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锦霞最近画出的一批画,叫人确实有点儿惊喜,怎么突然画出这么一批与其以前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而在今天创作中又风格各异的一批作品,况且数量还不少?这得有多大的创作热情和智慧的思考?
《瑶山古寨来了建筑队》
210cmx190cm
纸本设色
2022
工笔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在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崛起之后,因为一反时髦的逸笔草草文人墨戏,工笔画以其严谨的造型和对生活的积极反映,受到美术界的热情支持,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稍久一些,人们发现,工笔画界的通病又出来了,这就是一律照片式的写实,勾线填色的统一模式,对现实反映的大同小异的题材,画家的个性风格严重弱化……于是批评之声四起,又引来工笔画界自身的反省。这一反一复,几十年过去了。年轻的王锦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入工笔画界的。
《医者仁心—岜莎卫生服务室的故事》
240cmx165cm
纸本设色
2020
《醉金秋》
168cmx127cm
纸本设色
2019
我们在她的《瑶山古寨来了建筑队》的平列重叠的推土机中既看到山乡建设的火热,又体会到符号般重复和灰色中变化的形式意趣。《医者仁心》反映了山区医疗的新貌,众多人物的错落组合,显示了画家驾驭复杂画面的能力。在《醉金秋》中,画家把庆祝丰收的主题表现成一队苗族妇女的背影,在主题性创作中可谓别具匠心。不过,本文今天要关注的不是她的这些主题性创作,而是近年来王锦霞风格变化较大的一批意象倾向的探索性作品。或许因为王锦霞的博士论文,也是她的十余万字的专著《中国意象体系中的工笔画》专门研究过这个专题,她还专门思考并发表过《工笔画的意象特质与当代变革思路》等一系列这样的探索性思考,王锦霞在走过与大多数工笔人物画家一样的写实道路之后,沿着自己的思考,开始了自己意象式的艺术探索。
《远去的苗凤》
240cmx170cm
纸本设色
2019
王锦霞艺术之路的转折是从《远去的苗风》开始的。宗教本身是超现实的,原始宗教超现实的成分就更重。苗族原始宗教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动植物图腾符号的形象,这些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神秘观念和宗教性质的形象本身就是超现实的绝好素材。画家在创作时,打破线条勾勒色墨晕染的工笔人物常规画法,对人物形象作块面分割组合式结构处理。当对这些人物头像选择组合时,笔者不是对一个个完整人像作规矩无误的一般组合,而是大胆地选择了不同角度的头像,甚至别出心裁对头像作局部的切割和选择,追求最典型的人物造型风格,再进行块面的拼叠与组合。这种造型上的精心处理,和大结构上的独特安排,使整体作品在大关系,大结构上不仅能突出人物的典型形象,而且造成某种超现实的感觉。在形象塑造上又巧妙的借鉴版画套印的平面式处理,辅以肌理绘制的手法,消除严谨写实光影体积的写实模式,造成平面虚拟富于装饰情趣的全新风格。王锦霞在《远去的苗风》中以对苗族原始宗教的主观感悟,创造了一种超现实的,神秘的宗教意象。其实所谓超现实,就是把艺术家自己主观的想象,个人的观念,情感的指向揉进了艺术形象之中,形成一种与客观真实有相当距离的主观意象。《远去的苗风》当然是王锦霞工笔画意象探索的一项成功的成果,也是她的工笔写实人物画创作的一个转折。
《扇舞》
120cmx4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而王锦霞今天这一大批新颖的工笔画作品,其艺术开拓的路子就更多了。印象最直接的是她大量使用塑造情感氛围的超现实的色彩。
在她的意象工笔画研究中早就注意到,色彩不应该只是随类赋彩,还可以因心而设色,随情而赋彩,岂不闻“恨紫愁红满平野”(温庭筠《懊恼曲》)“粉红零落愁红浅”( 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至于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家喻户晓。这或许就是东方色彩一个很突出的特色。我很高兴地看到,王锦霞正是以这种情感的色彩去大胆地处理她的画面。在这批画上,她大量地使用传统绘画中很少使用的灰色,偏冷偏暖的各种漂亮丰富的灰色占据了不同作品大部分的画面。各种复杂的冷暖灰色,使王锦霞的画面色彩给人以突出的印象。以此为基调,她把人物若隐若现的沉浸于这种灰色之中,甚至连人物的肤色都与此种灰色相近,然后再在这种微妙的色彩变化之中,在色彩的同类变化之中,去完成画面色彩的配置和人物形象的处理。金箔的使用,这种非自然的纯粹装饰的色彩及其质感,当然更具中国意味。如《扇舞》中人物形象那种金色的头发,灰色的皮肤,金色的服饰,金色的扇面,马赛克一般的衣服,斑驳陆离的贴金纹饰,在似乎写实的形象中,却分明生出一种幻觉感,这又是超现实的色彩营构出的另一类因心造景的图像,构成一片纯粹情感的世界。
《绿裙女孩》
120cmx40cm
绢本设色
2021
有些作品,画家特意用一种灰色中的同类色,仅在色相和色度上略微有些区别,让主体人像与背景在惚兮恍兮的朦胧中相融相合,纯粹平面的装饰效果,虚拟的线条,虚拟的色彩,平面的造型,构成一种别致而悠长的韵味,如《静静的夏天》,《绿裙女孩》。在冷灰色中揉进一些火热的橘红,在浅紫红的色块中,衬以一些明亮的桔黄或暖灰的色彩,或者在浅桔黄的背景中衬以蓝色的块面,整幅作品在补色关系的强烈对比中呈现夺人眼目的特色。这种特色在个人展览众多作品陈列中或许会更具效果。如《红毯1》、《红毯2》、《夏日圆舞曲》等。
《静静的夏天》
120cmx40cm
绢本设色
2021
可见,这种色彩的处理,已经不是自然色彩的再现,而是心理的,情感的,唯美的色彩的运用。显然,这里既有中国意象传统之影响,又有西方色彩表现的借鉴,其效果当然别具一格。
这种超自然的色彩处理,使沉浸于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有了别致的存在空间。
《新娘》
60cmx35cm
绢本设色
2020
《新娘》以破坏画面的完整感,场景感,夸张局部,来突出和塑造情感氛围。该画一片暖灰调子,在这种灰调之中,其画面各部分的色彩有些偏赭,有些偏红,也有的偏绿,但因为整个色调是暖灰调,所有的这些色彩全在灰调子中统一在一起,而作为新娘的画面主体,画家别出心裁的让她仅露出半个脸,一只手,同样暖灰色的肤色和整个灰调子统一在一块,柔和,朦胧,温馨,淡淡的偏灰的红唇,在一片暖灰调子中呈现出无尽的含蓄与妩媚。《蓝色的梦》与《新娘》异曲而同工。在《蓝色的梦》中,画家也是仅仅突出人物的头部和纤手,而柔和的暖灰色的人物形象也和谐的隐隐约约闪现于一片浅蓝灰色的花丛,如花的少女已经融化于朦胧深邃的蓝色梦幻之中……王锦霞的工笔人物画的人物造型,显然已经超越了再现照片般现实场景的工笔人物画写实套路了。
《蓝色的梦》
120cmx40cm
绢本设色
2019
《白猫和黑猫》
120cmx40cm
绢本设色
2021
《白猫和黑猫》平面虚拟的造型意识更为突出。画面人物身躯的背景是一片暖灰色,甚至面部与手的肤色也是与背景色大同小异的浅淡的灰色,人物形象几乎完全融化于此种不可名状的虚拟背景之中,仅有几根淡淡的漂亮的线条在暗示着形体的起伏转折,朦胧模糊的画面中,画家精雕细刻的是面部五官和富于表情的手,但这种精细的描绘却又严格控制在淡淡的影调中,趁着窗外的一抹新月,给人以无穷的遐想。造型的严谨,这是工笔画特点所在,在这个朦朦胧胧女孩的可爱面庞上,虽然淡淡的,但是每一根眉毛,每一根眼睫毛,却描摹得一丝不苟。再看那淡淡的也是隐隐约约的红唇,其红色几乎仅是一点可意会的淡淡的红灰色的影调,但那几根若有若无,欲断似连的线条,却又交代出分明的樱唇,眼睛和眉毛嘴唇等局部的精心点化,一双柔美纤手的穿插,虚幻平面的场景,一弯新月的交代,两只小猫的点缀,处处呈现出画家再造现实,再现心境的诗化愿景。
《又见樊梨花》
120cmx50cm
绢本设色
2021
在《又见樊梨花》中,画中主角的女孩五官画得淡淡的,竟然模糊了起来,清晰的反倒是头上顶着的傩戏面具和勾勒上衣的几根简洁线条。作为占据画面主要位置的裙子,则由热烈奔放肆无忌惮的泼墨所为,斑驳陆离的墨象夹着散金碎银的贴金纹饰,这是工笔和意笔的结合?还是渲染与泼墨的穿插?或许,这仅仅是一种在中国绘画传统中更为自由的技法选择组合与创造。
《霓裳》
60cmx35cm
绢本设色
2020
就以上分析可见,主观的,虚拟的色彩处理,朦胧而平面的场景安排,自由而别致的形象塑造,带着工笔画特有的某些局部的精致刻画,王锦霞这批工笔画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半个月亮》
60cmx35cm
绢本设色
2020
以上是就王锦霞对工笔人物画既有写实模式从中国意象传统角度的突破所做的分析。其实王锦霞最大的长处还不仅在这儿,她的最有价值的特点是她的娴熟的线描一套本事。工笔画所以叫“工笔画”就在它的工笔运用上。在古代绘画传统上,虽然直到清代才出现还没有普遍使用的“工笔画”这个说法,但从宋代开始,就有“院体”、“细文”、“工画”一类说法,总之,工笔画是以较为工细的用笔,用线为特色的,以此与文人意笔相区别。从一定角度上可以说,用线,是工笔画特色的核心问题。在对工笔画的一片批评声中,许多画家放弃了工笔用线的“工”,而朝文人意笔的“写”上去发展,工写结合,尽管不失为对工笔画技法的一种拓展,但工笔画之所以“工”的用线特色,肯定是应该保留的重要特色。本来,工笔画界所存在的问题,其根本还不在“工”与“意”孰高孰低上,而在是否有民族传统艺术之根本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上。研究过这些理论问题的王锦霞,清醒而谨慎地守护着工笔画用线的技艺。
《福娃》
90cmx60cm
纸本设色
2022
王锦霞的线描功夫,首先体现在她的白描人物造型上。以前,人物画的白描技艺,主要运用于连环画创作,相对简洁的连环画人物造型,不需要复杂的白描线型,但白描人物画创作,对线型的要求就非常严格,这里有线条自身的节奏,韵律,线的虚实和速度与力度的讲究,也有线群之间疏密、大小、长短、宽窄的呼应、穿插与对比,紧紧依靠线条做人物画的造型,白描人物是有相当难度的。然而这恰恰是王锦霞的长处之所在。王锦霞的白描人物用线,是经得住细看的。仔细观看王锦霞白描人物的眼睛,眉毛,嘴唇的用线,那一根根线的粗细浓淡,及每一根线条自身的虚实,轻重的变化,恰到好处的刻画了五官自身的特点,既符合观者的视觉经验,又能欣赏线条自身的美感,线条的粗细、顿挫、提按、燥润,及畅快、准确,精致,灵动,线描的诸种讲究,在王锦霞的画中都能找到形象描绘的对应之处。
《赶集》
95cmx60cm
纸本设色
2022
尤其是他那些苗族服饰上复杂的纹样和图案,更是他组织线群的最好方式,密密匝匝的线群,在白描人物画画面构成一片片灰色的块面,这些线条的块面,和灵动潇洒的多种线条及线条间宽窄长短的留白,共同构成独具一格的线的构成。白描人物画的大型创作在今天,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而白描人物画在古代,却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独立的绘画类型,李公麟的《维摩诘》、《免胄图》,《临韦偃牧放图》,宋人《朝元仙仗图》,元人张渥的《九歌图》……都是中国绘画史上脍炙人口的白描人物画创作的典型代表,王锦霞对白描人物画创作的尝试,或许可以让我们对她在此领域较为大型的人物画创作,充满更多的期待。
《苗苗和豆丁》
90cmx68cm
纸本设色
2022
除了人物画的白描类型之外,在前述工笔画的色彩人物画创作中,王锦霞的线描也起了重要的造型作用。为了配合这些色彩效果突出的作品,她使用浓淡虚实不同的墨线或者色线对人物形象作精致的勾勒,尽管这些人物造型用的线条与白描用线是一脉相承的,但在这些色彩画面中出现的线条往往是淡淡的墨线或者是不同色彩和不同浓淡的色线,当然,仍然同样的准确,浓淡得宜,灵动而有意味。王锦霞对工笔画用线的讲究和坚持,在当前工笔画变革的思潮中,对保持工笔画工笔的基本特点,显然是一种明智之举。
《红裙女孩》
120cmx40cm
绢本设色
2021
综上所述,王锦霞一变其以前较为写实的以再现现实场景中人物为目的工笔人物画画风,而为梦幻般复杂之色彩,迷离动变的人物造型,而又坚持工笔画所以为工笔画的严谨的线描特色,走出一条她自己的工笔画探索之路,一条传统而又现代的工笔意象造像之路。可以期待,这位有着无限创造力的年轻的画家,在她创作的下一阶段或许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文/林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
《醉苗乡之板凳舞》
195cmx11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花之恋》No.1
120cmx35cm
绢本设色
2021
《花之恋》No.2
120cmx35cm
绢本设色
2021
《春日》
60cmx40cm
绢本设色
2021
《苗寨小花》
80cmx60cm
纸本设色
2022
《母子》
90cmx60cm
纸本设色
2022
《苗家小歌手》
90cmx50cm
纸本设色
2022
《红绳》
136cmx68cm
纸本设色
2022
《展颜》
70cmx50cm
纸本设色
2022
《苗家姐妹》
138cmx68cm
纸本设色
2022
《小城故事》
180cmx68cm
纸本设色
2022
《月影》
28cmx5
绢本设色
2023年
《浴》
28cmx5
绢本设色
2023年
《咖啡厅》
28cmx5
绢本设色
2023年
《金色天鹅》
28cmx5
绢本设色
2023年
《窗外山风》
28cmx5
绢本设色
2023年
《月月的新玩具》
28cmx5
绢本设色
2023年
《月月睡着了》
28cmx5
绢本设色
2023年
《魔术师》
136cmx25cm
绢本重彩
2023年
王锦霞,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大学博士生,现任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工笔画学会会长,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