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0-03 14:42:32
听新闻

“七十五年前,齐河人民就是在黄河抗洪抢险的工地上迎来了开国大典,其中可能就包括我们画里的这17位百岁老人。当时他们都还年轻,现在脸上布满了沧桑,这一百多年间,黄河从水患频繁到天下安澜,这些沧桑巨变都深深刻印在了他们的一道道皱纹里。”张宜的手掌在《见证安澜》的画面上婆娑着,似乎透过画面,能够感受到画里那些老人皱纹的深度。

“开了豆腐窝,华北剩不多”

在与画家何怀雨一起创作这幅《见证安澜》的过程中,张宜时常感受到手中那只毛笔充满了力量。“这力量不是来自于我,而是来自黄河。千百年来,滚滚黄河就象一支巨笔,既绘就了奇秀险峻、气势磅礴的人间美景,也写下了悲欢离合的沧海桑田。”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张宜 何怀雨《见证安澜》(请将手机旋转至横屏欣赏)

而黄河在山东大地最为险绝的一笔,就要属齐河南坦到济南大王庙这一段了。这20余公里的河段,以两岸堤距小,弯道急,河水中心流速快,冲击力大而著称。其中两岸最窄的地方在今京沪铁路大桥处为,仅465米,犹如人之咽喉,被称为“黄河咽喉”。此河段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遇洪阻水,遇凌阻冰。百年来齐河民间就有“开了豆腐窝(黄河咽喉段一处地名),华北剩不多”“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这一河段成为山东沿黄最危险地段,也被称为山东黄河第一险。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豆腐窝分洪闸

张宜与这段黄河的交集,缘于三年前省美协组织开展的黄河主题采风创作。当时,几十名中青年画家们分批次到济南、泰安、德州等地写生采风,张宜带领其中一组来到了德州市齐河县的黄河流域,沿着潘庄闸、韩刘闸、豆腐窝闸、李家岸闸等各个闸口和浮桥渡口采风写生。“说起黄河,大家一般想到的就是奔腾咆哮、气势磅礴,我们一开始也是想往这个方向来创作。”但是,在采风中,他们意外发现生活在黄河沿岸的百岁老人比较多。之后,在当地文联的协助下,他们总共在黄河齐河段寻访到了70多位年龄在百岁以上的老人。“一百多年来,这些老寿星喝着黄河水,传承着黄河两岸的风土人情,见证着黄河由水患到安澜的沧桑巨变。”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见证安澜》局部图

在黄河抗洪抢险工地上迎来开国大典

而随后采风中的所见所闻,更印证了张宜的这种感受。“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你知道吗?七十五年前,齐河人民就是在黄河抗洪抢险的工地上迎来了开国大典。”张宜有些激动地说。当地人告诉张宜等人,老齐河县城地处黄河岸边南坦附近,“地面比河床低了将近10米,黄河成了悬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1949年8月,黄河汛期,阴雨连绵,风雨交加,风吹浪更急,雨急水更高,一时黄浪击坝,水溅坝顶,滚滚黄水如万马奔腾携风带雨从西向东狼嚎般呼啸而来,惊心动魄。“当时,河水流量在6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时间近40天,南坦最高水位达30多米,水面距堤顶最低处仅半米多。堤坝背面全部渗水,沿河堤坝塌陷、下沉各种险情不断,全线告急!”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豆腐窝分洪闸施工现场

为战胜洪灾,包括齐河在内的德州地区沿黄党政军民响应“一切为了黄河不决口,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有人出人,有料献料”的号召,众志成城,在临邑、商河、济阳(当时均属德州地区)等县人民的支持下,3万余民众昼夜奋战40天,终于战胜洪水,在抢险工地上迎来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齐河黄河南坦河段“老残观凌”处

这深深触动了张宜等人。“以前读刘鹗的《老残游记》,里面有‘南坦观凌’的描写:‘凌块子有间把屋子大’,‘许多碎冰被挤得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跟当地老人聊天才知道,尽管老残描绘得很生动优美,但实际情况却是让人心惊胆寒。”打小就住在黄河岸边的老人们告诉画家,不管是洪汛还是凌汛,其真实情势都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甚至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这片波澜不惊的水域就是曾经的“黄河咽喉”

“比如,1970年的腊八节,齐河境内黄河河面封冻达到70公里,冰层厚40公分。20多天后,恰逢一股暖气流经过,河面解冻发生凌洪,奔腾的黄河水推着山一样的冰块,形成一道道冰墙,满河的冰凌又使得河水猛涨,猛涨的河水反过来又推着冰块撞向大堤。岸边的大树像草一样被齐齐割断,肆虐的河水和狰狞的冰凌挤压得堤坝渗水、裂缝、塌陷……”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得知,当地老人向画家们讲述的这次凌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凌汛灾害最重的一年,仅齐河县内河滩区,就倒塌房屋128间,淹没麦田3900多亩。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豆腐窝分洪闸施工现场

“他们是苦难的亲历者,也是黄河安澜的见证者”。老人们的话震撼着张宜的内心。这让张宜考虑改变预设的创作方向。“我觉得展现黄河波澜壮阔的景观只是一方面,如果能够讲述黄河背后的故事,那将会更引人入胜。”确定了这个方向,张宜一行在随后的采风中积累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当地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新中国成立后,齐河黄河段较大的洪汛和凌汛各发生4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都取得了抗灾胜利。”

17位百岁老人:见证黄河治水史的“活化石”

采风过程中,一幕最普通不过的情景又触动了张宜与何怀雨:十几位老人聚在黄河岸边的凉亭边,坐着马扎,摇着蒲扇,拉着家常,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虽然这些老人也就七八十岁,不是我们寻访到的那些百岁老人,但这个场景启发了我们,可以切换一下‘镜头’,把那些百岁老人所传递出的精神能量与这些七八十岁老人所营造出的现场氛围融合到一起,实现艺术上的再创造。”作为大写意人物画家,张宜始终认为,艺术需要客观更需要主观。“这也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西方绘画比较直接,他们主张把画家看到的用写实的手法表达出来。但中国画讲究含蓄,画家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心灵表达,并进行了升华,这需要一种高维度的认知。画家先打动了自己,又通过作品与观者进行心灵上的传递,在观者的内心世界里又引发触动和共鸣,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见证安澜》局部特写

此后他们又专程跑到齐河县宋集社区采访了114岁的老人尹秀英。“这是年纪最大的一位百岁老人,生于1908年。我们去老人家里看望她,她跟我们交流起来没有障碍,虽然有点耳背,但肢体语言都很自如。老人脸上洋溢出的那种幸福康宁,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张宜说。波澜壮阔的治黄历史与百岁老人舒适安宁的生活状态之间形成一种反差,在张宜与何怀雨心中激荡。“如果你每天都在画一些司空见惯的题材,搞一些自己早已熟练的技术性创作,那你画的作品可能连你自己都感动不了,就更不用说感动别人了。现在这么好的素材让我们遇上了,这是一种天赐的机缘,让我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张宜、何怀雨在《见证安澜》创作现场

如何让这种创作欲望呈现为一幅好的作品?“需要靠平时里各种绘画技巧的训练,需要画面的统一,需要题款的解读……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技法的堆砌,最后可能会呈现出一幅很完美、很精致的画面,但这只能说是一张没有毛病的习作,而称不上是震撼人心的艺术巨作。”张宜深知,要想让作品有好的呈现,最终依靠的还是来自画家内心深处的那种震撼。“当我们面对这些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的百岁老人,感觉他们就像一块活化石,是近现代以来当地黄河沿岸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虽然他们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但他们的存在,就足以让我们震撼!我们一定要把这种震撼通过作品传递出来!”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张宜正在描绘《见证安澜》中的人物

但是这种精神上的震撼,不一定非得靠震撼的画面场景来传递。有时,越是平静的画面,反而越能在观者内心激荡出强烈的回响,而这之间的巨大反差,足以让人震撼。比如,在这幅饱含画家真诚和热情的《见证安澜》中,九曲黄河,奔腾向前,17位百岁老人坐在黄河岸边,神态安详。滔滔河水,不舍昼夜,从他们的眼神中,仿佛能看见百年时光流过。“有时候越是重大题材创作越要回归普通人的视野,要平和一点,回到日常、回到生活,让观者在一种轻松、温暖、安逸的画面氛围中,感受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见证安澜》局部特写

《见证安澜》的艺术启迪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作品突出的主题。在《见证安澜》画面中,老人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属于历史印记的皱纹,以及背景中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涛,见证并述说着黄河的百年近代史。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山东省美协组织画家到黄河沿岸采风写生

“黄河是祖国的母亲河,数千年来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壮大、强盛,亦曾泛滥给人类带来灾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根治黄河、化害为利的人类史上的奇迹,使黄河未再发生灾害,给人民带来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创作这幅画的目的便是把这一主题突显出来。”张宜说。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见证安澜》局部特写

创作过程中,如何使笔墨技法更好地为主题服务,两位画家进行了不懈努力。他们在初创阶段多次到黄河两岸采风,把所访人物、所见物象、所闻内容均录存心中,经过心灵迹化后,创作草图并反复组合、修改。他们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统一整幅画面,再用黑白灰等原始色创作人物,使画面借助色彩切入主题。此外,他们针对人物众多容易雷同、大幅画面不好把握写意抒情的节奏感等难点,坚持以塑造为主、以笔墨为主的方针,在文化层面上,注重儒释道传统文化的注入;在精神层面上,注重幸福美好生活的表现;在画面布局上,基本按照采风写生现场老人聚集乘凉时的位置排布,力求保持自然和谐的原始状态……他们在创作中以中国写意画技法为主,并借鉴西画方法,“中和”施用,将情感、形象的刻画还原于写意精神的抒发,最终达到了最佳效果。尤其在安排整幅画面的节奏感上,他们从画面左下角入笔,由人的排列到背景处黄河水在右上角的转折,再与左上角的长跋相接,形成的“S”形构图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见证安澜》局部特写

《见证安澜》给人带来的惊喜有:它不同于历来表现黄河主题的作品,描绘的不是黄河壶口瀑布的惊天动地,不是全民战黄河、修水利的那种战天斗地,也不是绘写黄河工程、黄河堤坝的那种顶天立地,而是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化波澜壮阔、撼天动地为静水深流,但又能使观者从平静安闲的画面中联想到那些惊天动地、战天斗地、顶天立地,这便是此作的过人之处。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张宜《河广》

美术评论家李新平认为,《见证安澜》的问世给当代畅行的主题性创作带来了五点启发和启示:一是当代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一种思维突破,二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一种形式转换,三是中国人物画、山水画创作中的一种笔墨创新,四是创作主体本身的一种情感抒发,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重大题材创作的一种最佳融合。这些或将对我们的美术创作启发出更多的亮点。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艺术家简介

张宜 | 《见证安澜》:一张画打开“黄河咽喉”百年历史记忆

张宜,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并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研修班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