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志性的墨色、纪念碑似的人物扬名艺术圈后,2021年起,张江舟作品中的色彩明显增多了,甚至有时整幅画面都被粉红色铺满。如果说之前的黑色暗含“悲剧”色彩,那么粉红色则是“新生”。这是艺术家进入耳顺之年后,对于中国画当代性的重要实践。
十年时间找特别的“自己”
《艺术栗子》对张江舟的作品,有两次极为深刻的印象。2013年,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巡展媒体见面会,以黑色为主色调的纪念碑式的人物群像,从10米的挑空大厅垂下,体量带来的震撼背后是艺术家新的当代语言的确立。
艺术家张江舟 摄影:高文建
张江舟《躺平一族——壬寅红》
纸本设色 248×129cm×2 2022
2024年,步入张江舟的画室,粉红色扑面而来,这是近年来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颜色。那是一种独特的色彩,稚嫩中饱含生命凝练后的纯真,调色时加入的一点点红仿佛跃动的生命,鲜活且充满渴望,并对未来抱有向往。现在回看这两个时间点,对于张江舟至关重要的十年跃然于眼前。
2024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广西书画院美术馆将举办“墨语·印痕——张江舟水墨艺术展”,集中展示他2009年以来的重要作品,时间跨度长达15年。2013年起个展均以“墨语”为主题,意为以水墨的方式述说;“印痕”是生命岁月中无法抹平的痕迹。“墨语·印痕”即张江舟以水墨为媒,实践艺术表达留下的心灵印记。
张江舟《花逝》
纸本水墨 200x200cm 2012
张江舟《清月》
纸本水墨 200x200cm 2012
此次广西个展,可谓一次回归。1979年,18岁的张江舟参加了南疆那场战争,他不仅目睹了战友的阵亡,更是见到许多在硝烟中受伤致残的躯体。战争的残酷体验,或许萦绕着他的整个艺术生涯,成为他思考的起点,令他的创作总是笼罩在一种沉重的氛围之中。
张江舟用自身的经历担起“生命”二字,他曾在广西为牺牲的战友扫墓,满是泪痕的脸被梁占岩称为“那是我迄今看到过的最干净的一张脸”。正是因为亲历过战争,才让张江舟觉得“大部分时间都很无聊”。云淡风轻的一句话透露出一股存在主义的气息,这是他思考生命的底色,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原因。
从带有传统基因的人物画,到带有当代实践的人物画,这一过程耗费了张江舟数十年时间。直至近天命之年,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的内在创伤性体验,让他开始思考如何用另一种方式重构人物群像。
张江舟《殇·戊子记忆之五》
纸本水墨 180×192cm 2009
《殇·戊子记忆之五》中,一位女性躺在画面中央,僵硬下垂的脖颈和胳膊,暗示了生命的消逝。这好像是从一个更大的场景中抽离出来的,周围的背景通过水墨的大面积渲染,似乎在微微颤动。这种抽离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效果:它所表现的不再是一场事件、一个场景,而是“死亡”本身。
“笔墨”成为转译这种体验的工具。人物的服装几乎完全以“飞白书”的方式写就,观者既能感受到用笔的速度,也能看出用笔的力度,笔势变化多端,抑扬顿挫,在上半身和裙摆处,形成了明显的涡旋状。这体现出强烈的感性和情感,一种颤栗的震惊。
张江舟《天地词》
纸本水墨 250×250cm 2011
用传统水墨画的方式诠释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批作品是张江舟探索让身体成为表达主题的开始,也是肢体语言的表现性作用的开端。通过肢体表达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张江舟终于在中国画中找到特别的“自己”。
以肢体传达精神面貌
近五年,张江舟几乎以每年一个系列的速度,稳步推进创作的题材和绘画的维度。“艺术是艺术家的最大隐私,是内心最柔软的那份情愫。”生活经历、生存境遇、情感体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艺术家的画笔。
张江舟《墨语》
纸本水墨 200x400cm 2021
始于2021年的“尘寰·墨语”系列,这是张江舟卸下繁重的行政工作后,将更多时间投入创作后的系列,动辄2米的大作品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系列是“生命·墨语”的延伸,浓重的墨色、漂浮的身体、僵直的手指、惶恐的眼神、怪兽般冷峻的面孔……透射出复杂的精神镜像。
肢体语言的应用是张江舟人物造型的突出特点。他不断削弱我们对熟悉的身体的视觉记忆,弱化人物性格、年龄、地域、职业,最终成为精神表达的载体。在那些曲卷、舒展、僵直、扭动、相拥、缠绕、升腾、坠落的身体中,暗合着复杂艰辛生存环境下人的愁肠百结、万般思绪。
唯有经历痛苦,才能切身表达痛苦。席勒短暂且多舛的一生,让他笔下的人物有着拉长的人体、惊恐的神情、细长而僵直的手指,对人体结构的深入刻画,使他的绘画透着生的欲望与死的惊恐。
张江舟《相约》
水墨设色 200x400cm 2021
何凯特认为,张江舟将紧凑的雕塑般的无定形的意象结合在一起,让人想起战后德国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的新现代主义作品,以及20世纪早期一些以灾难和战争为题的其他形式的艺术。
这样解决造型问题的思想根源,张江舟认为源于大学时代。作为80年代的大学生,他至今依然觉得三大构成对于中国画画家很重要,可以用科学的系统来解释颜色、形状对心理的影响,甚至可以解答中国画中渴笔表达苦涩感、高古游丝描表达流畅感等的心理学问题。
另一门对于张江舟影响深远的课程是抽象。老师让他们先画一张具象的人体,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画面剪碎,再重新拼贴。“我现在画面中出现的零碎的人物局部,应该是受到这个训练的影响。”张江舟对《艺术栗子》说。
张江舟《速写》
纸本设色 30x20cm
张江舟始终在寻找艺术家个体的破局之法,这一点在“写生”系列中尤为明显。杭春晓观察到,他以扎实的写生为基础,虽然“以擦带笔”的书写,显现出传统笔墨的灵动趣味,但根本思路不出“徐蒋”。“徐蒋体系”革新,出发点在“造型”。正是意识到问题之所在,张江舟早在2009年前后已开始了对“写生造型”的“反思”。
张江舟《人类图像学研究——人格》
纸本水墨 130x130cm 2019
张江舟《阙·寅》
纸本水墨 130x130cm 2020
张江舟作品中笔走龙蛇的线条,依然保留着形体的准确性,更是在精神层面上承续了悲悯的人文情怀表达,以群像来揭示时代镌刻在肉身上的印迹。2018年起的“人类图像学研究”系列,通过手对五官的掩盖这一动作,在习以为常的自然意义中,找到背后所隐含的象征意义;2019年起的“阙”系列,浓重墨色中加入了些许的粉色,为接下来色彩系统的变化埋下伏笔。
2022年起的“虚拟人生指南”系列,这是张江舟深入接触智能产品后,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画面上的人多半呈现麻木、茫然、颓废状,艺术家把一些人物的头部做无意识的变形处理,折射出互联网对生理机能的伤害,以提醒人们对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的警惕。
张江舟《虚拟人生指南——也许是抑郁了》
纸本设色 170×170cm 2022
这一系列的作品名字大量采用网络用语,厚重的墨色渐渐褪去,清透的粉红色、绿色大量涌现,这是艺术家色彩体系中的巨大转变。《虚拟人生指南——也许是抑郁了》中人物群像的横向中心线上,一只粉红色的手赫然出现在一片黑色中,张江舟式的造型语言赫然在目,强烈色彩对比带来对内在精神纠缠的无尽想象。
在黑色中寻找粉红色
从“虚拟人生指南”系列到2022年至今创作的“躺平一族”系列中,张江舟逐渐变革了自己的色彩体系。没有了以墨色为主的色彩基调,通篇的强烈的粉红色,温和却刺激。在他看来,红色与生命力有关,与原始的生命冲动有关,他希望这些颜色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张江舟《虚拟人生指南——午后的时光很惬意》
纸本设色 125×120cm 2024
张江舟《躺平一族——你是我的克莱因蓝》
纸本设色 125×125cm 2023
大量墨色压满画面的黑,纪念碑式人物群像的凝重,让张江舟的作品常被冠以“悲剧”色彩。与其说“悲剧”,他更愿意用史诗来形容创作的初衷。尼采认为,绘画、雕塑、装置为代表的造型艺术,体现了日神精神的和谐与秩序;表演、音乐、舞蹈这些艺术形式,体现了酒神精神的痛苦与狂欢。在张江舟看来,痛苦与狂欢是艺术存在的最大理由。
回顾张江舟的前半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就像一部史诗,这也是他用艺术家的眼睛观察世界时,发现肉眼所见的另一面的能力。例如,也许一时的“躺平”为的是更好地奔跑。他在画面中放弃一切特征,还原身体本身,寻找肢体的俯仰开合,让微妙的曲蜷蠕动与人的心绪建立关联,使身体真正成为精神表达的主体。
张江舟《虚拟人生指南》
纸本设色 250×260cm 2023
张江舟《虚拟人生指南——孤独真好》
纸本设色 125×120cm 2023
“能够激活我创作欲望的,也许只有现实的困顿、未来的希望和内心深处那份悸动。”张江舟说。新技术为城市中年轻人打开精神空间的同时,也让他们变得更加原子化,带来了诸多情感和精神的问题,“躺平一族”系列主要围绕“空间”与“精神性”两点展开。这在此前的“虚拟人生指南”系列中,已经可见端倪。
张江舟《只有你能在这里找到爱情》
水墨设色 200x400cm 2021
《只有你能在这里找到爱情》在构图上从左至右,似乎在表现爱情不同的阶段和状态,忽远忽近、虚实相交的处理方式,令空间充满了张力和非现实的感受。重力丧失了对现实的控制,一切都在加速中分裂和变形。
一些象征性的元素也加入这场爱情的虚拟史诗中:苹果、面具和狗。人物的状态各不相同,青涩、欲望、悔恨、孤独、失望、欺骗……爱与欲望这一亘古的话题,在虚拟与现实交错的世界中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和荒诞。
张江舟《虚拟人生指南——我也out了吗》
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3
张江舟《虚拟人生指南——忽然觉得好孤单》
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3
近作中,张江舟使用了大量的桃红与石绿,较之以前的画面明快了许多。虽然如此,爱情这一主题在他的手中依然算不上轻松,醉生梦死的人生状态,似乎都被一条看不见的爱情红线所牵动,被裹挟进时代,开始在宿命的迷雾中闪现。
从史诗般的黑色,到温暖浪漫的粉红色,颜色的变化只是张江舟深挖中国画当代表达的途径。从“虚拟人生指南”到“躺平一族”,这是艺术家在题材上向当代青年拓展的实践。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书中,波德莱尔强调了速度在表达现代社会时的重要性,他们有效地传达了印象和短暂性。艺术家能够做的,就是快速记录下这碎片以及背后的精神内核。
随着资本对日常的介入以及消费社会对人的异化,日常生活开始进入“抽象化”的进程。空间和人都不再保持其完整性,而是越来越碎片化,具有“流动性”。在“虚拟人生指南”中,张江舟把人与机器重新“组装”在一起,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出新的形态。
张江舟《我的青春我做主》
纸本设色 145x367cm 2022
近些年,张江舟也不断丰富自己的形态。为了创作新系列,他增加了对当代青年的观察,他发现年轻一代对中国画的兴趣在不断减少。2021年开始以“墨语”为题,拍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清晰的逻辑论证。
表达的逻辑性,意味着演讲者有着强大的理论基础、长期的实践功底、持久的学术思考和确定的创作语言,至今张江舟依然在不断思考创作的未来。“也不能说是一种责任……但是我想,活一辈子总要做点什么,不能什么都不做。我是真的喜欢画画的。”或者,这才是他的艺术不断推进的真正原因。
(文/顾博、雷鸣,图/张江舟,来源:艺术栗子)
艺术家简介
张江舟,当代水墨艺术家。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宣部文化名家,文旅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墨研究》执行主编。