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9-28 08:22:38
听新闻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东旺是一位天赋卓越的画家,有极高的专业悟性和学习能力,他深厚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在这个时代是不多见的。更了不起的是东旺很早就悟到油画语言是服务于情感的,情感的指向来自他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精神立场。他用汉代陶俑的造型和质感表现山里孩子的泥土味。用瓦工抹墙的刀法表现进城民工的坚韧。用技法多变的板刷、画刀、颜料的堆积转换出有效的表现手段,最贴切地画出白菜、桃子、器具、衣料和不同质地的脸。东旺能够把简单的题材画出深意,是他抓住了万事万物的内在精神。

(文/于小冬)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刚到天津美院工作的于小冬老师和忻东旺老师合影

2024年9月23日下午,“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绘画系承办,并得到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展览由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担任总策划,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杜大恺、刘巨德、王宏剑等担任学术顾问,展出忻东旺教授创作的38幅油画、27幅素描以及18页手稿等,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课堂教学示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观与教学理念。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开幕式嘉宾合影

为了让没能去到展览现场的朋友能一睹忻东旺老师的作品魅力,以及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忻东旺老师的作品意义和背景,10月13日下午14:00,艺术共享平台特别邀请了忻东旺老师多年的好朋友兼同事,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于小冬老师去到展览现场,直播带大家走进“东旺的课堂”。欢迎关注“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预约观看!


我从东旺身上学到了很多,我必须承认,其实我今天的绘画,包括我后来绘画的发展和进步,都和东旺有关系,东旺实际上对我有很大影响的。虽然从风格上看直接看不到有多少联系,但是我自己心里知道,我们画画的人会知道这点点滴滴。包括从艺术的追求上,比如说关心人的,关心底层人的这样的一种情怀,可能对我们很多人都有影响,对我也有影响,虽然我画新疆、画西藏、画身边的人,包括这种态度,就是作画的态度和出发点,最基本的动力,这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一点,忻东旺他的作品一直在影响着我,在我的思考当中和潜意识当中,这个作用是非常大的,东旺是在二十世纪最优秀的画家,在我心里是这样排序的没有疑问。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这四句话,我也装在我的平板电脑里,一直跟我,我觉得也是我的指导方向,我特别喜欢这四句话。人文关怀的精神,这是最重要的。

然后是民族气质,东旺有很明确的追求就是在作品当中表现出民族的气质,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是在全世界有很多的油画家,东旺的作品是很能代表中国的,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东旺自己的追求也是非常明确的。

还有一个是文化的深度,这文化的深度可能是来自于我们人类的文明史的,是立足于我们整个美术史的,这个深刻体会到的这种深度,它不是一点一滴小的方面,它可能是非常宏观的,我觉得东旺这种自觉是很明确的,那也是我会经常提醒我自己的,我也是经常审视我自己是不是做到了。

还有一个是审美教养,审美教养我觉得在东旺的作品里头把握的非常非常好。这可能会影响很多很多的人,在以后的漫长的时间里头,我们会回顾20世纪、21世纪可能会看到东旺的贡献,也是我今天特别想说的,就是这个是不会被遗忘的,是永远会在历史上深深地留下烙印,刻在美术史当中的。

这四句话我也愿意跟更多的年轻孩子们去分享,就是把东旺对自己要求的这四句话对自己希望的四句话当作我们对自己的一个参照和以后的引领,我们怎么发展自己的艺术?这四个方面总结的非常非常精辟很准确。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求索者》忻东旺笔下的于小冬

2000年我有幸成为东旺的肖像写生作品《求索者》的主人公。那时我还在天津美院助教班里进修,同学们对东旺很崇拜,热切地希望能够全程看他的油画写生示范。班里只有我熟悉东旺,自然是我去请求东旺。他欣然答应了。问起要画什么样的模特,他说:“就画你吧。”一张几乎等人大的肖像,只用了四个半天。那是我记忆最深的四个下午。每画一步我都充满期待和好奇,我见证了这幅肖像如何一步步达到灵魂出窍境界的全过程。那四个下午,我们彼此了解的更多了,同学们也问这问那,有说有笑的。东旺讲的“皮皮虾”和“吃嘛好”的笑话到现在记忆犹新。他敏感地捕捉到了我那一刻的兴奋和热切。把那个用来记录作画过程的摄像机放到我的身后,朝向观者的镜头成了点睛画面的有力意象,成了求索和搜寻的象征物。那双短促有力的手,牛仔裤包裹着的鼓胀的腿,光头,大眼,紧闭着的嘴,象是喘着粗气的鼻孔,胡子拉碴的脸,那就是我!巨大的造型强度和视觉张力,使得我开始像那张画了。

文/于小冬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于小冬老师与忻东旺老师在作品前  2000年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前言

关于“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

忻东旺教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群体的一员,也是当代中国画坛享有盛誉的艺术家。2004年,他以专科学历被引进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绘画系任教。在清华的十年,是他在艺术上的一个飞跃期,创作成果斐然,艺术个性丰满而独到。同时,他敬业于教职,精心投入教学,深得师生们的信赖与敬重。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2008年11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课上创作《渡》

忻东旺坚持言传身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写生,以浸润式的教学方式传递他的艺术观和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他与模特对话沟通,将客观的观察转化为主观的感受。在他的眼中,模特不是写生训练的对象,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从农村走入城市的“打工人”,他从模特的呼吸和心跳中感受到一个个独特生命体的内在气息与力量。他笔下的人物,超越了表相的真实,直抵形象的精神与灵魂深处。他的课堂教学让同学们体会到,直面形象,如何观察?如何写生?如何理解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在展出的作品中,就有我们熟知的模特、老师和学生的形象,这些形象让我们感到亲近,又让我们别眼相观,感受到这些形象焕发出来的艺术灵光与神韵。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2009年12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课上创作《暗痕》

在教学和艺术创作上,忻东旺强调融汇中西深入研究艺术的本质,他对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有着质朴而深切的爱。他说,“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艺术遗迹”,是学习艺术的宝贵资源。他相信,源自于西方的油画,可以画出中国人的时代精神,可以具有民族的文化气质。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通过比照中西艺术进行课堂讲授,引导同学们在西方写实绘画中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造型观念,探索油画艺术表现的文化个性。他认为,“意象”表现看似“虚”、“空”,实则有感而发,依靠的是感受力而不只是眼睛,意象是一种思考,是一种辩证、全面整体的观察与表现,是心灵的造化活动。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2010年12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课上创作《世面》

忻东旺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铭刻在师生们的记忆中,特别是他的作品让他的艺术精神长存。忻东旺以真诚而深刻的人文关怀,生动地构建了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普通人”的精神群像,展现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与挖掘。他的教学与艺术创作成就,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文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68年的发展历程中,名师大家辈出,为中国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不断续写着辉煌篇章。八月下旬,259位本科生、251位研究生,满怀青春的朝气和艺术的憧憬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新学期伊始,学院主办“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就是希望同学们从学院的历史文脉,从名师大家的艺术精神中获得奋进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

(文/马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2024年9月15日)

展览现场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作品欣赏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穿税官服的农民》 布面油彩 160cm×80cm 2006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穿税官服的农民》 (线稿)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渡》 布面油彩 160cm×130cm 2008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渡》(线稿)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世面》 布面油彩 180cm×130cm 2010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世面》(线稿)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暗痕》 布面油彩 160cm×80cm 2010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暗痕》(线稿)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北京小赵》纸本铅笔

33cm×24.5cm 2011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扎什伦布寺喇嘛》纸本铅笔

33cm×24.5cm 2011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导游扎西》纸本铅笔

22cm×16cm 2011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欧珠》纸本铅笔

22cm×16cm 2011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来源:艺术共享平台)

画家简介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忻东旺(1963年4月19日—2014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村,中国当代油画家,其主要作品有《诚城》《早点》《装修》《适度兴奋》《远亲》《武装》《边缘》《支书》《绚日》《退休劳模》《龙脉》等。

忻东旺于1986年—1988年就读于山西晋中师专艺术系,毕业后分配至山西大同幼儿师范学校任教;1990年,调入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水彩画作品《对弈》参加“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1993年,油画作品《惊鸟》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油画作品《大河情》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199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七届助教进修班,油画作品《夏杏》《热土》参加“中央美院第七届油画助教班”结业展,油画作品《身世》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艺术展”;1999年,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200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高研班,油画作品《边缘》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油画作品《保卫》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参加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新表现性具象油画名家邀请展”;2004年,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任教,作品《早点》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2008年,作品《龙脉》参加“2008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作品《金婚》参加“融合与拓展”油画现代性研究展;2014年1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1岁。

导展人简介

10月13日14:00锁定“艺术共享平台”视频号,跟随于小冬走进“忻东旺的课堂”

于小冬,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和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963年出生于沈阳,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在西藏工作十三年,六次入选全国美展,两次获全国美展铜奖和优秀作品奖,四次入选“北京国际双年展”,六次获天津美展一等奖,六次国际交流展,十余次参加国家级大型美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以及青海、西藏等美术馆收藏。

出版:《西藏绘画风格史》《藏传佛教绘画史》《于小冬三堂课》《于小冬讲速写》《于小冬讲速写十周年纪念版》《于小冬绘画作品集》《于小冬素描集》。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