:画语杂谈

三,当大家去外地写生时,对外部新的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会产生一种不自主的冲动,也会触发你的绘画激情,同时把你带入因冲动而不了解的创作当中去,当你完成作品时会发现表象的东西太多。

(文/陈琳,2024年1月于湛江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陈琳:画语杂谈

绘画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画照片都是不可取的,现在很多年轻人过分依赖于手机投影仪和幻灯机,而且习惯于把它作为创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从全国第十届美开始参展作品(中国画)照抄照片的作品逐渐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我在给美院的师生讲课以及其他场合和研讨会上多次提到这个问题,甚至在美协全国理事上也提出过,并建议在全国性的大型美术展览上对参展作品要完善评选标准,同时也强调我们的美展评委在评选时要有一定的责任与担当。

画照片不是创作,只是一种复制,坚持手绘,深入生活才是创作的根本和灵魂。

文/陈琳,2024年5月23日在北京工作室与中央美院研究生对话)

陈琳:画语杂谈

陈琳:画语杂谈

陈琳:画语杂谈

中国画现象:前段时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引起一些争议,尤其是央美靳尚宜老先生一席话一针见血,具有针对性。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奇怪,只是老院长一语引起共鸣,或者说对未来中国画的正确发展方向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陈琳:画语杂谈

若干年前,国内一些美术院校在中国画的发展与教育引导上就已经出现了偏离,只是在学术界没有去校正而已。出现这些问题并不是学生的责任,问题出在院校教学方向、方式和观念上,是老师们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认知上出现了问题。过去和现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时常会把中西结合,看西方学西方(关于中西结合已有过表述)等话题挂在嘴边,认为中国画不如西画,特别看重西方艺术圈一些人对中国画的评判和态度。

陈琳:画语杂谈

这些现象从80年代到现在依然在影响着一大批人,我个人觉得非常可笑,甚至有些可悲。我们且不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这里所说的区别并不是指高低与好坏,而是指两种文化的不同),我不反对两种文化相互借鉴,但是互相借鉴不等于全盘吸收,求变绝不能将中国画画成水粉水彩失去中国画的元素彩。让西方多了解中国文化,尊重中国文化更为重要。

陈琳:画语杂谈

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一,我们很多人,其中也包括一些所谓的文化名人在思想上、观念上被西方文化所误导或者说被洗脑,丢失了文化的自信心。二,我们缺少理性思考,没能明白东西方文化的各自不同,更不清楚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西方对我们文化渗透的真正目的。这种渗透是循序渐进的,它会使我们在不自觉中偏离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三,应该清醒意识到中国文化的标准应由我们来制定,话语权是我们自己而不是西方。如果我们还盲目无知地追风推崇,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化会被西方撕扯得支离破碎,最终将失去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

这是现实,也是危机,不是危言耸听!

(文/陈琳,2024年5月26日于江西南昌)

陈琳:画语杂谈

与艺术院校师生对话和交流中,我更愿意面对你们学生,因为你们在学习中,在创作中有很多技术上、观念上和未来艺术走向上等一些问题与困惑都需要去解决。比如我刚才谈到的对创作的认识问题,有很多同学还没明白创作的含义,我在外出参加各类写生活动时经常看到美院的学生也在一些景点写生,但我看到的不是对自然风景写生,而是基本上人人都拿着手机在拍照,然后找个地方看着手机在画,这怎么可以呢?我们常谈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可生活并不是照片,照片缺少鲜活性和灵动性,照片只是资料。这也让我想到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先生们为什么总是强调画速写,画写生。后来才明白老师的用意,那是让你在为以后的创作打基础。速写是提高和驾驭人物动态和结构的能力,为写生服务。而写生是解决造型、笔墨运用和人物深入塑造的能力,是为创作服务。这两个过程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人物造型、人物组合基础上逐渐进入作品构思、构图和表现方法的创作状态,至于绘画的个人风格与表现,那是你在不断的创作中和对绘画的认知中而形成的。

陈琳:画语杂谈

刚才有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提到毕业后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面对参加美展不知该如何选择工笔画和写意画的问题。在这,对你的顾虑我可做一解读,其他老师可以补充,目前在各类美展中,尤其是全国美展工笔画的入选率的确很高,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几种原因:

一,首先是院校招生和教学出现问题,现在美院招生为了扩招已将考题由现场写生变为默写,由此而导致学生在考前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进入院校又缺少严格的写生造型训练。另一方面,现在院校写意画师资力量不够,工笔画偏多。

二,各类美展评选机制问题,自第十届全国美展始入选作品工笔画呈上升趋势,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写意画好的作品的确太少,写意画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作品要见型、见墨、见技巧,且问题和毛病突出。二工笔画用时长,可反复修改,而且画面不会出现大毛病。三画工笔画人群庞大。

三,学画者急功近利问题,工笔画有四易:易画、易入选、易入美协、易走市场。这“四易”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出现大批人走画工笔之路。

我不反对画工笔画,只是希望中国画能够全面发展。对于个人如何选择方向,还是要根据自身长处而定。就绘画本身而言我个人还是偏于写意画,写意画更纯粹更富有笔墨和精神内涵。

(文/陈琳,2024年5月29日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老师研究生对话)

陈琳:画语杂谈

关于山水画写生:山水写生的目的是提高画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塑造能力,同时也是锻炼画家面对物象如何转换成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

现在有佷多画家在写生时缺乏对写生的理解,更多人是照本宣科,看到什么画什么,没有用绘画艺术的角度去审视现实的物象,画完后反观作品无论从构图、立意还是表现形式都无法达到绘画的艺术性,无法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如何画好写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面对物象不要急于下笔,要学会观察,选好最佳角度,先从构图入手。二,学会思考,根据不同的物象,结合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艺术的理解,多思考这幅画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表现,想好了再动笔。三,学会取舍,你所看到的物象虽然丰富多彩,但不一定都是你画面中所需要的,要学会把写生当创作去表现和处理,在实景的基础上,根据画面构图的需要、疏密节奏的需要,画你画面中所需要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把写生作品画得更完整。

(文/陈琳,2024年7月17日于北京工作室)

陈琳:画语杂谈

美术创作是一项工程,从选题、构思、体验生活、勾草图到正稿,一定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沉淀的,否则,作品更多展现的是类似照片的翻版,不生动,没灵魂。而在创作过程中重点应该把握的首先是确定主题,这是核心。要紧紧围绕创作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理清创作思路确定创作方向。其次,深入生活是关键。有了创作意向后,有针对性地根据创作内容深入生活,全面了解和感受你所要刻画和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并紧扣主题收集积累创作素材,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三是挖掘亮点。深入生活是创作过程中的起点,它能为你提供和丰富创作中所需的素材,而亮点,才是点睛之笔。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中围绕主题总会有人物、事件的让你感动、激动和难忘,这个“点”才是你最终要体现的,也是最具感染力的。四是感悟,一个画家面对人物和事件,首先是自己被感动,才能通过作品传递感动。除以上四点,对于美术创作尤其是人物画家而言,坚持多画速写和人物写生是奠定创作的基础。速写是锻炼你快速捕捉不同人物动态不断变化的造型能力,并在你大脑里储存大量人物动态素材为你所用,而写生是在速写的基础上将人物形象、精神状态、笔墨元素和艺术表现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缺一不可,画家只有掌握美术创作的规律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文/陈琳,2024年8月16日于北京

陈琳:画语杂谈

陈琳:画语杂谈

陈琳:画语杂谈

(来源:墨真书画院)

画家简介

陈琳:画语杂谈

陈琳,1963年2月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全军高级职称评委、美展评委,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画院研究员,北京兰池书画院院长,海军创作室专职画家,曾任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

作品连续参加全囯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美术作品展,历届全军美术作品展,2007、2009、2011届金陵百家全国展,2022年作品《和平方舟》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文联全国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2005年作品《为了民族存亡》收藏于中囯美术馆,2020年作品《中国·我们不会忘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21年作品《历程·中国潜艇》收藏于海军博物馆。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